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人工收发?
智能快递柜
快递柜的兴起
在网购和电商潮流盛行的今天,为了抢夺更多的用户和客源,每一家快递及电商企业都非常在乎带给用户的体验,除去诱人的价格及快递时效外,在行业中人口流传的“最后1公里”的配送体验,更是各家争取的一个切入点。除了传统快递中,快递员的上门服务外,出于用户场景及使用需求诞生的智能快递柜更是近几年来新生的竞争利器,今天关于智能快递柜的讨论我们就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丰巢”来了解一番。
2015年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发布公告称,“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运营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以提平台化快递收寄交互业务。” 丰巢科技初始股权结构为:顺丰出资1.75亿、股比35%;申通、中通、韵达各占20%;普洛斯持有5%。由顺丰速运总裁王卫任法人代表/董事长。截止2016年底,丰巢智能快递柜市场范围已覆盖全国74个城市,投放的快递柜多达4万组,格口数多达300万,日均包裹处理量已名列快递柜行业第一位。
从此看来,各位大佬投资的丰巢智能快递柜,理应在体验及市场占有上有超前的表现,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一个表现是巨大的竞争对手——速递易在市场规模上更为领先,但是陷入巨亏;另一个则是2016年前三季度,丰巢营收仅为480万,亏损达1.57亿。就在前文我们提到的2017年25亿融资中,顺丰系投入9.8亿(已经注入上市公司的“顺丰投资”出5.5亿,明德控股4.3亿元); 申通跟投1亿元,但持股比例从19%稀释到10%;韵达有2亿增资额度,不知是否行使;中通确定不参与。
盈利步伐缓慢
这样看来,快递柜的模式在现有的情况下似乎发展及盈利上都出现了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再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从控股及投入上我们可以看出,顺丰在丰巢中可以说是绝对控股,对于顺丰来说,丰巢意味着什么?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最后1公里”的概念,当现今市场上众多的快递之间互相竞争的时候,利用快递柜来收割最后一环,聚所有快递之入口来最终面向用户,对于顺丰的野心来说非常贴切。但是,如此明显的目的使然,其他快递对手也不会坐以待毙,所以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对丰巢的投入当中,顺丰是明明确确的绝对控股人,在这种考虑上,其他同行投资者在物力、人力、战略的考量上都不会将丰巢作为重点对待。
虽然说在对丰巢的投入上顺丰遥遥领先,但是在实际的线下市场使用中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先来看看对于智能快递柜这类产品的成本消耗。普通的一个快递柜的产品寿命约为3~5年,除了快递柜本身的造价成本外,在此期间还要计算上期间的维修、电费、短信发送费、租用场地的物业管理费等,这类种种费用合并一起可以明显看到,以快递柜模式的运作算是一个重资产的运作模式,同时还要线下密集推广,这是其一。在这么大成本投入的情况下,快递柜的盈利变现模式却还是在摸索阶段,无论是速递易的每件快递加收费用亦或是广告的投放等,对于这么高成本的布局来说都是入不敷出。如何在线下布局中尽快实现盈利都是这个行业一直在摸索的诉求。
功能本末倒置
抛弃产品的成本盈利外,我们再来对比下产品的实际体验。对于智能快递柜的初衷,我们不难思量,都市中繁忙的上班族,经常外出办公的空中飞人等,让收到的快递暂存在一个保险的箱子里等待主人在方便的时候进行获取,无论是场景和用户痛点上都是可以满足的。但是,痛点=需求?在实际体验上,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快递员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派件效率,即便用户就身在家中,也执意将快递放到楼下的快递柜中,让原来行业推崇的“最后1公里”的体验本末倒置,无不讽刺。还有的快递员由于快递体积过大,为了能够放入到快递柜中,可能需要破坏,损坏快递才塞入柜中。也许在设计的初衷时,快递柜是抱着给予用户更好体验而来,但是在实际落地中,不可避免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也许从这组数据可以真正看到快递柜真正的体验。在整个丰巢使用占比当中,申通、中通等公司的使用量更是顺丰的3倍之多,即便顺丰在此投入很多,但是出于对“最后1公里”有着坚持的顺丰来说,也许这种体验还是得不到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或达不到自己所需的标准,可以看到丰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写在最后
在现有的快递柜行业尚无明显的盈利的模式下,大规模的线下布局,大投入的模式更像是企业的一种押宝赌博的模式,这在近几年的互联网发展中经常看到,大规模聚拢用户壮大体量,拉高估值转售似乎成为一种典型的企业变现,快速升值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对这种不作评论,但是作为用户的我们,想要更多的看到互联网真真正正带给我们的好处,真正服务人们,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益的发展,而不是让此中的泡沫让更多的人看不透,所以如果有天智能快递柜的存在能让我们告别人工收发快递,那必然是一件好事。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