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7年11期

24期

23期

22期

21期

20期

19期

18期

17期

16期

15期

14期

13期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94 篇文章,被 2 人关注,获得了 9 个喜欢

超55亿美元融资,滴滴出行下一步想干啥?

文/ 李基果

近日,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宣布完成新一轮超过55亿美元的融资,以支持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和一些创业公司不一样,滴滴出行可以说已经垄断了国内网约车出行市场,在这个时候,本该收割市场的它,却反其道而行之,变成了伸手要钱,这让外界甚至发出了滴滴出行是不是估值作假的疑问。那么,在拿到这一笔巨额融资之后,滴滴出行想干啥?

 

滴滴到底在搞什么?

前一段时间,滴滴宣布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而这也使滴滴对外公布的估值达到了500亿美元。但是在428日,很多媒体一开始报道的相关新闻中,都首先显示滴滴管理团队的股权因为这一笔融资从8.4%稀释到了5.88%,在这之后又被调整为7.48%。这一微妙的举动,让某些业内人士认为,滴滴的估值其实远没有到500亿美元之多,而是只有220亿美元。

 

据统计,在这一次融资之后,滴滴出行的融资额度应该已经达到了150亿美元以上。可以说,只要一张嘴,就有无数大佬争先恐后地给滴滴掏钱。但是在这一片繁华盛景之下,暴露出来的却是滴滴的虚弱——由于各地网约车新政的陆续出台,很多用户已经发现,做网约车的司机已经越来越少,经常好几分钟过去了也没叫到车。而就算叫到了车,很多司机也会要求乘客取消订单,然后直接通过《支付宝》或《微信》等渠道支付车费,以绕开滴滴平台的抽成。可以说,与全盛时期相比,如今的滴滴虽然依旧是稳坐国内网约车市场老大的位置,却视乎显得有些疲惫。

 

而就在这个时候,像摩拜与ofo这样的共享单车又出现在了出行市场之中,挤兑了滴滴原来的自留地。因此,滴滴果断选择了牵手ofo,就是为了将这片自留地继续纳入自己的麾下。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滴滴又一次张嘴要钱的其中一个原因所在。

 

这笔钱,滴滴打算怎么花?

虽然滴滴并没有对外界详细阐述要怎么花这一大笔钱,但是从滴滴目前所处的位置来看,咱们也许还是能猜出一些来。

 

滴滴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无非来自于盈利、资源与市场空间上。在去年6月,滴滴就曾经透露在全国开通了网约车的400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实现了盈利。但是在此之后,滴滴就再也没有透露过类似的消息。而且,由于网约车新规的出现,滴滴的盈利能力其实已经在开始下降。最近,滴滴的业务重点也已经有从B2C偏向于B2B的趋势——这似乎证明了,滴滴依靠网约车实现盈利的路线,已经达到了瓶颈。

 

而在资源方面,虽然滴滴有流量,也有大数据,但就算是出租车公司,也能依靠自己的出租车来获取这出行数据。更何况,滴滴所推崇的智慧交通,需要多个公司以及产品的参与才能实现,而出行数据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仅仅依靠它自身的数据,那么本身这个数据也是不可靠的。也就是说,滴滴并没有资源上的绝对优势,要让自己的大数据发挥优势,首先就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实现数据共享。

 

可以看出来,在盈利和资源上,滴滴暂时很难作出大的调整。在这时候,也许它的目标就变成了在市场空间中寻求突破。

 

滴滴的市场空间被挤压,主要原因就是相关政策和共享单车的出现。在共享单车领域,滴滴还有选择余地——它可以选择对抗,也可以选择融入。而显然,滴滴认为后者才更符合自身的利益。而考虑到目前ofo的体量,想要在ofo中获得更多的话事权,滴滴显然需要投入更多。而这笔钱怎么来?当然是靠投资人了。

 

除了布局共享单车市场外,滴滴方面还曾经表示要做智能交通技术的领导者,并通过积极的国际化部署推动世界交通和汽车产业变革。虽然看起来很虚,但是其中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就是滴滴未来也许将不再专注于出行业务,而是要在国际化与前沿智能交通科技上做重点布局。这一口号包含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做智慧城市,另外一个则是要搞人工智能

 

目前滴滴在智慧城市领域已经开始发力,从今年58日起,它就已经在北上广三地上线并陆续推广双语功能。此外,滴滴在厦门获得牌照之后,还承诺要支持厦门建立大平台、大数据,建成国际知名智慧城市,让厦门市民和游客出行更为智慧、高效与便捷。

 

而在人工智能领域,今年3月份,滴滴成立了专注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滴滴美国研究院,并邀请了汽车安全专家查理米勒加盟。恐怕滴滴和乐视一样,都有一个智能汽车梦。至于会不会像乐视一样,只活在PPT中,这就需要时间来证明了。

 

只是,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能肯定的:如果能够在这两个发力方向中都能取得成功,那么滴滴将在用户的出行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从目前来看,在盈利、资源和市场空间上没有太大优势的滴滴,为了拿到这55亿美元,应该给投资人画了一个关于转型的大饼。在这个大饼中,滴滴不再扮演一个大家所熟悉的网约车平台的形象,而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出行平台,一个敢于拥抱未来,去踩雷的智能出行平台。但是,经验告诉我们,绿色环保和智能出行虽然是两个很好忽悠投资人的词,但是一个企业和这两个词沾边,还想全身而退甚至有所收益,难度实在太高——你看谷歌和特斯拉的无人驾驶车还在使劲撞墙呢!在拿了这55亿美元之后,滴滴会怎么做?如果他画的大饼无法实现,下一步,他又要拿什么来画饼?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等待……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