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R认识世界
寓教于乐的《魔法百科》
在幼教领域,小孩子的主动性一直是难以被克服的难题。寓教于乐谁都想,但如何去实现它却很麻烦,你得先了解小孩子喜欢什么,或者对什么感兴趣,才能将知识“灌输”进去。那么有没有又好玩,又能让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呢?
关键词是“生动”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如今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在前一段时间声名最显的就是以《精灵宝可梦GO》为首的各AR游戏。这类手游能结合现实地理环境,让玩家在现实世界中“捕捉”到宠物。和这个类似,《魔法百科》也是使用的AR技术,整套产品由“若干张卡片”与APP组成。
在使用方法上,用户只需要通过APP的拍摄功能对准卡牌进行“扫描”,即可得到与卡片内容相应的AR版本。比如,一张犀牛卡片,在通过“扫描”之后,透过手机看到的就是一头“活灵活现”的虚拟犀牛,会跑会跳也会出声。同时,APP还会附带犀牛的普通话读法与英文读法,以及对犀牛习性等特点的介绍。在卡片的量上,官方售卖的版本有接近100张涵盖“动物”“建筑”和“车辆”等常见事物。
总体来说,这样的“认知”方式比传统的“幼儿识图卡片”要来得更为活泛得多——不需要大人在旁边教,小孩子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就能接收这些知识。
特点是“玩”
在《魔法百科》APP中,共有四个功能,但总结起来都是玩游戏。比如“小兔快跑”,实际上就是一款类似于《神庙逃亡》的跑酷游戏,但不同于《神庙逃亡》的是,在游戏过程中,途中遇到的“动物”都会有旁白解释是什么,比如前方一头奶牛,那么该奶牛在“发光”提示的同时,旁白还会告诉小朋友这是什么。
又比如之前谈到的“扫描卡片”能让小孩子认知事物,《魔法百科》中还有一项功能可以加强认知。《猜谜语》,这个游戏的玩法就是APP会语音说出谜题(谜题和之前对卡片扫描后的介绍有关),然后小朋友需要找出对应的卡片并扫描后完成答题。
值得一提的是,《魔法百科》还有一项关于多个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戏,这里说的可不是《王者荣耀》,而是“找卡片”。它的玩法和“猜谜语”类似,不过多人竞技版,在谜题讲完之后,哪个小朋友先找出卡片并扫描则获得一分。以此类推,最后得分最高的获胜。
当然,让孩子长时间玩手机也是不好的。所以《魔法百科》在“家长中心”还特地增设了“休息间隔”的选择项。家长可以设置“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的间隔档位。
结语
智能手机对家长来说,既是能让自己暂时休息的道具,又是害怕孩子上瘾的危险品。但如果限制了使用条件,进行良性引导,像《魔法百科》这种“玩具”还是可以有的。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