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扫地的时间都没了!
扫地机器人选购白皮书
迅速崛起的家庭清洁机器人市场
扫地机器人属于家庭清洁机器人的分支,其阵营还覆盖了拖地机器人、窗户清洁机器人等多个品种。价格也存在一定差距,基本在几百元到几千元的范围内。扫地机器人一直是家庭清洁机器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达到96%以上。扫地机器人最早来源于伊莱克斯、戴森等领衔的吸尘器行业。2002年伊莱克斯在原有高质量吸尘器的基础上,开发了“三叶虫”——全世界第一款全自动扫地机器人。随后iRobot公司先后生产了7代家务机器人Roomba,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代表产品。
2010年后,扫地机器人开始在国内终端消费市场崛起,除关注度日趋升温外,产品品牌和品类逐年丰富。美国目前的家庭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为16%,与扫地机器人形成互补品和替代品的产品分别是洗衣机和吸尘器。目前中国家庭中洗衣机和渗透率已经接近90%,家用吸尘器的渗透率也达到了30-40%,扫地机器人在国内拥有庞大的成长空间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GFK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规模在50亿元左右,这一数字在2017年将达到75亿元,2018年将增长至120亿元。如此高增长且容量巨大的市场,自然引来众多企业和资本的涌入。
争先恐后进入的品牌
多年的技术沉淀让扫地机器人领域本身拥有较为成熟的工业制造体系,随着消费终端市场需求的开启,扫地机器人成为各领域企业和资本关注的对象,整个产品领域出现百花争鸣的镜像。
目前,国内市场已拥有几十家扫地机器人品牌,如科沃斯、iRobot、福玛特、地贝、Xrobot、海尔、美的、Prosenic、飞利浦和三星等。随着扫地机器人产品的逐步应用,这一新兴科技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小米米家扫地机器人的出现,更利用互联网营销的优势,推动了终端市场消费者的培育。
扫地机器人终端消费市场的火爆除让品牌争相涌入外,更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的发展。据业内人士统计,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其他沿海地区,林林总总至少有近百家工厂在设计生产扫地机器人,大大小小,技术实力当然也是参差不齐。一拥而上的局面既见证了扫地机器人行业的繁荣,也埋下了各种问题和隐患,可终端消费市场的刚需却支撑了扫地机器人的持续成长。
渐成刚需的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市场的持续高增长,很大程度在于其打中了市场刚需。回顾扫地机器人发展历史,其别名为“机器人吸尘器”,产品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1年出现的现代真空吸尘器,百余年的历史早已让大众习惯了其存在,现在的扫地机器人无非是产品和技术更迭的产物而已,拥有成熟消费使用习惯的支撑,扫地机器人能够快速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并不意外。
除了成熟的消费者使用习惯外,现代都市人群繁忙的生活也需要智能化的机器人产品负责家庭清洁等繁琐却日常的体力劳动,这样的消费者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扫地机器人的普及。除消费应用市场的刚需外,日渐提升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持续走低的产品售价,也成为扫地机器人快速普及的重要推手。
从淘宝指数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用户占比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占比最高,这些地区的人均收入在国内也是相对较高的。而在大趋势方面,国内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21世纪初的不到7000元增长到2014年的2.88万元,复合增速达到11.7%;而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1年的约40%下降到了2013年的35%,表明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质量。这些,都成为扫地机器人普及的推动力。
以人为本的技术迭代
扫地机器人与家用洗衣机或者吸尘器对比的最大区别,来自于其智能化程度和对双手的解放程度。在价格上,扫地机器人与一般的洗衣机价格相似,但是,扫地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能力,使其在智能化程度方面,比洗衣机更高且拥有更高的使用频率。
从产品属性来看,扫地机器人与家用洗衣机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对比二者在产品的技术迭代路径,发现二者的技术升级都仅仅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智能化,最大程度解放双手。
从日本家用洗衣机的发展历程来看,先后经历了双桶时代、全自动时代和吸干一体化时代。双桶时代的渗透率超过90%后,开始被全自动洗衣机取代,全自动的渗透率在2003年见顶,随之而起的是洗干一体机。洗衣机的技术迭代路径主要是沿着洗衣的产业链一路纵向整合的,从原始的洗衣到烘干一体化。最大限度的解放人类劳动。
