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6年12期

24期

22期

20期

19期

18期

17期

16期

12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2期

01期

写了 605 篇文章,被 5 人关注,获得了 12 个喜欢

小米之困

发烧小米开始降温

文/ 曾响铃 王尉芝 月贝凡
前言 出货量从第一跌至第五,尽管小米并没有闲着,但这两年唱衰小米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事实上,小米当下的困境背后是整个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迷茫—技术壁垒、市场饱和,以及搞不定的差异化。当后发优势逐渐消失之后,以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亟需自己把握节奏,找到新的突破方向。

自从智能手机行业进入拉锯战,有关“小米不行了”的消息就越来越多。去年12月,奋达科技CEO汪泽其在微博中暗指某当年估值450亿美金的公司在找融资方时,开价150亿美元也无人问津。而最近小米出货量下跌,被挤出前五的消息更让人唏嘘……

被骁龙810带乱了节奏


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除了苹果、三星和华为等厂商采用自家芯片,其余均采用上游芯片厂商的芯片。高通骁龙810曾被手机厂商寄予厚望,但因为工艺问题,骁龙810在20nm制程下使用ARM A57内核根本无法解决发热问题,从而使得搭载这一芯片的新品手机都成了“烫手的山芋”。这其中,被坑得最惨的当属小米。
雷军在发布会称小米Note顶配版采用的是骁龙810第三代产品,并且为了解决骁龙810先天的发热问题,专门申请了5项导热专利,并称高通和小米互派工程师对小米Note顶配版进行优化。可惜事过不久,高通就出来澄清说骁龙810处理器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改良版和V2.1版,狠狠地打了小米一记耳光。
也是因为发热问题,小米Note顶配版一直被拖到去年五月份才发布,此时小米的优势已大不如前。即使是这样,小米Note顶配版发售不久,就有用户投诉称,因发热太严重买回来三小时后手机就报废了。小米想以小米Note顶配版挺进3 000元人民币以上的高端市场的美梦也因此成为了永久的梦。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完全打乱了小米手机产品线的定位和市场节奏,从而引发后来的一连串“不如意”。比如,备受关注的小米5迟迟无法发布。

 

出货量下跌,排名跌出前五


曝出芯片问题之后,小米手机的销量也大不如前,据IHSiSuppli中国研究总监王阳透露,小米2016年第一季度智能机销量1 480万台(含海外),这对小米来说算不上一个漂亮的成绩。而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已经在中国市场跌至第三名,排在华为和OPPO之后,仅以微弱优势领先于vivo和苹果。

此外,前不久IDC发布的统计数据更惨不忍睹:在第一季度,小米已经悄然滑出了前五,被OPPO和vivo挤到“others”里去了。过去背负第一款互联网手机、销量第一、百度指数第一和市值增长最快公司等诸多光环的小米,终究逃不过行业的天花板。于是,最近我们从新闻中看到雷军开始在内部强调不要再提第一,放下激进的目标—按照雷军的话,就是要回归初衷,认真做产品。
销量的下滑,反应出了小米的诸多问题。第一,小米仍然只是一家手机公司,尽管小米已经囊括了手机、电视、智能家居、电商、云服务、应用分发以及金融服务等,希望打造一个互联网平台,但至少在当下,还没有其他业务可以贡献出与手机分量相当的营收和影响力。小米无法摘掉手机公司的帽子也就意味着过度依赖于手机业务,未来的风险也变得更大。
第二,小米的品牌优势目前仍未完全建立起来,目前即便很多人愿意掏钱买小米周边产品,但这不意味着用户有忠诚度,他们所购买的产品也仅限于一些小米周边生态所推出的高性价比产品。例如小米手环和小米插线板等,一旦价格上升(如小米Note),销量就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便是人们对于小米的品牌印象仍然停留在低端纯性价比阶段。
第三,小米过度依赖于国内市场和线上渠道,正在引发更大的危机。如今国内手机市场的剩余上升空间集中在五线、六线乃至农村市场,但对比华为、OPPO和vivo等具有线下优势的厂商,过度依赖线上的小米全无优势。而在海外市场中,尽管在巴西和印度等地小米已小有成绩,但受限于专利和产能等因素,小米想依靠海外销量反哺总量,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实现。再加上苹果、三星、华为、vivo和OPPO等同行的穷追猛打,小米未来在手机市场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声量下跌,发烧友离开


更为麻烦的是,小米离自己的核心用户越来越远。在小米成立之初,小米手机的品牌理念是“为发烧而生”。于是对系统不断优化,对硬件极致追求。但如今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说:“现在小米的‘为发烧而生’已成为一句空口号,很少再为发烧友作出一些新的东西”。小米从最早一年几百万台的销量,到如今7 000万的年销量,小米的用户群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早的小众发烧友,一 二线城市物流发达地区的用户,到如今对价格敏感的低端用户,用户群体不断下探,用户智能手机的素养不断降低,曾经的发烧友有意无意间与小米渐行渐远。
当然让发烧友不再爱的,除了小米过分激进的销量目标引来大量低端用户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性价比”不再是小米所独有的优势,华为荣耀、乐视和魅族等互联网品牌在质量、性价比以及外形等方面均具备各自优势。而且低价也不是手机的唯一优势,智能又价低的用户需求时代早已过去,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只是关注价格,而会关注用户体验和手机的品牌形象。再加上小米正在成为大众品牌,越来越缺少“酷”的属性。小米手机不再给人兴奋感,生态上的整合越来越多,功能性的提升却越来越少,也离发烧友的需求越来越远。
这就难怪在小米5发布时,网友纷纷吐糟小米5的“黑科技”,被认为是“伪黑科技”,甚至还调侃称是“黑”科技。总之在国内手机品牌同质化的竞争下,小米唯有背水一战,拿出真正的看家本事才可能不让神话破灭。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