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调查:高大上的智能空调你会买吗?
风景独好的智能空调
空调成为家庭必需品的同时,其整体市场增长的速度也在逐渐放缓,无论是空调销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趋于成熟,这样成熟的市场注定空调整体市场相对平稳,综合实力强劲的格力、美的、志高、海尔、长虹五家拿走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状况下,新进入品牌极少,然而,这样沉闷的市场却因为智能空调的出现被打破。
2015年,智能空调销售量同比增长173.5%,智能空调销量占比已达5.74%,这样夸张的数据同智能空调在2015年开始大众化有关,然而,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最新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智能空调市场白皮书》显示,2016年,国内智能空调销售量同比增长10.7%,所占整体空调市场销售量比例已达19.2%。为抢夺新商机,2016年参与智能空调竞争品牌已增至19个。而同期国内空调(重点城市)销售量3038万台,同比增长1%,销售额同比增长基本持平。
在空调这样一个格局相对稳定的市场,智能空调能够实现持续增长且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加了6个全新品牌,足以形成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
智能成为空调标配
空调行业近年来的技术更迭相对较为频繁,继节能和变频后,智能成为新一代空调的标配功能或者说概念。在AWE2017上几乎不再有品牌展出定速空调,变频已经成为空调必备功能时,如何通过智能化设计更好的实现变频控制或人性化应用体验成为空调企业追逐的热点。
从风感、温控、语音控制到投影,空调企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赋予产品智能,希望借助智能空调对用户使用和家居舒适度进行升级。在智能家电发展两年多的时候,智能已几乎成为各个空调品牌尖端产品的标配。可以说,智能已经过时空调领域继变频后,又一得到所有行业企业认同的趋势,不但传统空调企业纷纷布局,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智能化,更有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积极进入,实现互联网科技同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融合。
智能家居大趋势下的必然产物
智能空调并非对行业的颠覆或者重新发明创造,而是在原本空调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应用的升级与更迭,尤其是语音、手势控制、环境识别、App应用等细节的加入,更让传统空调企业同互联网科技企业有了合作的可能,不同领域产业间的合作,让智能空调产品和技术快速完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智能空调的普及速度。
事实上,近年来科技企业及技术对家电领域的渗透从未终止过,家庭电器“三大件”中,互联网智能电视已经成为最成功的代表,当智能化的操作系统与传统电视相结合的时候,全新的应用模式很快便被家庭用户接受,互联网海量观赏资源加上娱乐应用的植入,都很好地改善了传统电视应用模式。而电饭煲、微波炉、扫地机等小家电产品的智能化践行也从未停止,只不过空调、冰箱这样“大件”产品的智能化进程更容易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已。
当然,空调智能化进程恐怕还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其大众化进程更多还是在上游厂商推动下进行的,铺天盖地的营销宣传加上尝鲜的诱惑,的确让智能空调产品销量在过去几年里实现快速增长,不过2016年20%的销售渗透率并不算高,整个市场消费者似乎对智能空调的购买显得非常犹豫。
不太令人满意的渗透率
智能空调这个品类并非去年或今年才诞生的,早在2014年便有空调厂商推出相应产品,而消费市场经过三年多的沉淀与培育,其成长速度并不好。根据大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空调零售市场中,智能空调产品销售占比为20.1%,而在2015年,这一数字为12.4%,2014年来说则更低,仅为6.3%。但是总体看来,智能空调的渗透率依然偏低,也就是说2016年销售的全部空调产品中,仅有两成产品为智能空调,其余八成产品都是普通空调。
//插图 P2-销售渗透率
……图注:智能空调在2016年的销售渗透率并不算高
消费者对智能空调的迟疑引起了《新潮电子》的关注,特邀请第三方调研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五个城市进行消费者调查,借助近五万份调查问卷,对整个智能空调市场取得了大致的了解。
尴尬的市场认知
当你连商家销售的产品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会有多大的购买欲望?整个调查让人非常尴尬的是超过4成的被访者根本不清楚智能空调同非智能空调的区别,表示了解一点的超过5成,而在厂商如此大宣传力度下,依旧有5%左右的消费者表示没听说过智能空调。
//P2-市场调查-市场认知.excel
价格打击消费者购买热情
