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新潮电子》

2018年05期

《新潮电子》领导数码时尚新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通信、娱乐、移动、影像为四大基本报道方向,向读者提供最快、最新的数码产品资讯和最适用的数字消费指南,引导最精彩的数字时尚生活。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ISSN 1007-077X(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购买纸刊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84 篇文章,被 2 人关注,获得了 0 个喜欢

离头号玩家再进一步

VR一体机体验与VR生态的思考

文/ 董延斌
前言 虽然《头号玩家》的电影已经上映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它带来的VR热度却还没有褪去。VR,一个曾经成为众多资本竞相追逐的“风口”,在 “VR泡沫”破灭之后,如今开始回归平静。在经历了“VR滑铁卢”的那一段时间后,各大厂商也在探索VR的发展之路——硬件的打磨、生态的建设……就在去年第四季度,各大VR厂商似乎都找到了VR未来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包括HTC Vive、暴风魔镜、Pico在内的一大批专业厂商都纷纷推出了VR一体机。近期伴随着Vive Focus、Pico neo VR一体机的上市,这两款产品也来到了MC评测室。Vive Focus、Pico Neo都是采用了骁龙835处理器的VR一体机,实际体验如何,本文将会详细体验。 VR除了硬件的设计创新,还要有资源的生态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那么现如今VR产业的生态建设又是怎样一番状况,请看后文分解。

//Vive Focus 

屏幕 AMOLED,分辨率2880×1600

刷新率 75Hz

视场角 110度

瞳距调节 支持

处理器 高通骁龙835

存储 MicroSD扩展口,最高支持2TB MicroSD卡

无线连接 支持Wi-Fi 802.11a/b/g/n/ac

参考价格 电眼蓝:4299元/魅力白:3999元

 

//Pico neo

屏幕 LCD屏幕,分辨率2880×1600

刷新率 90Hz

视场角 101度

瞳距调节 自适应

处理器 高通骁龙835

存储 64GB UFS2.1,最高支持256GB MicroSD卡

无线连接 支持Wi-Fi 802.11a/b/g/n/ac

参考价格 基础版:3999元(单手柄)/商用版:5299元(双手柄)

 

 

Vive Focus

外形呆萌

不得不承认,Vive是VR行业中的排头兵,作为移动端的Vive Focus共有电眼蓝和魅力白两种配色。这两种配色相比老款Vive来说,给人的感觉很时尚、年轻。同时,它的外形也比较呆萌,看上去并不像传统VR那样千篇一律,并不呆板。它的前脸左右两侧的追踪感应器就像是它的两个大眼睛,而中间的Logo更是起到了点睛之笔,三角形的Logo就神似它的鼻子,“VIVE”英文Logo则是它的嘴巴。

 

按键接口丰富

在顶部,分布着Vive Focus的接口按键,搭配有一个USB Typc-C充电接口,搭配附带的QC3.0充电器可实现快充,实测充电功率接近12W(5.6V/2.1A)左右。此外它还搭配有一个圆形的电源键,长按即可开机。而在正中间还有一个可以抠开的部分,可以看到有两个用于固定外设的螺丝接口,打开的时候需要稍微用点力。此外,在底部搭配有一个MicroSD卡扩展接口,最高可扩展到2TB容量。在底部的一侧,Vive Focus设计有一个音量快捷按键和一个3.5mm耳机接口。当然,你也可以不用外接耳机,因为它自带扬声器,音质能够满足日常使用。对音质有较高要求可以单独配备耳机,Vive Focus也内置有耳放芯片,可推动一些高品质耳机。此外Vive Focus在底部还配置有一个瞳距调节滑块。

 

佩戴舒适 重量偏重

在佩戴方面,Vive Focus的佩戴舒适感不错,它的眼部和后脑勺部分都采用了皮革包裹的海绵体,很柔软。Vive Focus的重量达到了670g,我们在使用大概约30分钟之后,会感觉到有一定的下坠感,头部同时也会伴随有微酸的感觉,此时手也会不自觉地托起VR头显。Vive Focus的调节很方便,在后面设计有一个调节松紧度的旋钮,根据头型的大小可随意调节。而实际佩戴过程只需5秒即可完成,与PS VR的头带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心强悍

