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竞逐进行时
最后一公里的战争,战火已然
这两年关于出行的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滴滴出行的故事还在继续,那边共享单车的新闻就不断传来。从2015年初开始酝酿,到2016年下半年集中爆发,时间刚指向2017年,共享单车又在投资人举杯欢呼中打响了争夺的第一枪。
轮子上的资本狂热,却是为了活下来
2017年1月4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D轮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股权融资。此轮融资由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携程、华住和TPG等,此外红杉以及高瓴等现有股东也均跟投本轮融资。而在去年9月和10月摩拜单车先后完成数亿美元的B轮与C轮融资,速度之快金额之高令人乍舌。
这么一个巨大的“舞台”,注定不会让摩拜单车“独舞”。从2016年8到10月,ofo进行了密集的4轮融资,每轮融资皆超过千万美元——2016年8月进行的A+轮融资金额为1100万美元,2016年9月的B轮融资金额为1200万美元,2016年9月的B+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美元,2016年10月C轮融资金额更是高达1.3亿美元。合计下来,短短两三个月时间,ofo的融资额可能已超过了2亿美元。
此外,2017年还有一些企业的动作不小,如1月5日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的骑呗单车。但尽管市场看起来热闹非常,却难掩现实的尴尬。首先,就是其市场量级不可与打车市场同日而语。根据统计,中国会选择“最后一公里”骑行人口大约0.85亿,但按照传统互联网平台的玩法,1亿用户量才刚刚起步,再加上整个行业的盈利模式还不够清晰,共享单身并不见得是笔好买卖。正如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所说,融资是为了活下来。由此可见,共享单车的入局者之所以疯狂融资,目的便是在盈利模式不明朗的当前,保足活下去的资本。
新品牌不断入局,行业拥挤不堪
尽管行业有问题,但依然阻止不了不断涌现出新的面孔。据网络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30家共享单车品牌加入激战,如小蓝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永安行、快兔出行、CCbike、Funbike、小鹿单车和奇奇出行等。据统计,这30多家公司累计在全国各大城市投放的单车数量已超过30万辆。
另外,在这些新面孔中,已披露融资消息的有11家,他们仅2016下半年的融资额就超过了30亿元人民币——比如小鸣单车在短短24天内完成3轮融资,优拜单车也在3个月内获得3轮融资。与此同时,在强大资本的催促下,2016年下半年,大伙儿开始出海进入国际市场。比如摩拜宣布进军新加坡,ofo随后也宣布在伦敦、新加坡和硅谷等地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疯狂烧钱扩张,又一场“烧钱”游戏
只是,无论是高吹行业进入“一超多强”局面,还是资本强打兴奋剂,共享单车这事仍然悬在冰中,还没看到上岸的可能。但显然创业者们仍停留在美好的憧憬中,并继续不断投入。首先是摩拜、ofo和骑呗等在线下砸入大量单车。比如1月16日,ofo对外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智能锁,并首批投放在北京部分地区。同时,ofo还披露了一组数据:ofo连接单车近100万辆,覆盖全国33座城市,拥有用户超1000万人,提供出行服务1亿次。
另一边,尽管摩拜方还未公布其具体单车数量,但却表示公司目标是每个城市投放10万辆单车,按照粗略估算,马上将进入第12个城市的摩拜需要上百万辆单车。在攻城略地的之时,他们创业者们似乎极其默契的选择依靠单车数量来形成竞争壁垒。除了上面的数据,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对于摩拜的扩张速度,他还“不满意”,觉得“还可以更快”。
另外,行业里还浮现出了各式补贴政策。ofo在去年12月开展了每周一“免费骑车”的活动,摩拜则推出分享朋友圈得优惠券的活动。此外,此前ofo还有充值奖励活动。可以预见,补贴又是一场新的“烧钱”大战。
巨头魅影再次出现,共享单车要骑去哪?
