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7年10期

24期

23期

22期

21期

20期

19期

18期

17期

16期

15期

14期

13期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94 篇文章,被 2 人关注,获得了 9 个喜欢

无限扩张的共享经济,会翻车吗?

文/ 罗乐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再到共享充电宝——一窝蜂的共享热潮,让“共享”二字俨然从偏向于公益性质的词汇,变成了资本疯狂逐利的手段。在资本的驱使之下,共享经济正由理性的发展,驶入疯狂扩张的高速大道。越来越多打着“共享经济”之名的产品,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与此同时,共享经济却在高速路上越跑越偏,甚至引来了诸多争议。跑偏了的共享经济会翻车吗?在热潮退去之后,它又将何去何从呢?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正是这个话题。

 

火爆的共享经济,到底有多疯狂?

如果把当初各大打车平台中的顺风车与拼车当成是一种共享经济来看待,那么严格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其实不过是中国共享经济市场的一个里程碑,而非起点。从共享行程到共享单车,再到共享汽车乃至共享充电宝,前一段时间,甚至有媒体报道说,共享房子也已经呼之欲出。共享经济的大爆发,让人几乎产生了“一切皆可共享”的错觉。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事物过于火热时,很有可能它正处于危险的境地之中。这种表面上的火热,也许会是持仓者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只为了能够把接盘侠忽悠过来。特别是对于逐利而来的资本而言,他们投入大量的现金,就为了搏一个“你开心就好”显然是不大现实的。在一个看似和善的词汇“共享”的背后,资本所期望的不过是要趁着这一波热潮,去垄断某一个共享经济领域,然后再去收割市场。但很可惜的是,除了当时经历过出行市场大战的滴滴出行之外,目前其他共享经济领域还没有出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而对于很多围观群众来说,他们在一边享受着共享经济的繁盛所带来的诸多便利之时,也在很不厚道地盘算——这些共享经济热潮下所诞生的各路诸侯,又会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惨烈退场呢?

 

 

滴滴出行的成功,太难复制

要说现在共享经济的成功者,滴滴出行是当之无愧的,共享单车领域的ofo和摩拜只能勉强算在其中——但是他们的成功,并不代表共享经济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成功。比如共享充电宝,看起来似乎使用频次不低。但是由于充电宝的价格便宜,携带也很方便——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充电宝。而且在诸如机场与酒店之类的地方,更有免费充电服务提供,大多数人不需要花钱使用共享充电宝。

 

而相对于共享充电宝,滴滴出行和共享单车这样的出行类共享经济则又有所不同。要知道,出行是用户的一种刚需,而滴滴出行和共享单车完美解决了用户长途和短途的出行需求,且相对于地铁与公交车等工具而言,更是有“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烦恼”的巨大优势。再加上快车和共享单车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从而使其能够在出现之后,就迅速占领市场。

 

从这类极少数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共享经济产品想要成功,首先就要瞄准用户生活中的某个痛点,而且这一痛点在短时间内还难以通过其他简单廉价的方式来解决。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提倡用户“共享”的同时,还要保障参与这一共享行为的用户自身的安全和隐私。比如共享房子,虽然房是一种刚需,但是很多人会因为考虑到安全问题而更愿意接受传统的旅馆酒店,而不是使用Airbnb这样的平台——在中国尤其如此。刨除了这几个硬要求,再回头看现在中国的共享经济,是不是你就会觉得,这些一窝蜂上来的共享经济产品,有一大半不过是瞎凑热闹刷存在感了呢?

 

其实,共享经济早就已经渗透于我们的生活

 

虽然有些共享产品怎么看怎么不靠谱,但是由于共享经济本身自带的“能够有效整合社会剩余资源”的属性,使其已经于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比如“租赁”这种行为,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共享经济。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看起来有点不够高大上的租赁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共享”。

 

比如说,某些婚纱影楼喜欢共建一个摄影专用园区,或者干脆与某些公园签订协议,允许他们可以使用场地进行拍摄——这就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另类模式。甚至于小时候你借我一块橡皮,我下次还橡皮时顺便给你一颗糖当感谢,你也可以将其视为是一种共享经济。而资本在强势进入共享经济领域之后,它所做的不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市场规则,而只是将原有的市场规范化与扩大化,自己做“庄家”,鼓励用户找它借东西。

 

所以,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许会让一批盲目扩张的人最后惨淡出局。但是,如果说共享经济会遭遇到毁灭性的“翻车”,我想并没有那么容易。

 

共享经济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了“过热”的趋势。很多共享经济产品,无非就是资本逐利的傀儡而已。资本的大规模进入,会让共享经济迎来超高速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难以预估的后果。但是,这似乎并非什么坏事,因为无数次互联网资本运作已经告诉我们,大建设和大崩坏时代的交替出现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在每一次的循环,最终都会带来的是行业的规范和泡沫的挤压。共享经济,会迎来这种阵痛,但绝不会消亡。只是,在偶尔崛起的一位成功者的身下,必然是那些如昙花一现般的跟风者的累累白骨。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