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手机时代,真的来了吗?
自小米去年发布全面屏的概念机小米MIX后,全面屏的风潮就此掀起。尤其是在今年9月和10月,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全面屏手机,仿佛预告着接下来将是全面屏当道的时代。
狂推新机,全面屏成新红海
今年下半年的手机市场,仿佛成了全面屏的独舞。8月8日,夏普在北京发布了全面屏手机夏普S2。9月11日,小米发布了全面屏2.0产品小米MIX 2。9月13日凌晨,苹果发布了全面屏手机iPhone X,紧接着当天下午,三星新一代全面屏手机Galaxy Note8国行版正式发布。另外,vivo、金立以及华为麦芒等厂商也都在9月推出了自己的全面屏手机。
然而热闹还远不止于此,今年9月努比亚也对自己的全面屏手机进行了一番造势,并将在接下来推出自己的全面屏产品(截至发稿前,还没有落实具体的发售日期)。另一边,华为的全面屏手机Mate 10宣布将于10月16日在德国慕尼黑全球首发,10月21日在上海进行国内的发布会。
与上面这些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全面屏手机不同,9月20日糖果手机携手京东商城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推出全球首款千元全面屏手机SOAP(泡泡)R11。此举,将全面屏手机的战场蔓延至千元机市场。
显然,全面屏已经成为手机创新的新红海。
押注全面屏,以求突破
市场研究机构IDC在今年4月给出的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数据显示,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是呈增长趋势,但是三星苹果两大巨头增长乏力,而国产手机厂商的出货量和份额依然保持增长。这就不难解释为何近两年,在库克的领导下,苹果从乔布斯时代新技术的引领者,变成了跟跑者,而全面屏和双摄像头等新技术都是率先出现在国产的Android机身上(更多内容,详见本期“特别关注”栏目)。
国内未曾发布全面屏手机的厂商近日也将宣传的重点放在了全面屏(如前文提到的努比亚)。对此,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全面屏如此火热,一方面说明外观和颜值依旧是手机竞争的重点,另一方面也说明智能手机的同质化严重,手机厂商纷纷寻求新的突破点。
此外,尽管数据显示国产手机靠着高性价比和不输于国外手机的品质,依旧保持增长的态势。不过,依旧有不少国产手机厂商仍面临增长乏力的危机(比如2015年和2016的小米就陷入了增长疲态)。现在智能手机普遍增长乏力,所以需要有刺激点,需要有兴奋剂,而全面屏更好的屏占比,可以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国内外手机厂商近期均开始在全面屏上押注了。
全面屏时代,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尽管手机全面屏的设计风开始流行,然而全面屏升级大战的打响给手机厂商带来了工艺难度的提升,对指纹识别、传感器布置等的技术研发更是提出了巨大的考验。此外,全面屏在市场大范围扩散是在今年3月以后(也就是三星Galaxy S8发布后),再到目前异常火热,周期之短前所未有,导致很多终端厂商和供应链厂商没有做好应战准备。
去年小米发布全面屏概念机小米MIX时就存在良品率不高导致无法量产的问题,小米方面曾直言:这是一款全面屏的手机,整个屏幕占比达到了91.3%,一块屏幕稍微有点瑕疵就浪费了。据相关媒体报道,小米曾做了4万多台白色版的小米MIX,但成品只有几百台。
在经历了近1年的努力后,如今推出小米MIX2才敢直言现货供应。反观其他没有任何一款“铺垫产品”的国产手机厂商纷纷跟风全面屏,欲在短短数月内推出相关产品,面临的技术、用户体验以及品质等问题可想而知。由此不难理解为何业内普遍预测,全面屏将启动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创新浪潮,同时也会加速行业洗牌了。
实际上,对于技术难题这一事儿,想必各位读者也深有感触。虽然目前国产手机厂商都大张旗鼓地推出了自己的全面屏手机,并宣称自己家的产品如何的厉害,制造工艺如何的复杂,但网友们却戏言“边框都可以停下飞机了,这也能叫全面屏手机”。戏言归戏言,国产手机厂商推出的全面屏手机的确差点味道,甚至可以说只是在传统智能手机上做了一些边框收窄的处理,继而标榜上全面屏几个字。因此,可以预测的是,无论是出于上游产业链的考虑,还是设计上的技术难题,国产手机的全面屏之路还很漫长。
当然,全面屏并不是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的全部,国产手机厂商更多的还是要在用户体验、性价比以及其他诸多方面努力。全面屏只是这个阶段的兴奋剂,未来还需要有更多的兴奋剂。
面临洗牌加剧的智能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并不缺乏竞争力,先看小米引领的全面屏潮流,再看华为最先自主研发芯片,最后回到国内市场销量排行,OPPO和vivo两品牌稳居销量头版。可见,“中国质造”依旧在创造奇迹,在全面跟风潮流的背后,国产手机厂商更应做好品质、性价比和最好的用户体验,这才是与国际手机厂商竞争的关键。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