市场如此热闹,入局者也这么多,自然会引起巨头的关注。不久前,由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公司骑记投资的小白单车高调宣布进军“共享单车”市场。首批10万辆单车也于今年1月1日开始陆续投放到厦门、广州和深圳等城市。
除了小米,还有惯用投资布局伎俩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在觊觎这个市场。作为滴滴出行的重要战略投资人,腾讯在这次“单车大战”中,并没有与滴滴出行站在同一阵线,而是选择了ofo(有滴滴出行参与融资)的竞争对手摩拜,颇耐人寻味。
而阿里巴巴的芝麻信用则与骑呗单车“你侬我侬”,骑呗单车从杭州入手,与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将征信体系引入到共享经济之中,信用分超过750分可以免押金租车,而用户的失信行为也将记入芝麻信用,与摩拜的单向征信形成了差异。只是有人会好奇,骑呗单车一开始就能与芝麻信用战略合作,莫非背后是阿里巴巴借道进入共享单车?再联想阿里巴巴的“花呗”和“借呗”,这“骑呗”的取名就足够凑巧,看来骑呗单车与阿里巴巴的关系也许非同寻常。
总之,一场共享单身大战在即,喧嚣过后,将慢慢进入洗牌期。当然,规模、资金、运营仍然是大战胜出的关键,只是看谁能先练好这些”肌肉“。
共享单车的那些坑
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市场深似海,不是坑用户、坑投资人,就是坑自己。而共享单车算是哪种情况呢?很显然它首先坑的就是自己。
管理难,盈利面前第一坑
共享单车想要做大,就必须解决几个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管理难。
这一难题不仅仅来自于用户,还来自于竞争者。和其他产业不同,共享单车的盈利工具是直接暴露于公共环境之中,没有一对一的主人,哪怕不是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破坏单车,甚至还会因为金额太小而不用担心面临法律上的问题。而这导致的结果是:共享单车既要对外抢市场,又要在内互相对掐,这样的日子就别提有多憋屈了。
虽然不少共享单车企业想出了单车猎人这样的招数,但是一方面养单车猎人也需要一定的开支,另外一方面则是相对于挽回损失,单车猎人的作用更多的是威慑“不法分子”。当单车猎人找到某辆车的时候,损失可能已经出现了。
共享单车企业除了面对用户的“破坏”,以及同行的拆台外,还面临着用户违章占道私自停车,而相关部门所能给予的单车投放地点又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境况。
最后,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共享单车的安全性——谁可以骑共享单车?如果出现了车祸等安全问题,共享单车企业和使用者又该如何划分责任?对于一个新生行业来说,法律还没来得及跟上,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规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别于其他行业,恐怕共享单车想要迎来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付出不少血的代价。
这些多方面的管理难题,让共享单车企业要么担纲受害者的角色,要么干脆被强行背锅——这还仅仅是共享单车市场上的区区一个“拦路虎”而已。不过如今事情已经有了些许转机,1月22日摩拜单车、ofo、小蓝bluegogo和小鸣单车4家企业在深圳发表了联合声明,将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互联网自行车行业的生态环境。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行业自律联合声明的签署旨在引导和促进互联网自行车的健康有序发展。
模式重度,盈利没那么简单
一个企业想要进入共享单车市场,首先要面对的还是成本问题。而在这一领域,成本问题这主要来源于两点:车辆成本和运营成本。
以摩拜单车为例,他们前段时间在上海投放了10万辆单车,以在之前的“共享单车盗窃首案”中,1800元人民币一辆摩拜单车的成本计算,光是单车的投入就达到了1.8亿元人民币。如果再算上场地、运营和折损成本,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往上升。至于ofo单车,一辆成本超过了2000元人民币,而折损率却达到了5%。有业内人士曾表示,共享单车折损率在6%左右,是一个公司所能承担的极限。尤其是对于某些小共享单车企业来说,他们甚至还会以补贴的形式去争夺市场。在车辆成本之外,还加上补贴这一硬需求,共享单车的车辆和运营成本又怎么降得下去呢?
