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8年01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1期

写了 299 篇文章,被 3 人关注,获得了 5 个喜欢

剧情跌宕起伏,迅雷的“互撕”内战

文/ 黄成 图/ Sccc

不久前,迅雷和旗下公司“迅雷大数据”掀起多轮“口水战”。双方互相指责,导致迅雷美股大跌逾40%。此事让业内外人士惊叹不已,还有人担心双方的嫌隙会不会导致包括玩客云在内的迅雷旗下产品出现安全问题。

 

迅雷和大数据公司互怼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比特币在世界范围内着实火了一把。公开数据显示,比特币从2009年诞生以来,其价格在8年的时间内翻了520万倍,仅2017年上半年,比特币价格就上涨了260%。尽管已有多个国家出台管控措施或全面禁止所有形式的代币融资,但比特币仍然是业内外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俗话说树大招风,被形容为“中国比特币”的玩客币近日也站在了风口浪尖。玩客币的出品方迅雷正在极力地将“玩客币”和“比特币”区分开来,但方式有点令人意外。

 

自推出玩客币后,迅雷公司便频频陷入舆论漩涡。不久前,有玩客币“投资者”在迅雷总部拉横幅维权,称“玩客币骗钱”。迅雷方面回应称,警方已介入调查,这些不法分子是受人雇佣,蓄意抹黑。而在11月底,迅雷又与迅雷金融“起内讧”,一天内频发公告相互指责,让外界大跌眼镜。

 

11月28日上午,迅雷在官网发布《关于“迅雷金融”相关业务公告》,称迅雷金融、迅雷易贷、迅雷小游戏、迅雷爱交易系迅雷大数据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经营的业务,并非迅雷集团旗下业务。迅雷已正式撤销品牌和商标授权,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迅雷称,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在“迅雷金融”“迅雷易贷”和“迅雷小游戏”等以“迅雷”品牌冠名的相关业务为宣传露出、流量入口等,目前已在迅雷产品和官方网站中全部下线。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未纳入迅雷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中,迅雷从未对其进行任何背书和担保,经营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承担。

 

当天下午,迅雷金融发文反击,称“迅雷大数据”和“迅雷金融”,其字号名依法注册,受法律保护,不存在撤回品牌一说,今后仍将以迅雷大数据和迅雷金融标识开展业务。迅雷金融称,迅雷大数据公司和子公司迅雷金融公司是经迅雷董事会批准设立,并由迅雷投资入股的子公司,其商标使用权和流量资源,受协议保护。意外的是,迅雷金融在公告中直指玩客币为“变相ICO、非法集资的骗局”,并指责“陈磊以其担任迅雷CEO之身份便利,打击报复迅雷大数据公司,不愿在陈磊开展的玩客币违法违规活动中同流合污的单方面行为。”

 

当天晚上,迅雷再次发布公告,否认迅雷大数据公司将首份公告归咎于陈磊个人的说法,称这是来自迅雷董事会指导下的行为;还称已向迅雷大数据公司发送律师函,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此外,还透露之所以收回商标是因为集团经调查发现:迅雷与迅雷大数据公司的协议中存在多处显失公平的项目。迅雷大数据公司随即回应称,从未收到迅雷集团的任何律师函,请迅雷CEO陈磊停止欺骗公众、侵犯迅雷大数据公司利益;还称曾受到玩客币的牵连被约谈过,并呼吁业界技术专家考察玩客币。

 

2017年11月29日,迅雷和迅雷大数据又进行了数次交锋,焦点之一就是迅雷高级副总裁於菲。迅雷相关人士透露,迅雷是这场事件的受害者,未履行出资义务却获得多家公司控制权的迅雷大数据实际控制人於菲才是最大受益人。当日下午,迅雷发布全员邮件,称即日起暂停於菲在迅雷集团的一切职务。

 

受上述事件影响,11月28日,迅雷股价大幅低开,一度跌幅超20%,最终收跌11.57%。2017年11月29日,迅雷股价继续下跌。即便如此,迅雷显然也没有就此罢手的意思。2017年11月30日,迅雷再次发布公告称,“迅雷大数据及其旗下子公司员工张文东买通团伙聚众恶意诽谤迅雷。”

 

於菲是否侵吞迅雷资产?

资料显示,迅雷只是迅雷大数据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8.77%,迅雷把品牌授权给迅雷大数据使用。无论怎么说,双方都算是“自己人”。十年前拥有4亿用户的迅雷曾经也是风光一时,如今却以这种家丑外扬的形式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真是让人感慨不已。

 

为什么两家公司会产生矛盾呢?从双方“口水战”的内容来看,焦点在两个方面:第一,於菲是否涉嫌犯罪,是否存在侵吞迅雷的资产等行为,“迅雷”是否有权收回商标与品牌授权?第二,玩客币是否存在骗局?