硬件配置是很多人购买VR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不过MC在今年初的Vive新春品鉴会上采访了中国区总裁汪丛青,他表示“我们并没有把硬件参数放在第一位,而是本着一定要给用户更好体验的原则”。这也说明在Vive看来,好的硬件并不一定就能提供好的体验。而Vive Focus在硬件配置上也的确不是一体机中最强的,它采用的是双眼2880×1600分辨率的AMOLED屏幕,刷新率为75Hz。同时,Vive Focus还搭载了一颗高通骁龙835处理器,这颗处理器是2017年中的旗舰级产品。这颗处理器采用10nm八核心设计,Kryo280架构, GPU为Adreno 540@670MHz,相比上代性能提升25%,并且支持4K屏,而带动Vive Focus的2880×1600分辨率显然是绰绰有余。此外,Vive Focus还采用了World-Scale六自由度大空间追踪技术,并搭配有高精度九轴传感器,实现良好的定位和交互。同时,为了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Vive Focus配备有一个操控手柄。手柄内置九轴传感器,并搭配有触控板和扳机以及常规按键,方便用户在游戏中使用。我们在使用中手柄给我的体验是很小巧,不过扳机键扣动需要较大的力度,有一些偏硬。移动手柄时在屏幕上看到的光线移动略微能感觉到延迟,但并不高,灵敏度也不错,可以做到指哪儿打哪儿的精准。

 

上手无难度 系统流畅

Vive Focus其实就是大人们的一个玩具,如何提升玩具的可玩性,这是最重要的。在使用前,你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试,只需要提前给Vive Focus充满电,然后开机即可。开机之后,系统会提示与手柄进行连接配对,并有操作提示,上手并没有难度。这个手柄就相当于PC上的鼠标,所有的交互都是通过这个手柄完成的。在系统界面中,它类似于一支激光笔,用于点选和游戏交互。Vive Focus内置的是一个基于Android系统定制的UI,得益于高配置的硬件性能,系统运行的流畅性不错,在体验的这段时间里没有遇到死机和卡顿的现象。

 

资源有限 可玩性高

不同于PC端的Vive,移动平台的Vive Focus在资源方面相对来说还不够多,目前还比较有限。截止到本刊发片日,Vive Focus上架的应用有55款,其中有4款应用是接入的爱奇艺VR、优酷VR、橙子VR和微鲸VR的资源,这也是为了对自身平台资源不足的一个补充。在这55款应用中,我们统计了一下,有21款应用是收费应用,价格从6元到98元不等。此外,Vive也打造了一个生态资源的开放平台——Vive WAVE,通过这个开放平台,开发者和其他VR厂商也可以加入进来,像Pico(小鸟看看)就是Vive WAV开放平台的合作成员之一。

 

我们体验了其中的三款游戏和一款应用,分别是《VR梦幻海洋》、《雇佣兵》、《梦境追踪》和《VR汽车》。《VR梦幻海洋》的原价是98元,近期打折为49元,《VR梦幻海洋》是以卡通的形式模拟的三维海底环境,在这款游戏中可以养鱼和完成一些任务,极大程度地调动起玩家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这款游戏的画质比较高,体验也是更好的,比较适合女性玩家和小朋友玩。而《雇佣兵》这款游戏是一款收费的枪战游戏,它可以调动玩家全身进行游戏,对游戏空间有一定要求,在游戏中需要进行下蹲或者偏移头部躲避敌人的子弹,配合Vive Focus整体操作体验非常流畅,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容易引发头晕的现象。而《梦境追踪》是一款有意思的免费小游戏,它的游戏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在一个秘境中通过听声辩位寻找到隐藏的发声物体。这对耳机和耳朵的敏感度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是使用自带的耳机完成游戏比较难。《VR汽车》算是一款行业应用,通过这款应用可以模拟出真实场景全方位看车。有了这款应用或许能减少你上网看汽车图片的次数,不过这款应用在我看来还不完善,比如需要增加对不同车型的支持和内饰的观看以及汽车参数的调用。

 

通过数款游戏和应用的体验来看,Vive Focus的不论是在交互还是清晰度方面都不错,特别是在清晰度方面跟游戏本身也有很大关系,比如《VR梦幻海洋》这款游戏就基本看不到像素点。不足之处在于应用的数量还并不是很多,需要进一步扩充。而就产品本身来说,是一款非常值得体验的VR一体机,如果配备两个手柄或许体验会更好。

 

