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7年21期

24期

23期

22期

21期

20期

19期

18期

17期

16期

15期

14期

13期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213 篇文章,被 3 人关注,获得了 5 个喜欢

行之不远的共享女友,背后值得深究

文/ 蚂蚁虫

前不久,某情趣电商平台官微发表致歉声明,宣布将暂停旗下“共享女友”项目的运营。声明表示,对于己经完成预订并交纳押金的用户,平台将全数退回押金和费用,并赔偿双倍费用作为违约金。然而“共享女友”风波虽平息了,但此事却折射出中国共享经济的各种乱象。

 

共享女友“横空出世”仅四天就被叫停

去年我的好友就在微信群里戏称,中国男女比例失调严重导致光棍太多,要是做个共享女友项目肯定大有市场。

 

万万没想到,今年9月还真有人将这个玩笑当成创业项目做出来了。不过共享的不是真人女友,而是成人情趣用品的仿真版充气娃娃。914日,他趣宣布推出“共享女友”服务——即共享充气娃娃。用户需支付8000元人民币押金,一天使用租金为298元人民币,三天为698元人民币,一周则为1298元人民币。

 

国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男性性压抑问题,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此前仿真版充气娃娃作为合法的个人情趣用品销售,但较高的售价抑制了用户需求。“共享女友”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由售转租,降低了用户消费门槛,从而扩大了市场需求。尽管这在其他行业早有先例,但对于情趣用品市场来说仍不失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

 

不过最具有争议的是还“共享女友”这个名称。焦点热词“共享”加上女友带来的性暗示,让“共享女友”瞬间成为热门的社交话题,受到了业界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然而获得巨大关注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舆论等多方面的压力。仅仅是成立两天之后,运营方便宣布暂停该项目运营,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写的一幕。仅仅数天时间,“共享女友”从诞生到下线,走过了短暂的轮回。

 

“共享”经济虚火过旺,或现倒闭潮

自从共享单车一炮而红之后,中国的“共享”经济就开始急剧升温。在眼球经济和资本的推动下,各种分时租赁产品改头换面以“共享”创业项目出现在大众面前。诸如共享汽车、共享电动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以及共享图书馆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共享女友不过是借共享二字搏眼球的一个新项目,但显然不会是最后一个。

 

尽管各种共享项目蜂拥而上,但真正能做大规模让人们看到市场前景的却很少。即便是有着较大市场需求的共享单车,至今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资本驱动的规模之战。今年上半年,共享单车开始出现项目无法维系退出市场的现象,多个共享单车项目关停,而还在运营的项目也时不时爆出用户押金难退和裁员等负面新闻。而在10月份,才火了没不久的共享充电宝也诞生了首个阵亡者。

 

今年6月,悟空单车成为首家退出市场的共享单车企业,它仅仅运营了5个月时间。一个月后,3Vbike共享单车也宣布退出市场,其运营时间更是短到了4个月。曾推出黄金单车的酷骑也因为前期烧钱过度陷入经营困境,创始人兼CEO高唯伟被罢免,仍没有看到好转的曙光。

 

最新的消息显示,共享充电宝在度过了火热期之后也开始出现类似现象。10月11日,杭州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宣布停止运营共享充电宝业务——其从上线到停止运营,也不过7个月的时间。而在此前的9月份,另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Hi电也被曝出了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的裁员“内幕”。

 

种种迹象显示,“共享”经济创业项目即便有资本的支持,其创业生命周期却显然短于正常水平,而成功率却非常不乐观。创业者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一味追求大快猛;各路资本如赌徒一般疯狂押注投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者合在一起,使得“共享”经济虚火过旺,看似繁荣却底子空虚难以支撑。大胆预测,如同之前的O2O一样,共享经济也将迎来虚火之后的倒闭潮。

 

共享经济是个筐,但不代表啥都可以往里装

早在共享单车刚出现朋友问我其前景如何时,我不认可其共享经济属性,但看好行业发展前景,理由是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但更多的“共享”项目纯粹跟风,甚至完全是建立在假定的市场需求之上。

 

比如共享充电宝,智能手机用户的出行充电需求就被创业者放大了。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数用户已形成每天晚上充电的习惯,智能手机一天一充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只有在车站和机场等少数场景下,用户充电不便时才会有相应需求。有意无意地高估用户需求的结果,除了欺骗自己和投资人,就只有在实际商用中被数据打脸。

 

据相关媒体的文章分析认为,押金100元人民币的共享充电宝只需使用率保持在40%就可收回成本。然而街电的运营数据显示实际的使用率仅有15.7%。街电目前在全国70多座城市拥有30多万台终端,投放了近140万个充电宝,达到较大的规模。街电的使用率尚且如此之低,其他投入规模小的更可想而知。足以证实了前面的观点:充电宝的使用场景少,而市场需求很小。

 

当下共享经济概念火热是事实,创业者希望借此来扩大影响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共享经济确实是一个筐,但不代表啥都可以往里装。现在,不但种种伪共享项目往里面装,而且连伪需求项目也硬塞进来。而像“共享女友”这样挑战法律底线的项目,最后毁掉的不只是自己,还有整个创业大环境。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