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新潮电子》

2018年02期

《新潮电子》领导数码时尚新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通信、娱乐、移动、影像为四大基本报道方向,向读者提供最快、最新的数码产品资讯和最适用的数字消费指南,引导最精彩的数字时尚生活。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ISSN 1007-077X(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购买纸刊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575 篇文章,被 2 人关注,获得了 9 个喜欢

倒下的神话

造假漩涡中的日本制造业

文/ 王健鹏
前言 各式造假让日本制造业坠下神坛,按下葫芦浮起瓢样式的造假风波让“工匠精神”成为过去时,当我们为日产汽车、神户制钢、三菱汽车、铃木汽车等日本著名制造业企业的造假事件感到触目惊心时,不禁联想到已然“卖身”的夏普和正在“大甩卖”的东芝,曾经辉煌的日本制造业到底怎么了?

Part 1:电子和半导体巨头的衰落

淡出人们视野的日本名牌

曾几何时,日本电子品牌席卷了全球,成为了科技界的象征,索尼、夏普、东芝等等每一个都是大名赫赫,如雷贯耳。甚至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盲目地崇拜日本品牌。

 

可当人们真正在商圈逛一圈后会发现,从手机到PC甚至家电,日系品牌的身影越来越难找到,甚至不仅仅是线上,连“无所不能”的电商平台,人们也很难在手机、笔记本等热门电子产品品类中找到日系名牌的身影。

 

日系手机全线退出中国市场、日系笔记本在中国市场陷入死局……原本应该充分享受市场高增长红利的日系企业却一个又一个退出了中国市场,而从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到家电产品,日系电子巨头一步一步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艰难转型的半导体巨头们

虽然日本品牌渐渐退出了人们生活,但日本电子巨头背后的半导体生意却依旧活跃在全球电子科技领域,从摄像头模组到面板、电子芯片,日系半导体在高端制造领域似乎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然而,当我们纵观整个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史的时候会发现,日系企业虽然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优势,但相比1980年左右的巅峰时代,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巨头们日子并不好过。继日本“液晶之父”夏普被台湾鸿海集团收购后,近日,东芝爆出巨亏49亿美元,公司首次公开表示业务或难以为继。松下2012财年亏损7000亿日元,2013财年接着又亏损7000亿日元。索尼在2008财年至2015财年这8个财年当中,仅有2012财年和2015财年实现盈利。

 

艰难经营的同时日本半导体巨头们纷纷选择去家电化,退出电视、洗衣机等产品领域的同时,加码转而大力发展B2B业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人们认为更多的日企将业务转向高利润、高增长的上游以及社会公用型业务,无疑是止血或者复兴最有效的选择。然而,随着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丧失,当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滑头时代后,市场份额急剧收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们想要好好转型变得十分困难。

 

错失数字革命先机

从半导体到工业制造领域,“工匠精神”不仅仅让日本企业引以为豪,更赢得广大消费者肯定,但不少市场人士都认为,日系制造业的衰落,同对“工匠精神”的偏执追求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专业渐渐成为自负的时候,企业往往不愿意跟随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偏执的“工匠们”往往对细节、流程、工艺要求严苛,或许能将配件品质提升到一个很不错的高度,却无法适应电子半导体领域快速更迭、规模至上的环境变化,其对自身领域专业形象的竭力维护,更引发了后面一连串制造业造假问题。

 

日立CEO中西宏明曾对媒体表示:“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一切,在电视行业只要一片芯片就可以生产一台高质量的电视。这就意味着来自韩国和中国的新公司拥有了优势。”事实上,数字化风潮对任何国家企业都是非常公平的,是否能抓住这样的机遇在于企业是否愿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显然,固步自封的日系制造业企业最终将自己推下了神坛。

 

 

Part 2:制造业造假漩涡

日本制造业的多米诺骨牌

如果说以东芝为代表的日本电子半导体企业造假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上,对于终端用户和市场影响并不是很大的话,那日本制造业以产品为核心的造假就有些触目惊心了。

 

2017年中,“84岁高龄”的高田终因“气囊门”黯然倒下,不久之后却又传出百年老店神户制钢大造假,彻底引爆日本制造业造假风波。三菱燃油效率造假、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旗下三菱电线工业、三菱伸铜和三菱铝业存在出厂产品技术参数造假问题、隶属于富士重工的斯巴鲁曝出造假丑闻、东丽子公司“东丽Hybrid Cord(爱知县西尾市)篡改制品的检查数据……

 

 

一连串造假事件的出现让全球制造业企业都有措手不及的感觉,而且由于这些日系制造业企业大多属于上游材料、元器件供应方,其产品各种造假问题直接波及中游及下游品牌厂商,加上长达十余年甚至几十年的造假时间,这让受造假事件影响的品牌厂商和消费人群数量庞大,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造假,让日本制造的光环快速褪去,“工匠精神”更成为笑话。

 

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的日本制造业企业让人们不禁反思,从辉煌到末路,日本制造业究竟怎么了?

 

可怕的信誉崩塌

相对于产品质量问题,造假丑闻频发的日本制造业恐怕最担心的还是信誉问题,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造假已经不是一句“失误”可以解释的了,从工厂的检测到第三方质监部门,有多少人能撇清关系呢?

