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6年10期

24期

22期

20期

19期

18期

17期

16期

12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2期

01期

写了 605 篇文章,被 5 人关注,获得了 12 个喜欢

企业IM,为什么成了新热点?

文/ 罗乐文 强子 有缺
前言 如你所见,在原本波澜不惊的企业IM市场,由于阿里和腾讯的加入,开始成为了新的行业热点话题。而话题的热度或许并非源自巨头本身,因为巨头的此番侧目,或许正是源自于这个领域自身的巨大潜力。

饱和市场需要新增长点


来自腾讯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微信》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6.97亿人。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显示,截至2015年的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6.88亿人。刨去《微信》的海外用户和一个人拥有的多个微信号的情况,《微信》在国内的社交市场占有率仍是惊人的。
《微信》几乎已是中国网民人手一“号”,而其身后还有《手机QQ》、《微博》和《陌陌》等社交APP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维度进一步切分市场。事实上,如果你有心去翻阅《微信》最近几个版本的更新日志也会发现,这款疯狂迭代了5年的产品,如今已经没有太多重磅功能出现。
一方面是市场被瓜分殆尽,另一方面则是产品形态的日渐成熟,在面向普通用户方面,中国的移动社交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努力寻找下一个增长点,而方兴未艾的企业市场正是他们眼中的下一个增长极。

 

“逃离微信”成为新现象


企业IM的机会在哪里?或许,这个机会有一半要来自于《微信》这类面向用户的APP本身。如今的《微信》除了产品本身变得越来越重,关系链也变得越来越臃肿。在绝大部分用户的《微信》中,有亲朋好友,也有领导客户。尽管《微信》试图通过“标签”来帮助用户对其关系链进行分组,但知道并熟练使用这一功能的人并不多。更重要的是,现实社会中的很多关系并非是一两个标签能够区隔的。
一方面,《微信》是亲朋好友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微信》也已经沦为一种工作工具,时不时会收到领导发来的工作内容,客户或许也会发来一些新的要求,发一条朋友圈动态前也是慎之又慎。有自媒体人感叹:“自从有了永不下线的《微信》,我也快变成永不下班的上班族了。”或许正是源于此,还有手机厂商引入了可同时登录多个《微信》的相关功能。过于臃肿复杂的关系链,让很多的用户已经有心要“逃离微信”。
对于老板们来说,一个将工作和生活搅在一起的《微信》其实也并不是他们想看到的。简言之,既然你可以在下班之后收到老板的任务,那自然也可能在上班的时候收到亲戚朋友的闲聊消息—甚至还会在发完消息之后刷上半小时朋友圈。而另一方面,《微信》本身并不具备办公能力,只能起到“通信基本靠吼”这点作用。完成工作任务时,又还需要在不同的APP里来回切换,无形中加重了用户的累感,最终“累觉不爱”。可如果为《微信》加入办公的相关功能,这个产品将变得更重,甚至会成为加速用户逃离的最后一根稻草。
用户逃离,是成熟社交平台都要面对的一个现象,人人网和Facebook等都未能幸免,其背后实质往往是用户难以承受过重的关系链带来的社交压力。根据关系属性进行分流,或许才是移动IM们最合理的选择。

 

新工作方式带来的价值红利


如今“移动办公”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大家仍对它保有热情。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和移动办公相关的话题都是在围绕着硬件生产力工具展开,大家讨论着Surface和iPad Pro这样的跨界产品,但都选择性忽略了软件在移动办公中所起到的作用。
目前,那些打着移动办公旗号的跨界生产力工具们的价格还远算不上亲民。由于这些跨界产品的产品形态和功能体验仍在不断迭代发展之中,短期内也难以全面普及,更难以被企业所接受。更轻量化的移动办公方案,开始成为一个不错的可选项。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要属依附于智能手机的企业IM了。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IM并非单纯的员工间进行沟通的平台。相较于传统的IM,它强调了对于项目流程的管理,甚至包括一部分OA系统的功能。比如,刚刚上线不久的《企业微信》就具备类似请假、公告和报销这样的功能。而先行一步的《钉钉》目前借助第三方开发者的力量,还推出了很多团队管理和流程监控的相关插件。
移动办公虽然在目前还尚未形成气候,但却是趋势和潮流,值得巨头们提前布局。仅就目前看来,这种轻量化的OA系统,借助智能手机体现出了很高的效率和不错的用户体验,加之使用成本很低,深受广大的创业公司,乃至中小企业的青睐。要知道,在如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红利之下,这显然是一笔大买卖。

企业的钱更好赚


比起铁板一块的普通用户,企业具有更强的购买能力,是名副其实的金主。相对于很多在用户市场声名鹊起的公司,另一些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正在企业市场上闷声发大财。其实,如果我们翻开很多科技公司的财报就会发现,表面上没什么声量的企业业务其实正是它们重要的盈利来源。微软的现任CEO纳德拉在上任之后,就强调了企业业务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并为此强化了“云”在公司战略中的地位。
企业IM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沟通渠道进行改进,优化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模式,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企业也自然乐于为其买单。事实上,如今有的企业IM本身就采用的收费模式,直接向企业收费。不过,面对企业IM市场,阿里和腾讯都选择在用户市场已经屡试不爽的“免费”模式叩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市场见效慢,相反其盈利方式可以更加直接。
早在去年年中,《钉钉》就上线了自己的开放平台,并宣布提供10亿元人民币扶植开发者。如今,在这一开放平台上,已经有多款围绕协同办公或流程监管的第三方应用产生。这些应用采取每天限量内测的方式发放,场面火爆,优质应用收费相信也是迟早的事儿。
企业IM的生意还可以是策划大量面向企业的增值服务。比如,根据企业IM当中的数据为企业量身打造的企业培训,流程优化等服务。更基础的,还有类似于微信推出的企业内部的“公费电话”,以及更大容量网盘等。更长远的,那还可以围绕大数据做文章—对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由此创造的价值红利,自然也会反馈到企业IM身上。有意思的是,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巨头,也具备整合产业链的潜力。


企业IM,能否孕育出下一个巨头?


CNNIC分析师高爽认为,企业级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远未成型,针对企业客户痛点的服务模式仍待探索。那既然企业IM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多样的盈利可能性,那么这个领域有没有可能诞生一个新的独角兽企业呢?遗憾的是,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我们认为随着巨头的抢先入局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已然并不多。
当我们聊到企业IM时,很难发现来自于创业团队的明星产品,一如当年团购APP之于《美团》、打车APP之于《滴滴出行》。在移动互联网创业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之后,谁都不愿意错过“风口”。阿里和腾讯等巨头已经等不及这一市场被培育起来再去收割,尽管目前市场格局未定,但创业者想要在夹缝中生长并不容易。
对于企业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服务得专业和高效。这对于中小创业团队来说,具有很高的进入门槛。阿里和腾讯这样的企业,显然更具优势。在《企业微信》的官方新闻稿当中,腾讯也强调:“《企业微信》设计之初,就考虑了企业用户在信息安全上的要求。”尽管事后,它们很快被打脸……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