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你也抽出“时间”向文青兜售内容了?
“不限量版”的独享,别样的“内容满足”
对于那些在网络上听免费音乐的人来说,无法体验到听黑胶碟的那些人的感受,而去现场看演唱会的,将又是另外一种体验。作为一个曾经伪装为文青的人,我或许偶尔会沉吟一下“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再批驳下对海子面朝大海的矫情。
放心,我虽然手上一本朦胧派诗人的诗集都没有,但听说“豆瓣时间”请来了北岛作为主讲,也会萌生想听一听的欲望。无他,好奇心是主要的,其次才是对知名的当代诗人的一些小崇拜。
毫无疑问,在1980年后诗歌热消退之后的中国,即使在豆瓣这样一个文青聚集的地方,也有很大一部分付费的、或有付费意向的潜在消费者,存在着和我近似的想法。
“豆瓣时间”这个付费产品最核心的卖点是什么呢?它就如同一场“不限量的现场演唱会。”——北岛讲解瑞典著名诗人特朗斯特罗默的《写于1966年解冻》、西川讲解鲍勃·迪伦的《在风中飘》等。该系列一共102期音频节目,票价128元人民币。
价值在哪?让更多的文青能够用不一样的姿势去获得内容。以前只能看纸质书,现在能听“偶像”亲自为你解读,这远比高晓松拿着环球之旅侃大山更好看。话说,我和我的许多朋友都一致认为,比起那些猎奇的内容,我们更加喜欢高晓松那些谈及歌词、歌手和各种音乐的《晓松奇谈》。
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经历里,都缺少渠道了解文化创作领域中那些名字已经耳熟能详的人,从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独特视角里,谈论他们亲历的那些自己领域里的人和事。
于丹说《论语》、易中天、蒙曼说历史,乃至刘心武谈“红楼”,都达不到这样的感觉,因为后者更像是在授课,而前者则是讲出亲身经历;后者是在用自己的观点解剖先贤或迷案,而前者谈论所谈论的的要么是平辈论交的好友,要么是想追赶和较量的当代绝顶高手。
这种内容上带来的满足有一个很大的好处,“豆瓣时间”里都是“私享会”,一个顶级文青关于自己经历的分析和解答。尽管同样是付费音频,尽管行业里已经有了“喜马拉雅FM”、“蜻蜓FM”,还有刚刚迎接“罗辑思维”回归的《得到》。但这些知识付费的同行们,哪怕是话语方式非常互联网化,依然还是跪在地上读书、抬起头来仰望的知识传授方式。
一个“顿悟”的机会,可大多数无法得到
北岛的光临被文青们这样解释:一个从来不用豆瓣的人、居高临下空降到豆瓣这个“精神角落”,似乎成为了豆瓣这次追逐内容付费风口的一大诟病。但这并不是问题,对于文青来说,偶像们的降临,已经让他们有了极大的获得感。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获得感可能会降低。
但正如前文所言,这样一个用差异化的“阅读”体验来收费的方式,最大的卖点在于通过真正进入了那些文学创作领域最深层的人的体验、感悟分享,让“豆瓣时间”的订阅者们,尤其是那些希望在这些领域有所突破的文青们,可以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和“领军者”不一样的思维。
比起罗永浩将别人的书咀嚼后吐出的所谓个人感悟,“豆瓣时间”的内容更容易让人达到顿悟的境界。当然,对于订阅者们来说,这虽然是个小概率事件。但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这近乎是在听“扫地僧”传功了,获得多少,就看个人造化。比起更加功利化、工具化和“即插即用”的知乎、《得到》或喜马拉雅上的知识付费内容,或许可以用“豆瓣时间”更加练意、内容积淀深厚,后者重形、速成来进行简单切割。
作为风口上的两类不同的内容平台,豆瓣真正的弱点在于分享者就那么多、听讲者也只有那么多。毕竟太过高大上、甚至可以用形而上来形容,即使能达到更大规模的顿悟垂范,但毕竟实战性和实用性都不足,尤其是文艺青年往往过于理想化,并且在真正的生活锤炼中,往往大多数的诗和远方,被生活的苟且所牵累,最终选择了“沉沦”。
面对读无用之书,和做有为之人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都是文青的困局,也是最终是否为之付费的症结。换言之,当新鲜感过去之后,再回过头去总觉得不如一剂治疗感冒的偏方有用时,是选择花100元人民币购置一份精神食粮,还是花上十倍的价格来购买一件体面地职场正装,文青们的选择将可能变得更加简单。
同时,大神级的首播,往往难以为继。毕竟,就如当年免费的公开课一样,当大神们走下神坛,而后来接棒的力量不足之时,这场内容付费的大戏就可能“断档”。毕竟,比起数量总会随着世代更迭而保持相对庞大恒量的豆瓣文青用户来说,“大神”这种特产,总是稀缺内容产品,而且现存的也就那么多。
何况,就算一个“大神”能快速迭代出新品,但讲太多了,也容易出水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