绝大多数时候,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原因。回顾2015年,小米与美的携手推出的i青春1.5P空调售价为3099元,而同期科龙、奥克斯1.5P智能变频空调的售价在2300元上下,这意味着消费者想要体验i青春1.5P空调的智能,得多花800元到900元,超过普通智能变频空调三分之一个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兴叹。而经过这两年的调整,市场中最常见的1.5P空调为例,一般智能空调和非智能空调价格差能控制在300~500元之间,对于绝大部分空调产品的潜在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差价还是有点难以接受,毕竟从能效等级开始,空调产品的价格就处于长期的上升阶段,如果从变频到智能需要付出的预算太多,消费者会选择放弃。
超过六成的用户表示能够接受智能空调与非智能空调的差价在200元内,也有超三层用户愿意接受200元至500元的价差,但极少有消费者认可智能与非智能空调的价差在500元以上的,虽然空调厂商会借各种节假日进行促销活动,可智能空调如果不能进一步拉近同非智能空调的售价差,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取得销量上的突破。
消费者更倾向线下购买空调
线上电商平台下单付款购买,电话预约安装的销售模式曾在很长一段时里让家电卖场变得冷清,但据市场机构调研现实,我国2016年有超过八成的空调交易发生在线下卖场,消费者明显倾向在实体店渠道购买产品,这同人们想想有很大不同。
在调查中,有近9成受访者表示更愿意在实体门店选购空调,很大部分受访者都希望在实体门店了解空调技术特点以及应用,也有部分受访者反应非常排斥“网络专供”型号,且线下门店价格同线上几乎没有差价。
这样的结果同智能手机市场颇为类似,当低价的新鲜感和刺激逐渐退却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线下购机,而且过高的互联网流量获取成本,也倒逼厂商将营销渠道向线下倾斜。
五花八门的期望值
既然有了智能二字,智能空调就不能满足于冬天让居室变得温暖,夏天让居室变得凉爽,可对于“您觉得自己未来的空调必须具备以下哪些功能”这个多选问题时,被调查者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P2-市场调查-功能.excel
除了“无线App控制”相对投票率较高外,语音控制、感应控制、智能放冷风、多种睡眠模式等投票率都相对均衡,消费者需求的混乱,让厂商也智能各自选择智能化路线,这也增添了智能空调行业的混乱和市场培育成本。
何为智能空调
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智能空调购买的迟疑主要源于产品认知不清和较高的售价,后者通过技术升级和大规模量产可摊薄成本以降低终端零售价格,可前者更多是对消费者培育不足造成了。
消费者来自整个行业对智能空调并没有一个相对清晰和准确的定义标准,造成了终端消费者认知的尴尬。虽然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在2016年下半年发布了《房间空气调节器智能指数认证技术规范》,明确提出了智能空调应该涉及智能功能、智能特性、智能效用三个方面。而在智能效用方面则以采用智能技术给用户在“安全、可靠、舒适、易用、节能”五个方面带来附加值或增值。
整个规范更具有行业指导意义,虽然在方向规划上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却缺乏具体到功能的数据标准,消费者很难对智能空调形成具象化的产品形象,这恐怕才是智能空调难以快速被大众接受的关键。
鱼龙混杂透支市场潜力
能够通过WiFi或蓝牙遥控,搭配有相应的手机App软件就可以称作智能空调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单就智能空调的操控而言,除了常见的WiFi和蓝牙外,还涉及利用传感器、红外线、语音手势等实现简单应用场景的识别,类似智能送风、智能调稳等技术背后,更涉及了智能识人、自我学习等多种深层车的智能技术,乃至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的运用。
然而,当前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智能空调”仅仅停留在“智能操控”的层面,仅通过WiFi通信模块提供了基础的联网控制,将技术重点放在“设备及硬件连接”,比如可以让消费者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安装一个APP(应用程序)来控制空调升温、降温、开机、关机。这样的智能无非是将传统空调遥控器的功能替换掉,转而用智能手机实现空调遥控罢了,操控方式的改变根本谈不上智能,对老年人而言恐怕更多是一种麻烦。
可对于部分技术研发以及综合实力较弱的空调企业而言,将巨大资源投入到尚属“摸着石头过河”的智能空调领域难免风险太大,还不如等龙头企业将市场培育成熟到一定阶段,直接购买成套的产品线和技术或走代工贴牌路线,或许分享不到市场成长最多的红利,但作为跟随者要承担的风险也要小许多。这样的心态让不少空调企业在现阶段浑水摸鱼,对眼前利益的追逐让其大肆包装概念,投资市场消费者对智能空调的期待。
极为重要的交互能力
智能空调看似单独的存在,却是智能家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环境,也能给智能空调的应用提供好的环境。智能空调能够借助语音、手势控制、App遥控等同用户交互,但是智能空调如何才能同用户家中其它设备进行交互呢?