向智能化迈进的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仍然属于新兴行业,同所有的智能家电产品一样,智能化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回顾扫地机器人发展的十几年时间,其技术更迭经历了两大节阶段:1.扫地功能化完善阶段,扫地机器人的核心需求是完成扫地动作,如果最基础的需求不能满足,那么其存在的价值就会削弱,因此早期的扫地机器人主要围绕完善清扫系统而进行的;2.清扫智能化,扫地机器人是要替代人的行动,需要对家庭环境进行识别感知,因此一些附加的智能化技术开始融入扫地机器人,比如防撞功能、防跌落功能、路径规划导航技术、APP远程控制等。
扫地机器人的基本构造主要由主机和零部件构成。主机相当于人类的躯干,这里面具体包括了处理器、面盖和机身、驱动轮和导向轮等部件。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这些零部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控制着扫地机器人的一些功能和行走方向,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处理器,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扫地机器人的一些功能选择。
在零部件的划分上,主要包含了边刷、吸口、滚刷、抹布等。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环境对各个部件进行仔细地选择。而作为智能家电产品,智能化始终是扫地机器人发展的核心。
导航决定智能化程度
在众多决定扫地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因素中,导航无疑是关键。路径巡航系统是决定扫地机器人智能化程度最重要的指标,而路径巡航系统当前分为随机碰撞式、激光导航和机器视觉三种。
//插图 P2-路径规划方式.excel
激光雷达导航扫地机器人,指采用一线低成本激光雷达获得周围物体的距离信息,并通过智能算法规划路径、躲避障碍。采用激光雷达导航的扫地机器人,优势在于:精度较高(厘米级)、可应用于较大(半径为5米的激光雷达能够覆盖80平方米的空间);缺点在于:无法探测到落地玻璃、花瓶等高反射率物体(激光打到此种物体无法接收散射光)、旋转的激光雷达可能会出现寿命问题。
基于机器视觉的扫地机器人,指通过摄像头获取图像,通过算法实现规划路径、躲避障碍。这种扫地机器人采用SLAM(实时定位与制图)技术,能够通过摄像头观测房间,识别房间的标志物体及主要特征,通过三角定位原理绘制出房间地图进行导航,从而确认自身在房间里的位置、哪里已经清洁过、哪里还需要清洁。
从原理和适用性推断,基于机器视觉的扫地机器人显然是未来发展趋势,其不仅拥有较高的智能化,更具有相当出色的实用性。但受限于系统、算法、处理器、传感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成长。
多传感器融合提升实用性
路径巡航系统对于扫地机器人而言,属于相对复杂的综合体系,其技术更迭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和创新,而传感器的融合与创新,往往能为扫地机器人产品带来更多的实用功能及乐趣。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指综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感知数据,以便产生更可靠、更准确或更全面的机器人状态信息,如在扫地机器人中融合激光雷达、超声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里程计的信息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处理的基本原理类似于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能够通过对多种传感器反馈信息的合理分析与使用,得以降低各种单一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局限性方面的影响,并且通过冗余信息的解析,更加完善和更加精确地反映出检测对象的特性,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得到对观测环境具备较高可行性的一致性结果。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推行,多传感器融合让扫地机器人真正融入用户日常家居生活中,而以传感器为基础的家用功能模块化集成,也成功推动了扫地机器人的多任务功能。在实现扫地机器人基本的扫地、吸尘、拖地等功能的基础上,模块化集成,如空气净化、加湿、沟通交流、室内玩具、儿童写字板等功能模块,实现智能化扫地机器人的一专多用。
清洁始终是核心技能
集大成的扫地机器人或许会凭借多功能拓展其应用适应性,但对于扫地机器人而言,清洁始终是其核心技能。扫地机器人作为传统吸尘器的进化产品,在清扫方式与吸尘器基本相同,而由于吸力受限使得清洁效果可能还达不到吸尘器的水平。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也同时实现功能的多元化,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清洁系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在工作原理上,扫地机器人与吸尘器有所不同。吸尘器的清洁突出在“吸”字,而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原理基本都是“滚动毛刷+真空吸口”的形式,由电池带动发动机,滚动毛刷起垃圾与小颗粒灰尘,然后由真空吸口吸入。突出的是“扫”和“吸”。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扫地机器人很多都已同时具备了清扫、干拖、湿拖等功能。