Pico Neo

外观清新小巧

相比Vive Focus的成熟大气的外观来说,Pico Neo则给人一种清新小巧的感觉。它的体积比Vive Focus要小一些,尺寸为185mm×86mm×105mm,重量为615g(主机+头带),相比Vive Focus的670足足轻了55g。Pico Neo的外观配色主要以白色为主,前脸则是上白下黑的配色组合。与Vive Focus一样,Pico Neo也搭配有两个“大眼睛”,功能也主要用作追踪感应。而在头显主机前端的整个白色部分,Pico Neo或许是为了打造更加轻盈的机身,采用了类似于布料的材质,触摸上去手感很细腻,非常舒适。而之所以采用这种材质,除了打造更轻盈的机身外,还能避免在机身开孔就能拥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同时,布料的包裹也非常到位,缝隙间的连接处严丝合缝,也没有松弛的现象,可见其做工是非常不错的。

 

按键接口布局更合理

仔细一看,会发现Pico Neo在主机前端的接口和按键非常少,并且在顶部以及两侧根本看不到有接口和按键的布局,仅在底部搭配有一个USB Type-C的充电接口和一个电源键。而其余的接口和按键则全部设计在了头带的两侧,它的头带有点类似于PS VR,但是头带的集成化程度更高,在头带上集成了3.5mm的接口、音量键、返回键、主页键和确定键。而在头带的后部的固定方式则采用了按压式设计,在带上Pico Neo后,只需要轻轻按压住后部两端就能快速进行松紧度的调节,比PS VR的旋钮固定方式更方便。我们在机身外部找遍了也没有找到TF卡插槽,原来Pico Neo采用了隐藏式的设计,将TF卡插槽设计在了镜片中间感光器的上方,拨开硅胶面罩即可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Pico Neo与Vive Focus一样,也集成有扬声器。不同的是Pico Neo并没有选择设计在镜片两侧,而是集成在了头带两侧,位置正好位于耳朵的上方。在音质表现上,由于它集成的扬声器很小,功率并不高,听感一般,不过用于日常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对于有较高音质需求的用户,可以单独配置耳机。

 

从按键接口的布局来看,Pico Neo所采用的方式无疑更合理,在巧妙地利用头带上的空间后,还最大限度地减少机身前端的开孔,也会大大提升整机的美观程度。

 

性能达到旗舰级水准

硬件性能是保障软件流畅运行的基础,Pico Neo也采用了当前的旗舰级配置水准,搭载了高通骁龙835处理器,并采用Adreno 540 GPU和Hexagon 682 DSP。此外,Pico Neo还搭配有两块分辨率为1440×1600的3.5英寸快速响应LCD显示屏(双眼分辨率2880x1600)。同时,还配备了菲涅尔镜片,视场角达到101°。对于戴眼镜用户,它还支持可佩戴眼镜设计,并采用无需视力调节,可自适应瞳距。屏幕还通过了TUV低蓝光认证,可在系统设置中开启“护眼模式”。此外,它还采用了4GB+64GB的存储组合,硬件水平达到了目前旗舰手机的高度。

 

此外,Pico Neo还采用了Inside-Out技术,支持6DOF空间定位,可在各个方向上实现几乎无盲区空间定位,在游戏中180°转身,也能实现位置追踪。即使一个机身传感器被短暂遮住,在使用中的动作和位移也不会产生迟滞。Pico Neo配备的双目摄像头和超声波定位传感器,分别用于头部和手部的6DOF空间定位。而配备的手柄则可以实现3DOF空间定位,基础版搭配有一个手柄,而商用版配备的两个手柄则能实现6DOF空间定位。Pico Neo配备的手柄采用了充电式设计,扳机键无段落感,按压力度也不会像Vive Focus那么大,并且在手柄上还集成了返回键和音量控制键,功能更丰富。

 

系统流畅 资源丰富

Pico Neo内置了基于Android 7.0定制开发Pico UI 2.0系统,是专为VR一体机所设计的操作界面系统。整个UI界面清爽、一目了然,两侧为应用商店、应用管理等小版块,中间则为应用推荐板块。系统的流畅性不错,点选操作都很顺畅。

 

