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逼”蚂蚁金服?
苏宁银行为时过早
苏宁金融当前地位如何?
根据苏宁金服增资扩股的合并财报披露要求显示,其在2014年营收为11.12亿元人民币,2015年为16.03亿元人民币。苏宁金服以上海长宁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因此营收中包含了一部分零售业务收入。剔除零售业务,苏宁金服2014年和2015年金融业务营收分别为1.18亿元人民币和4.21亿元人民币。而相比之下,早在2014年,蚂蚁金服的营收就已经超过百亿元人民币,两者在营收方面根本没有可比性。
从业务布局看,苏宁金融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类似,都属于多业务板块布局,基本上目前主流的互金模式都在尝试。从体量上看,因为入局较晚,苏宁金融距离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领头羊蚂蚁金服有较大差距,与京东金融、陆金所等公司也有一定差距。不过,依托资源和场景优势,再加上基数较低,苏宁金融目前的增长速度还是能够保证的。
从大的格局看,目前互联网金融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各行业的大公司相继布局互金业务,已经形成了互联网大公司系(蚂蚁金服、百度金融、腾讯金融业务、小米金融与360金融等)、地产系(恒大金服、万达网络金融和绿地金融等)、银行系,以及商业零售系等派系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目前的零售系互金公司或互金业务主要包括京东金融、万达网络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和唯品会金融等。苏宁金融算是零售系互金公司中的生力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牌照到手的苏宁金融有何优势?
这次获得银行牌照后,苏宁也开始了进一步的动作。据知情人士称,苏宁已开始与多家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接触,以求达成了合作意向——为个人及机构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以及教育、医疗、旅游和购物等为辅的高净值增值服务。
面对巨大的市场以及激烈的竞争,苏宁金融又具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呢?
与传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不同,苏宁金融拥有融合线上、线下的O2O模式。在线上,苏宁电商的1.3亿会员会给苏宁金融带来一大批忠实粉丝。而在线下,苏宁金融已经在全国32个城市布局了55家苏宁财富中心,这些布置将成为苏宁金融在线下发展的基础。同时,苏宁金融靠苏宁品牌背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近年来,开放式基金已成为社会公众重要的理财工具,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了基金销售业务牌照。而苏宁金融此次拿下银行牌照,对于其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上的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无足赤,苏宁金融短板明显
相对来说,尽管苏宁在互联网金融这条路上拥有着独特的资源和场景优势,但其不足之处也尤为明显。众所周知的是,想要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仅有资源是不够的,还需要风控能力、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推广能力和技术实力。苏宁作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新进者”,在这些能力上都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这其中有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苏宁众筹在2016年7月曾大力推广电影《叶问3》的众筹产品,为《叶问3》筹集了405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但电影上映后被曝出涉嫌票房造假,主要投资方金鹿公司也陷入涉嫌关联交易与兑付的危机。
在《叶问3》这个项目上,苏宁众筹的风控体系出现了纰漏,没有在众筹开启前处理好项目方存在的的问题,如多平台融资和关联交易等行为。虽然是个案,但也足以说明苏宁金融的风控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此外,苏宁的资源优势时候也会成为束缚,虽然凭借所拥有的资源,苏宁可以比较顺利地达到一定规模量级,但如果过程中没有形成足够的业务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则会在自身资源开发完毕后,业务拓展陷入一定程度的停滞。
苏宁的互联网金融之路,未来几何?
在民营银行的发展初期,往往与股东的资源有很大关系。网商银行之于蚂蚁金服、微众银行之于腾讯,都是如此。在苏宁银行的股东层面,苏宁是主发起人,其他股东除了康得新之外,基本都是来自江苏的上市公司。
苏宁起家于传统零售业,最近几年逐渐转型线上,它有平台上的商户资源以及其在苏宁平台的运营数据,这些都可以作为借款客户来源以及放贷的参考依据。此前,苏宁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产品主要包括信速融等。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苏宁为数千家企业提供了3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服务,这些贷款从几万元到上亿元人民币不等。苏宁银行成立后,这部分业务或会通过银行来完成。苏宁银行的另一股东焦点科技是一家上市B2B电商企业,如果苏宁银行能将这些电商会员转化为客户资源,拿到这些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数据,也还是可以拥有不小的业务规模。另外,苏宁银行其他股东分布在太阳能、新材料、工程咨询等领域,也可以为苏宁银行贡献一些客户资源。
总体来说股东资源还是不错的,但业界都在拼命挖掘新场景,苏宁金融是有实力的选手,但要更进一步,需要展现出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过人之处。苏宁的进击效果如何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在规模进一步做大的同时,风控、人才和技术等能否及时跟进,也是苏宁需要思考的地方。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