“滚动毛刷+真空吸口”成为扫地机器人的核心原理,而各品牌厂商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清洁系统,而提升毛刷的清扫能力和设计更有利于真空吸尘的机身结构成为主流技术发展方向,Proscenic,iRobot和科沃斯在清洁系统上具有一定优势,这往往成为消费者选购扫地机器人时的加分项。
需要特别注意的网络
目前,部分智能扫地机器人已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了远程控制功能,一些扫地机器人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实现了远程安防监控的功能。扫地机器人体积小、可移动等特点成为其作为网络终端节点的独特优势,可延展远程安防、智能家居、视频/语音通讯终端、健康助理、陪伴聊天等多种网络节点化功能。
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扫地机器人提供对传统家庭WiFi网络的支持,更需要其主流物联网通信标准提供支持,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扫地机器人而言,本身产品的智能化尚未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鲜有产品考虑物联网方面的布局,这也是选购扫地机器人产品需要多加注意的问题。
虽然从智能化到清洁乃至物联网,扫地机器人都有不断努力完善,但不成熟的产业技术加上鱼龙混杂的局面,整个扫地机器人产品领域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人为营销的忽悠,更让大众消费者对整个扫地机器人市场产品望而却步。
家里多了一个智障的悲哀
扫地机器人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令人哭笑不得,卡到拖鞋满屋跑、十天有八天会卡死在一个奇怪的角落、顺着椅子腿往上爬、想让它打扫书房它非要去厨房、某天突然想不通和数据线同归于尽……
看似简单的避障却是当前扫地机器人似乎逾越不了的难题,从传感器到算法,当人们还在为机器人视觉识别系统、打扫路线规划等问题争论时,没想基础的障碍物规避都成为了用户吐槽的焦点。尤其是一些有宠物的家庭,宠物与扫地机器人的战斗也从未中止过。
这些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表明,不少扫地机器人并非完全成熟的产品,品牌厂商和经销商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或追求利益,将有待完善的产品推向了市场,这样的亟不可待很有可能会对整个扫地机器人市场进行透支。而相比技术不太成熟的产品,销售渠道的忽悠更让消费者感到厌恶。
让人厌恶的营销忽悠
营销变忽悠,话术帮助销售似乎是每个产品销售领域都难以避开的问题,识别营销中的忽悠,成为消费者保障自身权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双边刷比单边刷好:“有比无好,多比少好”。正是切中大多数消费者好大贪多的心理,许多商家给机器人装上了两个边刷。看上去似乎两边开工,多多益善,实则不然。边刷的功能是用来扫出墙壁、家具等边缘的灰尘等垃圾,只有“扫出来”的功能,并无“吸进去”的功能。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大多为圆饼状,因此,需要一个边刷来弥补圆形的不足,即机器人在运行到墙壁或家具边缘时,由伸出来的边刷把边缘的灰尘掏出来。
UV边扫边杀菌:UV消毒杀菌并不是一个瞬时杀菌技术,它需要一个照射时间。根据行业标准,悬吊式照射紫外线消毒,需要在1米处悬挂一只30W的UV灯,且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移动式移动式UV消毒要达到消毒效果,需安装两支30W到40W的杀菌灯,并且在表面需要持续照射5秒以上。快速移动的扫地机器人根本实现不了如此时间的持续照射,那配备这样的杀毒功能是否有些鸡肋了?
近而不碰防碰撞:“智能防撞,近而不碰”的概念听上去似乎机器人十分智能,可这样的营销语背后隐藏的是其技术不足的缺陷。因为这些产品无法很好地降速以清风拂面的温柔力量靠近,更无法实现零距离的沿边清洁。
超大清扫时间和面积:许多商家给产品配置1000-3000毫安的不等电池,从而打造出不同面积定位的多款产品。目前,市场上某些产品在清扫面积宣传上,注水夸大比例在30%-50%不等。消费者真正应该关注自动返航充电的成功几率,只要能自动充电,又何必在乎续航时间10分钟或者20分钟的差异呢?
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经销商渠道的忽悠和厂商避重就轻的广告很让人厌恶,不过关于扫地机器人的一些细节点,消费者本身也同样容易忽视,就前面提到的自动回充成功率而言,该功能近乎成为扫地机器人的标配,而有些中低端的产品,只靠红外感应或“灯塔”来辅助导航,需要转来转去,找不到最短路径返回充电,也不能百分百一次成功充电,还容易卡在某些角落。零误差回充承诺加上类似一键预约等辅助功能设计,都能综合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而在电池方面,锂电池无疑是扫地机器人的首选,可在疯狂的价格战和对低价的极致追求下,很难确保不会有浑水摸鱼的扫地机器人厂商使用镍氢电池以降低成本,以实现获取更大利益或低价抢占市场的目的。
对于扫地机器人这样一个新兴产品领域而言,一些看似基本的设计或者配置,的确很容易被消费者忽略,其不仅会被奸商利用成为赚钱的机会,更容易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米家扫地机器人 参考售价:1699元
小米米家扫地机器人机身遍布了包含LDS激光测距等12种传感器,能够精准探测室内空间,准确定位。得益于每种传感器的作用,在沿墙清扫能力、越障能力和悬崖探测小米米家扫地机器人都有着非常好的表现。1699元的定价在市场上掀起不小波澜,算是同价位扫地机器人里的“跑分帝”。