为什么说Pico Neo的资源更丰富呢?其实这跟Pico在一体机上的资源积累是有很大关系的。作为早期开始涉及VR一体机的厂商,Pico目前自建的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70款的应用,这其中包含了游戏、影视以及教育资源,其中游戏占了绝大部分。当然,这些资源其实还远远不够,Pico Neo也接入了微鲸VR和爱奇艺VR。此外,我们前面曾说到过,Pico也是Vive WAVE开放平台的合作成员之一。而Pico Neo也内置有VivePort,打开后就进入到了与Vive Focus相同的主界面。在登录了账户之后,之前购买过的游戏也可以继续下载。我们在VivePort中下载了《VR梦幻海洋》之后,可以发现Pico Neo跟Vive Focus的体验其实是没有差别的,不论是清晰度方面还是在对游戏的兼容性方面完全感受不到差异性。此外,在另外一款《雇佣兵》游戏中,由于Pico Neo也支持6DOF的空间定位,所以不论是开枪射击还是躲避子弹等操作,都跟Vive Focus一样。

 

 而回到Pico Neo的平台本身,我们也挑选了《Starbear:Taxi》、《Haunted House》这两款游戏进行了体验。前者是一款对手柄要求非常高的小游戏,即通过手柄的前后左右四个维度的翻转控制小飞行器的闯关。这款游戏的上手难度有一点高,需要时间去适应,不过得益于Pico Neo手柄的3DOF空间定位和高精度传感器的支持,像我这种第一次玩这种控制类的游戏也能闯关。而后者是一款偏恐怖类打僵尸的小游戏,可以选择单人或者多人同时在线玩。在游戏中,需要不停的转动环顾四周有没有僵尸出现,在出现僵尸后需要头、手的配合去打掉僵尸。这款游戏比较考验VR设备的空间定位,当然,采用Inside-Out技术、支持6DOF空间定位的Pico Neo也能轻松应对,实际游戏突然地转向、停留、移动过程中也并没有出现定位卡顿和出错的情况。这也说明Inside-Out空间定位技术确实有它的厉害之处,有利于增强交互体验。

 

此外,在影视方面,你可以选择通过在线视频观看,也可以自己下载VR视频或者是普通视频在Pico Neo中观看。如果是自己在PC上下载的视频,需要通过Pico Neo提供的FTP地址,在PC端输入这个地址进行文件的传输。而在视频方面,我们通过了一段高清的《拾荒老人》的视频进行了体验,整体清晰度方面不错,不过细节的表现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这是目前几乎所有VR的一个弊端。

 

不论是产品本身还是资源内容,Pico Neo都达到了目前VR一体机中新的高度。就产品本身来说,轻盈、小巧的机身能带来更好的佩戴体验;而资源内容方面,通过自建和第三方开放平台的接入,从而提升了可玩性。整体来看,Pico Neo带来的体验是很棒的,相对于Vive Focus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生态内容还是VR的一个短板,目前大部分VR的游戏都是片段式的,体验不完整,而这也需要VR厂商不停地去建设。此外,我们也可以从Vive Focus和Pico Neo这两款产品看到VR厂商间已经开始在生态资源上的合作,这不论是对VR未来的的发展还是用户的体验来说都是一个利好。

 

而回到这两款产品本身,Vive Focus和Pico Neo都是目前旗舰级水平的高性能VR一体机,从体验来看,不论是性能、资源内容还是游戏体验方面都很接近,不同的是Pico Neo除了接入了Vive WAVE资源之外还拥有自建的资源,相对来说资源更为丰富一些。

 

此外,就是外观上的差别,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的会喜欢Vive Focus的大气,也有人会喜欢Pico Neo的小巧。而如果非要二选一的话,在抛开品牌优势的情况下,我倒认为Pico Neo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在拥有与Vive Focus相同体验的同时还拥有更轻盈小巧的外观和接入了Vive WAVE的资源,并且价格也不贵。

 

 

VR生态:从火热到寒冬再回归平凡

2016年,跟随着HTC、谷歌、索尼等巨头的步伐,众多互联网圈子的厂商和创业者相继入局VR产业。HTC Vive、Oculus消费版发布,并且HTC还要再烧一亿美元打造VR生态圈;阿里巴巴提出了Buy+VR购物计划;Insta360获迅雷投资数亿美元;小米、华为、魅族等不约而同开始圈地。据统计,2015年国内VR投资规模为24亿元,投资案例共57起;2016年上半年投资规模已达15.4亿元,投资案例38起。

 

资本大量涌入的同时,一场接一场的互联网峰会、游戏产业大会也纷纷大炒VR概念。VR甚至成了两会的热点,多个地方政府将其视为创新创业的新增长点。“VR元年”,一切都那么风调雨顺,投资者就等着收获果实,消费者就等着脑后插管了。

 

