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被监管,共享单车接下来怎么盈利?
似乎是为了回应市场上对此的一些困惑,2月28日,摩拜单车(以下简称“摩拜”)正式宣布与招商银行合作,由后者对监管账户内所有资金进行严格审核和监管。但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押金被严格监管的共享单车,难道真的就变成耗资巨大的公益事业了吗?共享单车的未来,又会变得怎样呢?
17.6亿元人民币,只看不能动
据前段时间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摩拜2017年第一周的周活跃用户达到了584.9万人,按照每个人缴纳的299元人民币的押金来计算,其沉淀的资金额度可达约17.6亿元人民币。很多人由此浮想联翩,觉得摩拜在用户“一存一取”的时间差中,用这笔押金钱滚出了更多的钱。但是摩拜与招商银行之间的合作,让这一传闻被彻底打破了。
其实只要仔细想一下,就会觉得“押金盈利说”并不靠谱。和支付宝与余额宝这样的产品不同,摩拜在收取押金的时候,是需要成本的。除了人员成本之外,摩拜的另外一大支出就是设备的投入。而从目前摩拜公布的一系列情报来看,其共享单车的成本远远超过押金本身。而摩拜在单车上的投入,是无法通过除了吸引用户去骑车之外的其他方式得到回报的。
现在招商银行和摩拜之间的合作,如果以银行活期储蓄年利率来算,也就500万元人民币的利息。即便是将其投入理财产品之中,也很难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这5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能让摩拜投入多少辆单车?恐怕一个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满足不了。而且,从法律层次上来说,也不允许共享单车平台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盈利。
所以,摩拜还真不指望靠单车的押金来赚钱,它的资金来源另有其人——那就是融资。从2017年开年至今,除了新加坡淡马锡进行的股权投资之外,摩拜还完成了两轮超过3亿美元的融资。另外,摩拜的老对手ofo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金额高达1.5亿美元。也就是说,现在还有不少“金主”愿意为共享单车买单,而不需要把手伸到既危险又少得可怜的押金上去。这对于许多摩拜的用户来说,也许是一个好消息。
未来,价格战正在逼近
共享单车市场的火热,理所当然地吸引到了巨头们的注意。为了争夺市场的关注,本来利润就非常薄的共享单车市场,也打起了价格大战,让人难免有些猝不及防。
以摩拜为例,就搞出了“充值100元,得210元”的活动——按照半个小时的租车费用为0.5元人民币,每次出行半个小时来计算,100元人民即可骑行420次。再加上各种免费活动,这次充值的用户,恐怕很难在一年里用完这100元人民币。
而在摩拜开始卯足了劲要和ofo斗一斗的时候,中国互联网市场中的财神爷阿里巴巴也加入了这个“战场”之中。前段时间,永安行正式宣布,蚂蚁金服参与了永安行的A轮融资——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融资金额,但永安行的创始人孙继胜透露,本轮融资在同类共享单车平台中是最高的。而且蚂蚁金服将和永安行合作推出“免押金骑车”服务,只要凭借着芝麻信用分,就能直接免押金骑行。
这样的举措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担忧就是共享单车平台会不会直接卷款跑人,而充值优惠活动在某些人眼里,更是坐实了摩拜要“最后捞一笔就跑”。但免押金策略,就会让这部分人打消顾虑。
而对于蚂蚁金服和永安行来说,依靠着芝麻信用分来获得单车的使用权,也让他们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用户。在车辆出现某些问题时,也能追溯到某个特定用户头上。
这种模式是否会最终终结价格战呢?或者到最后永安行也会加入价格战之中?这就需要时间来检验了。
盈利?目前还只是一个画饼
从目前来看,虽然共享单车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是盈利也许还只是一个画饼。共享单车平台所面临的根本矛盾并没有因此而解决——利益相关方的互相拆台、破坏共享单车;政府部门提出要求,规定共享单车只能在特定地域停放;共享单车市场用户群高度重合,一旦一个平台获得了一个新用户,往往意味着另外一个平台少了一个用户。如此种种,都成为制约共享单车平台盈利的重要问题。
而共享单车平台们似乎也无力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打价格战,再打价格战,去用更低的价格挤死没有“大腿”可抱的小菜鸟,把更多投资人的钱收到自己怀里来。而谁会倒在这一残酷的血战中,那就不知道了。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在这股风潮过去之后,共享单车是不是就会再度消失于人眼前。关于这一点,笔者保持着比较乐观的态度。要知道,共享单车的出现完美解决了政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它的普及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虽然必定会有人退出,但留到最后的人,也许就和滴滴出行一样,最终能够迎来春天。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