在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环境中,智能空调能够借助物联网实现同其它智能电器及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数据共享和优化反馈,设备与设备间的数据分享与协同控制,能更准确及时地根据环境及用户状况调节居室温度、光线等环境,而这样的交互不单单需要空调厂商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更需要空调设备厂商与科技厂商携手合作,优势互补下共同提升智能空调应用体验。
跨界融合成制胜关键
传统空空调制造业企业同IT科技类企业的融合,成为智能空调发展的必然路线,这点同智能汽车颇为相似。传统空调厂商负责产品的总体设计、融合,科技企业则为空调提供各种传感器、通信传输、大数据分析等元素,从各个方面赋予空调智慧,以提升用户整体应用体验。
术业有专攻,传统空调厂商以往很少设计语音识别、控制等相对靠近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研发,而类似百度、科大讯飞等企业,却在相关领域耕耘多年,无论是基本的信息采集还是深度学习树的建立,都具有相对成熟的产品,而科技企业与空调企业的融合,则意味着类似语音控制一类原本属于科技领域的技术能够被移植到空调上,从而改变最基本的空调控制模式。
科技企业除能为空调企业提供相关应用外,小米、乐视一类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还能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线上销售渠道及宣传渠道,而反过来,空调以及空调背后的家庭用户又能够成为科技企业的线下流量,借助空调这一媒介,互联网科技企业能够进一步渗透进用户日常生活,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变为服务供应。当然,科技企业与空调企业融合的程度以及默契度,都将成为综合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也是赢得空调变革的关键。
大有可为的数据业务
智能家居产品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而智能空调这一家居温度、湿度的服务型产品,更随时随地需要根据环境温度数据、用户人体温度数据调节工作模式,其对大数据的需求更为迫切。
一款智能化程度非常高的空调,完全可以主动监测居室温度和湿度状况,并具备准确的用户识别模式,通过积累和分析大数据,了解用户对居室环境的偏好,从而为不同用户提供最适合其的环境温度,并能在多个用户存在的时候进行权衡。而想要实现这样的智能化程度,空调需要紧密地同大数据采集、分析联系在一起,空调大数据服务将成为一门非常不错的生意,而且随着其他家居家电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这样的数据应用只会越来越紧密。
高饱和度市场的突破点
空调在我国算是饱和度较高的市场,其当前销售状况主要受人口数量、人均GDP影响,而城镇化建设、换机都会成为空调增长的主要动力,对标日本这样人口密集的发达国家,其空调渗透率能超过90%,不少媒体机构乐观估计我国空调近几年可以实现7%左右的复合增长率,不过从2016年的空调市场的整体销售情况看,这样的预估显然过于乐观了一些。
或许随着人均GDP的提升,我国空调市场的发展尚不会触及天花板,但缓慢的成长会让整个市场缺沉闷,相关企业也找不到快速成长的机会。而智能空调的出现,除满足终端市场消费者新的需求外,更是对现有空调产品的替代,这样的替代必然会带来一个行业重塑的机会,洗牌的动荡会让不少企业找到新的突破口。
从产品实用性的角度看,当前的智能空调恐怕离智能还有些距离,但从体验的角度看,不同空调厂商选择了不同的智能化路线,百家争鸣的市场极具差异化与活力,对于偏爱时尚科技产品的消费者而言,算是不错的体验标的,尤其是类似智能调温、App控制、语音对话等应用多少具有一定实用性。而空调智能化不但得到空调企业的一致认同,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下,智能空调必将成为未来空调市场的主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