2016年的冬天,阳光依然明媚,气温也比往年高得多,然而VR从业者们却发现这个冬天仿佛置身西伯利亚,挡不住的寒。Oculus等产品叫好不叫座;Galaxy Note 7电池不争气导致移动VR最有实力的新版Gear VR出师不利;电商网站上虽然VR产品琳琅满目但都是基于移动端的眼镜盒子,全是一个模版,都在打价格战。商家看不到希望,消费者也觉得自己可能买到了假VR。

 

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有数百个不同形态的VR眼镜盒子产品,价格从十几块到几百元都有。暴风就一直将旗下VR设备魔镜定在99元的价位,各初创公司推出的VR头盔普遍也在200元以内。一时间,VR产品繁花似锦。

 

这种廉价的设备和井喷式的出货量对刚刚起步的VR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抢占VR市场而不顾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各种“山寨”头盔和粗制滥造的游戏不断涌现,让国内的VR产业已经逐步沦为一个被鄙视的行业。最终,央视也终于看不下去了,曾痛批VR已经变味,VR盒子提前进入山寨模式,同质化非常严重,做工非常粗糙,根本达不到VR硬件技术标准,更谈不上沉浸式体验。很多用户在使用时会产生强烈的恶心和眩晕感。有VR厂商的员工自曝公司的VR盒子10元一个,毫无技术含量,越做越便宜,越做越垃圾。许多消费者在体验店满怀期待体验了VR之后,脸上都会写满了鄙视和问号:“这就是VR?”

 

有媒体报道称:在创投圈看起来高端、神秘的VR产品,却被很多生产线上的员工形容为“垃圾”,老板自己都没有体验的意愿。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在走访的近10家工厂中,很少有老板的办公室中放有VR头显设备,在他们的手机应用中,也没有一个VR资源播放器。

而这一现象,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移动电源行业。最开始,大家纷纷涌入这个行业,不管你是有硬件背景的企业还是有一笔闲钱的个体,只要你有钱,就能做移动电源。最后,导致廉价和劣质的产品充斥了这个市场,最终破坏的是整个行业的生态发展。现在的VR就是当初的移动电源,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准入机制,所以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做VR。同时,没有核心技术,基本全靠贴牌,这样的产品你认为会有竞争力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某电商平台上,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VR带来的高科技神秘感,利用色情淫秽信息来做营销。本刊记者在浏览一些网店时发现,这些网店有的在介绍商品时用“VR成人看片”、“宅男福利”、“激情体验”等暗示挑逗性的词语来诱惑消费者购买一些廉价的VR盒子,从而让自己的产品好卖。然而,这样做无疑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触碰法律的红线。

这不是VR。VR真的是很前沿的科技,VR很冤。

 

拿什么拯救VR

我们不止一次说过,现在的市场早已不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而是“我们发明了什么就要引导用户接受什么”。然而VR行业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相信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VR产品到底有什么实质的用途与创新的玩法,而业内也没想清楚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VR,没搞清VR能帮用户解决什么需求和痛点,也说不清楚它们到底能给用户带来怎样的尖叫体验。

 

尽管什么都不清楚,但并不妨碍大家的热情。原来做手机的、做移动电源的、做路由器的,争先恐后进入VR产业,许多互联网背景的厂商通过PPT+发布会也来凑热闹。技术不成熟,咱就做门槛最低的。大家一窝蜂涌向完全没有技术门槛且成本低廉的VR盒子。

 

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粘住用户,但目前用户并没有太好的选择。想要体验真正的VR效果,你需要花不少的钱。由于国内的消费水平达不到,群众会选择廉价的VR盒子。两片透镜,一个塑料盒子再加上一根绑带,就是一个所谓的VR盒子了。没有任何空间位置运算,透镜只是用来放大盒子里面的手机显示屏,让图像占据你的整个视野,带来所谓的“震撼3D影院”体验,实际上只是一种视觉欺骗。并且由于没有时间去打磨和沉淀,带来了糟糕的体验。用户一提起VR就会想起这些粗制滥造的盒子,继而想起被眩晕和恶心所支配的恐惧。VR实际上应有的黑科技感、新潮感、未来感等属性,统统消失了。

 