接踵摩肩背后的虚假繁荣
在股市上,也有一些自行车零配件企业,被冠以了“共享单车概念股”的头衔。乍看下来,市场真是一片繁荣。但在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为何还有用户吐槽无车可用呢?也许,无车可用既能被理解为“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也能被理解为“损耗率也许远远超过预期”。很多共享单车企业做大市场的秘诀就在于不断投入更多单车,但对于某些专门盯着共享单车而上的人来说,投放的单车数量增多,不过是方便他们获得更多的战利品而已——真正有用车需求的用户依然看不到多少共享单车。
其实,“扫个二维码就能跑”的共享单车,对于厂商来说并没有那么自由。因为共享单车是一个露天交通工具,使用者会因为天气或地域的改变,而对共享单车抱持有不同的态度。比如说像上海这样的平原地区,投放共享单车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像重庆这样的山城,就被很多共享单车视为“禁区”。而即便是上海,在雨天和晴天里,共享单车的营收也会出现非常大的区别。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共享单车这个被很多人视为“下一个千亿级出行市场”的领域,却被麦肯锡认为整个市场规模其实只有172亿元人民币。这样的市场规模,也许能够让一个企业勉强吃饱。但如果有几十家企业在一起瓜分市场,可以预见的是,在这过程中迟早会有人“活活饿死”。
盈利难,难于上青天
麦肯锡对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的不乐观预估,也许还存在另外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盈利难!盈利问题,至今仍是共享单车市场做大的一个瓶颈。
目前,共享单车企业的收入主要依靠的是用户的租赁费。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每小时1元人民币左右的收入却实在是不够塞牙缝的。就算一辆共享单车没产生修理费、不需要场地费、一天24小时都在被人骑来骑去,按照一辆车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均价来计算,也需要84天的时间才能回本。
虽然在其他领域里,只要平台做大了就可以在产品上贴广告获取营收,但共享单车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为了安全性考虑,很少有人会在骑车时关注广告。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共享单车的体积有限,非使用者也不会特地凑近了去看广告。而且如果真的有企业想要打广告,甚至不需要经过共享单车企业的认可,直接就可以把广告贴到车身上。在这过程中,共享单车企业反而还要倒贴钱来找人来撕广告。
管理难、成本高、盈利低……,这让因为虚假繁荣而进入共享单车的企业弃坑也不是,继续砸钱也不是。就和当初的“团购大战”一样,虽然看得见“诗和远方”,但是眼前也有无数苟且。
好时候,何时会来
一面是创业者的积极应战,另一面则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个坑,我们不禁要问:共享单车的明天究竟会怎样。在对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之后,我们得出了一个比较乐观的结论——共享单车的好时候已不会太远了。
共享单车的几种打法
将共享单车和此前的话题之王打车软件进行比较,但其实这二者的情况和玩法都并不相同。不然滴滴出行也完全可以自己扩展业务,哪里还用去投资它呢?
第一个不同来自于模式。打车软件基本都采用的是C2C的模式,即平台自己几乎不拥有车辆,车辆和司机都是从用户中间募集而来。而共享单车目前基本都采用的是B2C模式,即车辆基本都是平台方所有。这其实也是上文中提到的各种“坑”的过根源——前者有车主自己对车辆进行管理,后者基本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第二个不同则是政策的态度。此前面对打车APP时,由于涉及的面很广政策的态度自然比较谨慎。而如今对于共享单车这种倡导绿色出行的模式,政策则要相对开放一些。在很多城市,政府和共享单车创业者已经达成了合作,政府也加大了对于市场的规范力度。对于共享单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也正是基于这两点不同,共享单车目前的玩法也变得多种多样,和打车软件当年所面临的局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自建工厂,是目前共享单车创业平台中的一种流派,而这也是共享单车中的“重模式”。摩拜单车就是这一流派的践行者。目前,摩拜单车已经在江苏建立了自己的工厂,自己设计、自己做模具,就连螺丝钉都是自己做。摩拜单车的工厂从最初一天生产300辆,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可以生产上万辆单车,他们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智能共享单车。尽管这种单车的成本高昂,最高时达6000元人民币,后期经过规模化均摊,成本降至了3000元人民币左右,但是也获得了产品上的差异化。
和摩拜单车的孤注一掷不同,更多的共享单车企业选择了抱团上游产业链,ofo和优拜单车等就是这一流派的核心玩家。
据我们了解,ofo目前的单车主要来自于易豪和700bike等。ofo在天津有4家代工厂,总日产量在12000辆左右。其中易豪是一家老牌的单车生产企业,每天为ofo生产大约3000辆单车。目前,易豪除了生产自有品牌“跑狼”自行车外,主营业务已经转移为代工ofo单车。而ofo和互联网单车品牌700bike的合作,则不仅仅局限于供应链层面,700bike的运营团队也一并加入了ofo。
优拜单车的研发设计则是由永久公司负责。其实,优拜的领投方中路资本和上海老牌自行车制造商永久集团关系紧密。更重要的是,永久集团本身是上海市公共单车的运营方。优拜单车创始人余熠曾向坦言,优拜单车选择永久公司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的资源,另外一方面则是其自行车的制造和供应链能力。
逐渐明朗的政策
从开始萌芽,到最终拿到“准生证”,打车软件们花了6年的时间。而在去年才开始兴起的共享单车,如今已经各地已经有相关的政策先后出台。后者的问题,主要还是出现在运营管理方面。
春节前,深圳市就出台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服务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其核心是拟通过总量控制,做好配套停车位建设,强化用户信用管理等手段加以治理。而早前,深圳交警也多次在微博上发布治理共享单车乱象的内容,支持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
上海交通委也曾在1月中旬表示,正会同多个部门研究制定《关于促进本市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发展的指导意见》。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也已组织部分单车企业,着手制定统一的共享单车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预计最快将于2017年上半年正式出台。而北京有关部门也已经在1月份先后到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及其自行车投放点进行现场调研,相关政策规范也呼之欲出。
易观智库停车O2O分析师王晨曦认为,监管办法将加速市场优胜劣汰,对接下来的洗牌阶段有一定的影响。不过,政策的大方向是整治乱象,对于共享单车本身的健康发展是支持的。据ofo品牌公关负责人李泽堃介绍,去年12月初,ofo与深圳地铁集团达成试点合作,在深圳地铁各站出入口共建自行车推荐停车区。相信在政策、政府和企业三方协力,一旦这个行业的“坑”被填完,那么好日子自然也就不会太远啦!