同时,石头科技作为小米米家扫地机器人的研发商,其研发一套SLAM 算法,各类传感器在收集后交给这套算法,扫地机器人根据地图划分区域和规划清扫路径,最终形成先沿边后 Z 字形的清扫路径,逐一完成分区清扫任务,不论是清扫效果还是地面清扫覆盖率都是非常好的,说它是年轻人家中第一台扫地机器人并不为过。
科沃斯地宝倾城DG710 参考售价:1299元
科沃斯地宝倾城搭载SmartMove路径规划技术,多组精敏传感器,可以精准监测智能扫地机器人“倾城”的移动方向和坐标,使“倾城”全程按照“弓“字形路径规律清扫,并可判断已清扫区域和未清扫区域,对未清扫区域智能补漏,从而避免漏扫,大幅减少重复清扫,提高了清洁效率,清扫覆盖率高达90%以上。
77毫米纤薄机身让其自由出入床底、沙发,而创新单间模式和智能语音播报结合支持远程控制的科沃斯机器人APP,给用户带来轻松舒适的应用体验。扫拖一体的定位加上1299元的售价,性价比非常出色。
iRobot Roomba 651 参考价格:2199元
iRobot可以算得上是扫地机器人的鼻祖之一,作为iRobot 650的升级版,651的电池更换为X-Life新镍氢电池,电源一体充电基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一键清扫、四种清扫方式及智能探测等功能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清扫体验。
//插图 P5-iRobot Roomba 651
它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家居环境,如行至墙边时会执行沿边清扫、行至桌角时会执行360度环绕重点清扫。一体式无分层设计的垃圾盒,具有内部空间大、毛发不易堵塞的优点,十分适合养宠物的家庭。另外,它还标配了虚拟墙。
Neato BV-D8500 参考价格:3799元
在众多扫地机器人中,Neato扫地机器人算得上是真正的智能,其产品搭载了众多黑科技技术。Neato BV-D8500是同系列的最高配置版本,清扫面积,清扫覆盖率,回充成功率等各指标均为同系列领先。新一代RPS激光测距系统,定位更精准。配备D系高端胶毛一体刷和HEPA滤网,轻松处理宠物毛发。
D型设计+Corner Clever技术对于隐藏在角落里的污垢也不放过,新增边刷延边清扫无死角,90度覆盖清扫不遗漏。超1000帕强力吸尘效果。通过定点续扫技术以及3600mAh锂电池,D8500一次操作能清洁250平米面积。
当扫地机器人遇到保洁阿姨
相比扫地机器人,保洁阿姨进入大众家庭的速度似乎更快,可仔细计算会发现,请保洁阿姨每小时35元的价格听起来不算贵,但是每周做两次,每次两小时,一年下来的开销就有7300元,相当于普通人一两个月的工资。但如果让扫地机器人来干这活,不仅可以做到每天清扫,成本还大幅下降,由此出现的经济效益显然能进一步推动终端消费市场对扫地机器人的接受度。
在扫地机器人品牌混乱的今天,借助品牌衡量产品品质似乎是一条捷径。扫地机器人的算法和传动性结构设计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传统家电品牌均以贴牌为主。此外,扫地机器人的质保一般都是一年,虽然某些海淘或电商渠道能提供售价相对较低的产品,可算上维护成本,这类产品并不适合大众。
低品牌集中度下的机会
201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接近23亿元人民币,销量为130万台左右,渗透率(销量/人口数)仅为0.1%,美国市场较发达也仅为6.6%,空间非常大。广阔的市场前景给扫地机器人品牌带来了诸多机会,线上监测到的扫地机器人品牌数量逐年提高,也导致2016年上半年,线上扫地机器人的品牌集中度同比下降。
而随着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的加入以及海淘引入的海外知名品牌,整个扫地机器人市场品牌集中度恐怕还会进一步下降。不过多品牌百花争鸣的镜像也能有效推动扫地机器人产品的大众化进程。扫地机器人品牌企业如能在这个阶段向市场成功灌输品牌或产品特色,如米家的高性能、Neato的黑科技等,会让其在可预见的品牌洗牌浪潮中成为受益者。
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也应该更多关注那些着力于打造品牌及产品形象的产品,避开同质化的同时,产品售后服务、软件升级也会更有保障一些。
大有可为的智能家居机器人市场
扫地机器人本身就是清洁机器人的细分,而清洁机器人则可看做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重要分支,消费终端市场的刚需让扫地机器人出现持续高增长的态势,而随着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的了解,其本身也会对其它家庭服务机器人产生刚需。
从基础的门窗清洁、娱乐机器人到残障辅助、住宅安全和监视等家庭服务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体系完全可以覆盖用户日常生活,除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较低的渗透率带来巨大市场成长空间外,我国居民逐年提升的家庭收入也成为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空间的保障。
扫地机器人完全可以看做是机器人企业进军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桥头堡,一款成功的扫地机器人不仅仅能为企业换来终端市场份额和口碑,更能成为后期进入家庭服务机器人阵营的敲门砖。
人们担心被AI和机器人替代的同时,也渴望着能解放自己的双手或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正好满足了消费者潜意识的需求。对优质生活的追求让人们发明并选择了众多自动化设备加入生活,而懒人经济正渐渐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推手。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