对于用户来说,在选择VR产品的时候,MC建议购买一些大品牌正规的VR产品。而所谓的正规的VR产品,首先价格上肯定不是几十元或者两三百元的这种山寨、简单的伪VR,真正的VR价格通常都在2000元以上,并且不是简单地靠塞个手机才能运行的,这类产品往往都是连接电脑或者是VR自带运算芯片才能运行。比如像国际一线品牌的PS VR、HTC vive;国内的小鸟看看VR一体机、3Glasses S1等等都是比较不错的VR,也只有这类产品才能带给用户真正的VR体验。

 

多数入局者无非只是想抢占风口,跟风赚快钱,获取最大化的利益而已,却让VR这个概念越来越廉价,也让消费者与资本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一旦资本的热潮退去,VR就迎来了漫长的冬天,最终坑害了真正想做事的人。

 

和雨后春笋般的创业者小公司相比,巨头公司则比较谨慎,他们都在VR领域边观察边试水,期望将自身的优势资源平移到VR领域,即便失败,也只是一次试错,并不损伤核心业务。而创业者一边开路一边承担着前面的风险,一旦他们找到一条通途大道,跟在后面的巨头可能会立即变成一辆面目狰狞的战车,满载资本、技术和资源,将前面那帮要技术没技术,要资本没资本的探路者碾得粉碎。看看O2O创业领域,当年同样一窝蜂,而失败者到现在还尸骨未寒。

 

VR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复制的技术,VR产业也并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架构,硬件平台、硬件供应、软件供应缺一不可。如何推动软硬件与内容融合,形成一个生态圈,提升内容开发者的投资回报率,这是个关键问题。

 

当然,VR产业这种高烧,也不能说全是负面影响。它必然会加速淘汰一批劣质厂商与投机者,从而留下真正有实力的厂商。通过技术的逐步沉淀,让VR重新回到黑科技的轨道上,也让VR产业褪去浮躁,重归理性。

 

终于,在经历了VR的寒冬之后,行业中的害虫也终于在这个寒冬中被“冻死”了。到了2017年上半年,各VR厂商的脚步明显放缓,新产品也延缓上市,国内仅零星几家VR厂商还在坚持。当然,他们似乎也在思考,VR的发展之路是什么?终于,到2017年下半年,各厂商似乎都找到了方向——VR一体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众多VR厂商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陆陆续续发布VR一体机。

 

不仅仅是娱乐,VR开始影响教育

2016年的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题目中首次出现了科技行业内的VR虚拟现实,这可能也是多数人第一次正式在教育领域看到VR露面。事实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VR的广告不计其数,而且这些火爆的广告内容几乎都描述的是VR对于游戏、电影的视觉体验颠覆。其实除了游戏、电影之类的娱乐属性之外,教育行业同样快被VR引爆了,VR和教育的关系正逐渐变得紧密起来。

 

为什么是教育?HTC Vive中国区总裁汪丛青坦言:“对于这个教育,我们做了一个开发者的调查,大概有40%的开发者是做非游戏行业,而在这些非游戏行业的开发者里面有一半是在做教育内容。所以现在教育是特别重要的,我们从平台的角度认为VR教育对社会很重要,开发者也可以赚钱,这可以说是一个有客户、有价值的领域。”

 

此外,市场调查机构GfK在2017年开展了一项全面的VR行业应用调研,调研对象包括中国VR行业B端(面向企业)的方案商及行业用户。其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访者均认为在未来2年内,娱乐/游戏、教育等行业中VR的应用会明显加快。而且,GfK的调查还显示,VR教育是预估增长速度第二快的行业。

 

VR+教育会带来哪些变革?

VR+教育能带来的显著作用在于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往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运用空间思维在脑子中费力地想像一个世界,而VR能直接把学生放入那个世界中,这就是VR所带来的“沉浸感”。

 

除了提升学习效率之外,VR还能够更好地完成成本高昂、环境危险的培训项目,其对课程教育也更为有效。比如在VR教育中,通过VR就能完成一次汽车烤漆培训,这种VR培训避免了实际喷漆培训的几大重要难题:喷漆有毒、气体易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汽车和喷漆成本高、耗时、老师不能一对一指导。

 

写在最后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VR虚拟现实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就目前来看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在硬件上都达到了同一高度,只是在生态资源建设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生态资源建设上主要是国际性大企业做得相对更好,毕竟有更强的经济实力。而国内企业也应当加强生态资源的建设,以及一些核心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避免国内企业沦为集成商。当然,无论是投资,硬件、技术、内容等,VR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VR行业的生态建设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这需要我们给与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等待这个产业的一步步走向成熟。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