 

 

以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篡改了用于汽车和飞机的橡胶密封产品的数据事件为例,自今年2月份起,三菱材料子公司三菱电线的质检人员就发现其产品数据造假问题,并报告给质保管理人员。更为恶劣的是,以三菱电线社长村田博昭为首的管理层,在知晓产品存在数据篡改的情况下,既没有通知客户,也没有停止供货,这一问题一直持续到今年1023日。

 

相对于欺上瞒下的传统造假,日本制造业诸多造假事件却直指自上而下的造假,往往是公司管理层或者负责人带头决定篡改数据或向外欺瞒产品质量问题,这样的做法让贴着"工匠精神"标签的 "日本制造"信誉一落千丈,动摇了公平交易根基的日系制造业企业未来想要挽回信誉上的损失,恐怕要付出的代价会超乎想象。

 

值得深思的造假原因

在讨论日本电子半导体巨头衰落原因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对“工匠精神”的偏执追求让巨头们很容易固步自封,面对快速改变的环境,当技术和制造成本优势不断丧失后,被迫转型并放弃中低端主流市场。

 

实际上,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日本制造业。二战后,通过一系列法规和行业硬性规定,日本制造依靠价格和产品质量获得大量市场,在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日本凭借较高的综合国民素质承接了不少欧美产能,带动本国制造业企业快速崛起。然而,随着中国、韩国乃至东南亚国家制造业升级,全球产能分布在重新整合,大量市场份额被新兴制造企业企业瓜分。

 

 

日本制造业在成本和技术两方面的护城河逐渐消失,中低端市场逐渐被后起之秀蚕食,会让日本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失去制造规模和成本优势,失去大规模盈利或资金流转空间的制造业企业想要继续抓住市场,选择一些非常规手段就比较好理解了,但弄虚作假始终不是正途,当人们决定用一个谎话掩盖另一个谎言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陷入漩涡而难以自拔。

 

长期沉淀形成的痼疾最终被暴露在了阳光之下,经济腾飞的背景让日本制造业淡化了危机感和对品质的追求,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企业经营持续低迷,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下,又想保住市场份额赚取利润,又不愿意放弃企业工资福利,这就让弄虚作假的权宜之计成为长期化,造假行为愈演愈烈。

 

 

Part 3:警示

中国制造业的机会和危机

一连串造假事件让日本制造业陷入泥潭,不少人认为这或许会成为中国制造业再一起腾飞的机会。

 

在主流消费市场,依靠制造成本优势,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过去而三十年里面完成快速成长,分享到市场红利的企业也愿意投入更多资金、资源在技术研发和生产更迭上,从而完成全方位的崛起,加上日系企业因转型而主动让出的市场份额,此消彼长下让我国制造业企业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

 

而当下,日系企业的全面败退给不少国内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的机会,富士康并购夏普、均胜电子吞下高田等等由资本层面引发的产业企业变革,让国内制造业企业有了快速提升规模并吸取日系制造业企业经验甚至先进技术的机会。

 

 

然而,如果过度将希望放在含金量不高的中低端主流消费市场,当人口红利开始消退、市场增速开始放缓的时候,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又凭什么持续成长呢?供给侧改革让我国制造业企业有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不过无论是美国的互联网工业还是德国的工业4.0又或者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全球对于制造业升级和变革都给出了明确的方向,面对老牌全球巨头,国内企业的机会不少,可想要在风云变化的市场中抢到属于自己的蛋糕,恐怕还得加倍努力。

 

转型路上的日企

俗话说“骡子死了比马大”,何况日系企业目前仅仅是陷入困境而非真正的大规模死亡,企业转型路上必然需要面对非常多的困难,但这显然不会让这堆“百年”企业彻底放弃,而且持续的转型或多或少已经带来了改变。

 

B2C领域逐渐向B2B领域扩展、转型是目前日系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转型的方向看,松下从家电DNA,扩展至汽车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夏普将转向健康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汽车、食品、水、空气安全领域和教育产业;索尼复兴电子业务的计划遭遇挫折,电子领域今后将强化手机摄像头等核心部件。

 

 

医疗、新能源、机器人、AI等等领域都成为日本企业转型的方向,且经过多年的资金、技术沉淀,电子半导体领域中的众多企业已经逐渐在新兴领域走上正轨,JDIJapan Display)的液晶面板,松下的锂离子电池,索尼的摄像头,旭硝子的面板玻璃……许多明星零配件,隐藏在智能手机、超大屏幕电视、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产品里,并承接新兴行业崛起的红利分享者。

 

资金和技术下的不均衡竞争

当初,依靠人口红利带来的低成本制造优势已经渐渐远去,无论是电子半导体行业还是其它工业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让产品乃至整个产品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竞争的特点开始在各个领域显现。以存储为代表的半导体行业为例,三星依靠规模和技术的持续升级,“跑死”了一个又一个的竞争对手,任何想要在该行业同三星竞争的企业,首先得考虑的便是自身有没有足够的实力跑完全程。

 

即使是在行业高景气周期,巨头们也会依靠巨大的资金优势人为制造“产能过剩”,亏本销售的营销策略不仅仅抢夺了市场,更逼死了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资金密集型竞争,让每个行业产业的企业竞争逐渐演变为资本的对抗,不想要前面投入的钱打水漂,就只能不断投入直到烧光某一方所有的资金为中止,舔舐伤口后再继续新一轮的扩张与并购。

 

 

而在资金开路下,巨头们往往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技术升级和储备中去,密集的技术垄断不仅仅让后来者或弱小者无法进入,更会在持续的产业技术更迭下被活活累死。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新兴企业很难在短时间成长起来,生存式创业成为大众的主流,而寡头们更在生态圈的碰撞中一次又一次碾压别人或遭到碾压。

 

写在最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制造业的造假问题恐怕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巨头们艰难的转型路上,有成功者,更有大批的失败者。当商业信誉荡然无存的时候,日系企业想要再次崛起的难度,可想而知。对于国内制造业企业而言,这样的机会一旦抓住并高效的利用,完全有机会实现再一次飞跃,而其问题同样值得深思与反省。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