新的玩法有待开发
正如前文所说,除了市场上的乱象之外,共享单车还陷于盈利模式的困境之中。要解决盈利这个问题,办法也只有两个:开源和节流。
在节流方面,深圳的《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服务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给出了一个方向——吸纳闲置单车。此前,ofo方面已经宣布了自己的“城市大共享计划”,该计划规定把自己的自行车共享出来的市民,将获得ofo平台所有车辆的使用权,以1换N。显然,引入这种C2C的方式将有效降低目前高昂的单车成本。其实不仅仅是用户的闲置单车,后期闲置的电瓶车也都可以考虑吸纳到共享单车平台。
而在开源方面,共享单车也有诸多可供发挥的空间。
其一,将单车由通勤工具属性,向娱乐设施属性转变。相对于其他交通工具,不强调速度和乘坐安逸感的单车多了一种情怀加成。很早以前,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单车租赁服务,不过他们不是用于方便用户出行,而是以类似于滑板和小游船一样,以娱乐设施或健身器材的身份出现。如今的共享单车还在重点强调其交通工具的属性,布置的位置也大多在写字楼和商圈这些地方。要是能转变思路,扩充单车的使用范围,在公园和校园等地方布置车辆,因其价格优势和良好的使用体验,势必受到喜欢骑车的游客和学生朋友的欢迎。
其二,开发新形势的广告。前文提到,共享单车也遭遇了“牛皮癣”广告的侵扰,其车身本身较小也给传统显示广告带来了很多瓶颈。究其原因,是这些传统的广告形式,并不适合单车这一使用场景,新的广告形式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类似于路怒宝一样的跑马灯广告,以及音频广告等。甚至不只是广告,共享单车企业还可以提供一些音频内容的增值服务——具体的,如体育节目收听和语音导航等,都是不错的点子。
其三,海外市场。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很适合自行车出行。而且无桩共享单车的概念也诞生于中国市场,如今趁热征战海外市场,或许能够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实际上,去年底,ofo就宣布将进军欧美市场,在硅谷和伦敦等地开启城市服务试运营,首批海外版单车已经运抵新加坡。而前文提到,摩拜单车早前也宣布将于今年在新加坡开展共享单车业务。
洗牌何时到来
2016年,各家共享单车创业企业都还在全面扩张自己的疆土,将共享单车布局到更多的城市,战火还主要集中在暗处。而到了2017年,随着政策的明朗,以及资本的暗劲的推动,共享单车的全面战争已经不再遥远。
目前,摩拜单车和ofo是人们提到最多的两家共享单车创业企业。前者走的是重度模式,而后者走的则是轻和低成本的模式,玩法截然不同。在资本参与之后,这一领域掀起一轮疯狂的补贴大战也不足为奇。“留给共享单车的颜色不多了!”这是知乎网友的一句戏言,背后的事实却是大量的创业者和资本涌入这一领域,大量的共享单车平台问世,行业处于过热状态。
据统计,除了比较早入局的摩拜单车和ofo单车之外,在整个2016年,至少还有25个(第一篇文章说了是三十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上线,甚至其中还包括了电动自行车共享品牌。一旦资本开始理性,很多被断奶的中小平台则将难以为继,第一轮洗牌或将就此到来。而那些有潜力的大平台,则会成为巨头们收割市场时的哄抢目标,站队在所难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