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7年03期

24期

23期

22期

21期

20期

19期

18期

17期

16期

15期

14期

13期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299 篇文章,被 3 人关注,获得了 5 个喜欢

聚合支付,移动支付的新战场

文/ 徐坤 图/ 小江
前言 随着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支付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聚合支付应运而生。目前国内该领域也已诞生不少创业公司,并不断获得资本方的青睐,如Ping++和“钱方好近”等公司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同时,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行也在这一领域布局,竞争日趋激烈。不过,目前的聚合支付服务商还在围绕支付宝、微信和银行来为商户提供服务,尚不具备与支付巨头相争的能力。

需求旺盛,新市场参与者众多

在国外,聚合支付领域已经诞生了“独角兽”级别的企业。201611月,为开发者提供支付解决方案的企业Stripe获得了总额1.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92亿美元,与上一轮50亿美元的估值相比,一年多时间几乎翻番。仅此一例,便足以看出聚合支付正被资本广泛看好。

 

与国外相比,国内聚合支付领域虽然没有出现同等体量的创业公司,但这一领域的热度却不遑多让。2016年下半年以来,第四方聚合支付服务便已成为支付行业备受关注的话题。所谓聚合支付服务,提供的是支付基础之上的多种衍生服务,它不具备支付牌照,而是通过聚合多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银行及其他服务商接口等支付工具的综合支付服务,且不进行资金清算。

 

聚合支付之所以火爆,其原因可以归结于支付市场的多元化。在国内支付市场上,有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持牌企业和手机厂商等众多势力。对于大量中小商户来说,与不同的支付渠道一一对接往往需要大量成本。与此同时,伴随着第三方支付监管趋严,支付牌照收紧或注销渐成趋势。到201612月中旬,已先后有四家公司的支付牌照被注销,而获取支付牌照也越来越难。种种因素,为聚合支付带来了发展动力及市场空间。

 

易观金融高级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当一个新兴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类似聚合支付、智能导购等聚合服务平台。“如果说第三方支付的兴起是因为银行间封闭的垂直账户体系,聚合支付则再次重复了第三方支付当年所走过的道路,只不过聚合的对象已经加入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聚合支付机构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前端”更便捷地接触到用户,不碰触用户资金,合规成本也更加低廉。相比智能POS企业,聚合支付机构少了硬件开发的成本。因此,聚合支付企业的试错成本更低,面对市场变动更加灵活,解决方案更适应市场需求。中国支付网首席顾问徐雨文也表示,“整合了多种支付方式的聚合支付在功能体验方面比单一的支付方式更具优势,有足够旺盛的市场需求。”

 

正是因为国内需求旺盛,加上国外已有成功的范例,所以国内市场已经成长出钱方好近、Ping++、哆啦宝、BeeCloudPaymax付钱拉、收钱吧、普付宝(中国耀盛旗下)、友店、利楚扫呗、PingPong和钱海支付等聚合支付企业,总数量不少于30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线下和线上,线上模式主要是提供技术接口,线下模式则需要对接大量线下商户;根据商业模式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级阶段的聚合支付工具和以此为基础的综合金融服务。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不断有聚合支付企业获得融资。年初,Ping++完成1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5月,BeeCloud获得1000万元人民币Pre-A轮投资,领投方为中美创投;97日,利楚扫呗宣布获得上海富友金融集团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投资;11月,钱方好近宣布获得2亿元人民币融资,由日本私募基金Whiz及日本最大旅游地图出版商昭文社投资。在获得融资的同时,也已经有聚合支付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现在支付于20153月挂牌,其201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3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7%,净利润104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另一家2016年初挂牌的企业吉仕移动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124.97%

 

当然,在新兴的聚合支付企业不断获得资本青睐的同时,传统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系也在加紧布局。20163月,拉卡拉商服收购了北京的聚合支付企业顺维无限,并在20165月上线聚合支付平台Paymax201611月,兴业银行银银平台推出了聚合支付产品“钱e付”,同样集成了支付宝、微信支付、QQ钱包、掌柜钱包等市场上的主流移动支付方式,支持PC客户端、手机APPPOS机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商户接入方式,为商户及合作银行提供服务。

 

困难重重,行业尚处初级阶段

从聚合支付企业的发展方向来看,目前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向支付行业的深度扩展,向商户收取交易服务返佣提成,并进一步发展出依托自身体系衍生出的消费分期等增值服务;二是向服务的广度拓展,目标成为平台连接型企业,打通行业供应链,针对传统企业的金融需求灵活给出解决方案,做金融公司和传统企业的连接器。两条路线孰优孰劣尚难以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聚合支付企业暂时还不会对支付行业格局产生太大的影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聚合支付,在支付场景、支付体验等方面仍需完善,尚不具备与支付巨头相争的能力。

 

事实上,蚂蚁金服、财付通等行业巨头均在实施开放平台战略。目前来看,众多聚合支付企业并没有与这些开放平台形成竞争关系。然而,一旦聚合支付企业作为流量入口让行业巨头感受到威胁,基于渠道和入口之争,在支付领域发生屏蔽事件并非没有可能。在完成前期市场推广之后,优质的支付通道缩紧成为大概率事件。

 

对于蚂蚁金服、财付通这种行业巨头来说,早已开放的生态系统、超高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让其可以忽略外部流量渠道造成的影响。一旦优质资源都选择屏蔽或退出,聚合支付企业的运营风险势必会增大。

 

除了要面对来自行业巨头的压力,聚合支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需要继续探索。随着市场竞争者增多,依靠返佣提成的模式显然难以持续,更好地利用沉淀用户拓展增值服务,以及灵活把握聚合能力是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此外,“二清”风险也是众多聚合支付企业难以回避的问题。所谓“二清”,是指没有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在持牌收单机构的支持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和资金清算的一种模式。近年来,由于无商户准入门槛,“二清”机构年交易量的规模高达上万亿元人民币,而在这背后,“商户账户安全无保障”、“卷款跑路”等乱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虽然第四方聚合支付不涉及资金清算,不受支付牌照等监管,但目前仍不免有极少数企业打“二清”的擦边球。未来如果监管层加强针对“二清”的监管,聚合支付的生存情况将难以预测。

 

写在最后

聚合支付在单一支付方式向多元化演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对于行业参与企业来说,将不同支付方式聚合起来,能够降低运营风险,提升多渠道业务收入。不过,聚合支付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二清”、盈利和监管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若想在聚合支付领域脱颖而出,这些是必须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