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付宝被下架
看国产APP乱象
被下架的不止“支付宝”
与App Store相比,Google Play在监管力度方面相对宽松一些。如此宽松的环境之下,《支付宝钱包》Android版APP的被下架,足以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尽管支付宝官方轻描淡写的回应,也很难掩盖问题。谈及下架原因,有V2EX社区用户表示,可能是其被举报后台下载APK。此前有网友发现,《支付宝钱包》和《手机淘宝》存在互相推送客户端的问题。因此,网友猜测并非是支付宝官方所谓的APP存在自动更新功能而被Google Play下架。
《支付宝钱包》究竟为何被Google Play下架已经不重要,而且这对国内的用户几乎没有影响。而要是我们随意翻阅一下新闻就会发现,屡次被下架已经成为国产APP的一个“共同记忆”。尤其是在监管比较严厉的App Store,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国产APP被下架,有时甚至会被同时下架上百个APP,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互联网巨头的APP。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苹果App Store曾经下架过网易、360、百度和腾讯等几家国内互联网巨头旗下的APP。至于下架的理由,很多的互联网巨头都没有公开回应。虽说事后这些基于苹果平台的APP又重新被上架,但被下架肯定是因为触犯了苹果应用商店的规则。
最近两年,国产APP被下架已成常态,这着实让人深思。如果说一些小企业的APP因违规被下架情有可原,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APP都会被下架,折射出国内APP行业的真实现状。
国产APP几大乱
一直以来,Android的开源特征让很多流氓软件和不良开发者有利可乘,从比较常见有盗取流量、乱发短信、后台运行恶意程序以及病毒等。Google Play在中国失位,第三方应用商店大行其道,更是增加了监管难度。归根结底,国内APP混乱的现状还是利益作怪。
文明点儿的APP开发者,会在Android的APP中植入广告代码。而国内的巨头们通常的做法则是相互唤醒,即一旦用户打开旗下某一个APP,则会自动唤醒其他一系列APP。这边会影响用户手机的续航和性能表现。而一些无底限的开发者,会植入第三方APP的诱导下载链接,甚至自动下载第三方APP。在国内智能手机行业,手机厂商预装一个手机APP会获利5~10元人民币的回报。同样,一些APP开发者,将需要预装的APP下载链接植入到APP中,诱导用户自动下载,也可以此获得收益。
除了这些手段之外,一些APP开发者还会混用Android系统的权限,搜集用户的手机号、年龄、银行卡号和淘宝购买记录等个人信息,并出售个人信息来获利。这一产业链之完整,如今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尽管老生常谈,但毋庸置疑—利益是APP行业混乱的一个根源。
市场调研机构G DATA近期所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Android平台共出现了50万个新增的恶意APP,同比有所上涨。报告还称,Android平台每18秒就会诞生一款恶意APP,攻击在线银行和网购的恶意程序比例不断增加。
构建健康商业模式,让市场来治病
越来越混乱的APP市场,干扰了用户体验的同时,还带来了诸多的潜在风险。一些恶意APP,会窃取用户银行账号的钱财,如何消灭它们成为了一道迫在眉睫的难题。
11月4日,工信部官方微博上公布的手机APP黑榜中,就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事实上,自2013年开始,工信部便已开始大力整顿APP,基于Android系统的APP更是整顿的重点。从数据上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对于恶意APP的治理,工信部只能是曝光点名并督促企业整改,无法对每一款APP进行实时的审查。就更不要提那些不尊重平台开发规范,大打擦边球的开发者行为了。
眼下,Google Play已开始对入驻的APP进行全面审查,国内第三方的应用商店大多没有靠谱的审核机制。从App Store的运营情况来看,审核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杜绝恶意APP。显然,仅靠应用商店的审核机制还是很难杜绝恶意APP的存在(不然就不会存在下架一说了)。作为开发者,也应该尊重规范,严格自律,而被视为成功案例的国内互联网巨头们,或许更是应该要带好这个头。
但追根溯源,国内APP行业的混乱格局,并非一日之寒。多年来的疏于监管,以及整个APP行业缺乏健康的生态模式,致使很多开发者为了生存才不得不植入广告代码或推广代码盈利。要想根治国产APP的乱象,应用商店审核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引导商业模式的构建。市场落下的病,还得靠市场自己来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