 

对于许多人而言,於菲都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但他却是此次事件的关键人物。迅雷发布的公告称,经内部调查,迅雷高级副总裁於菲在任职期间,存在多项不当行为,涉嫌利益输送。其中,於菲在担任迅雷法务部负责人过程中,迅雷集团与迅雷大数据公司的协议多处显失公平。迅雷需要每天、无偿的、免费的提供3000万的迅雷UV流量给到迅雷大数据公司,按照每个UV流量20~30元人民币的行业均价,价值相当于6~9亿元人民币。同时,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免费使用迅雷品牌。

 

从控股权来说,2016年8月,迅雷投资迅雷大数据公司1000万元人民币,占股43.16%。然而,今年迅雷未知晓且不被告知,未经过内部审批流程,并且有明显严重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迅雷大数据公司发生股权变更,导致目前迅雷占股下降至28.77%,失去了董事会席位。而於菲通过其他公司的控股权至少掌握了迅雷大数据公司40%的投票权和决策权。在此过程中,於菲未实际支付一分钱。由此可见,在这种严重缺失公平的情况下,迅雷要停止对迅雷大数据公司的品牌授权也无可厚非。

 

有意思的是,就在大家以为迅雷这场内战之火将越烧越旺的时候,当事双方却突然达成了和解。2017年12月3日,迅雷大数据公司旗下微信公众号“迅雷蜂鸟金融”发布公告称,双方已经消除误会并达成新的互利共赢合作协议,支持迅雷大数据公司独立运作其业务。迅雷大数据公司管理层将回购迅雷在迅雷大数据公司的全部股权,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将更换名称并从迅雷品牌切换到“摸金狗”品牌开展业务。

 

这一场怪异的互撕内战,最终被归结为轻飘飘的“误会”二字,并因为子公司的更名暂时偃旗息鼓。此前被“解职”的於菲,又重新变为迅雷公司高级副总裁,未来继续负责协调迅雷和大数据公司的合作,让广大“吃瓜群众”直呼“情太狗血”。

 

玩客币是否存在骗局?

尽管这场迅雷互撕内战已经告一段落,但它所造成的影响却不是想消除就能消除的,尤其是业内外对玩客币的怀疑态度。毕竟,就连迅雷金融也在内讧过程中直指玩客币是“非法集资的骗局”。

 

何为玩客币?简单理解,玩客币就是虚拟数字代币。2017年下半年,迅雷新任CEO陈磊开展了区块链试验,推出玩客云,即通过玩客云硬件,将用户的闲置带宽充分利用,以极低代价扩充自身CDN(内容分发网络),获得云储备空间与带宽。而随着这一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原生数字资产和奖励机制——玩客币应运而生。据玩客云的开发团队网心科技介绍称,玩客币可以在迅雷整个生态中,换取更多增值服务,例如可用其扩充云储存空间、兑换其他用户发布的独有内容与网络加速能力等。

 

玩客币每天产量固定,第一年每天产量每天约164万个,每365天减半一次。这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通过挖矿获取,总量有限且产量随时间逐步递减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比特币相似。因此,有人称其为“中国版的比特币”。在迅雷推出玩客云业务仅数周后,受限于中国监管叫停ICO和关停比特币交易所,一些数字货币玩家将眼光盯上了刚刚推出的本应用于迅雷体系内的玩客币,并试图将交易比特币的一系列玩法,复制到玩客币上。

 

可以说,迅雷完全是被风口吹上了天,借着近期比特币10万倍的神话光环,让大家对玩客币有了强烈的投机欲望。此外,玩客币天生有类似区块链的影子,让越早入场的玩家越有利,供不应求的硬件更加催化了玩家的冲动,最终演变成单纯的炒作投机。第三方平台显示,玩客币推出后仅仅一个月,价格就被市场炒高,从最初的每个0.1元人民币涨至最高每个8元人民币,短短一个月暴涨80倍,在事件出现后,其价格保持在5~7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作为“挖矿机”的玩客云硬件设备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原本定价399元人民币的玩客云“挖矿机”在淘宝上也被炒至3000多元人民币,且一机难求。

 

目前来看,迅雷公司在玩客币上并没有违规迹象,反而积极配合政府打击ICO的政策,采取了诸如查封IP和实名制认证等举措抑制投机炒作。陈磊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玩客云产品上市前,其已预料到可能会吸引一些币圈玩家,或者是投机者的注意,“所以我们在一开始就明确的在官方网站上表示不做ICO、不推出交易平台、不鼓励用户交易玩客币。”

 

写在最后:

迅雷与迅雷大数据之间的内讧,暴露出迅雷内部管理监督以及业务结构存在问题,高层之间存在利益之争,当这种利益严重不对等的时候,战争就会爆发。在互联网小贷和虚拟货币都处于风口浪尖之时,迅雷和迅雷大数据都表现出了弃卒保车的倾向:一方试图和互联网金融撇清关系,一方则以玩客币的合规性作为攻击。如今双方虽已和解,却难保日后不会再出问题。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