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 1541 篇文章,被 4 人关注,获得了 11 个喜欢

Instagram创始人的离去

Facebook面临“青年危机”

文/ 孔卢融
前言 诞生于哈佛大学宿舍的Facebook用十余年的时间成长为全球社交网络巨头,无论是数千亿美元级的市值还是年轻的老板,又或者一连串负面消息,总能让自带媒体属性的Facebook成为人们话题的中心,而近期,旗下Instagram创始人的离去再一次让Facebook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曾被嘲讽的投资

纵览全球社交应用领域,用户数量超过20亿的Facebook已经是庞然大物了,再加上月活跃达10亿的Instagram,强强联手虽然风光无限,可时光如果倒回六年前,Facebook2012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该公司以3亿美元现金和2300万股公司股票收购了成立仅两年的图片共享应用开发商Instagram,这一举动绝对是疯狂的。

 

即使是深夜电视也进入了这件事件的评论,因为当时的每日秀节目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 讽刺地说,“十亿美元买那个毁坏你的照片的东西?”

 

然而,六年时间过去了,当初认为Facebook任性烧钱的观众已经目瞪口呆,在Bloomberg Intelligence进行的分析中, 分析师Jitendra Waral估计Instagram的估值将高达1000亿美元,假设它仍然是一家独立的公司。

 

六年百倍的估值成长加上月活跃10亿用户量,Instagram无疑成为Facebook一项无比正确且富有远见的投资,InstagramFacebook带来的不仅仅只有估值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其对流量的捕获,这对于社交领域企业而言绝对是十分重要的。原本伯乐与千里马的完美组合,却在人事变动中,透出“青年危机”的味道。

 

两位创始人的离去

9月25日,《纽约时报》报道称Instagram联合创始人凯文·赛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和迈克·克里格(Mike Krieger)已经从公司辞职。

 

对于Instagram这样一家年轻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而言,创始人很多时候并不仅仅发挥着企业管理及规划的工作,更多时候,创始人的世界观、精神烙印都会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两大联合创始人的离去,对于目前庞大的Instagram而言或许不是致命的,但引发市场担忧是必然的。

 

凯文·赛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和迈克·克里格(Mike Krieger)的私人关系非常好,两者共同进退并没太大问题,但Instagram从被并购起,就一直在Facebook“王国”里独立运营,其团队也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报了Facebook的信任,可凯文·赛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的离职信中只字未提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burg)和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及看似仓促的离职时间点,都让外界猜测InstagramFacebook创始人出现严重的分歧,最终导致不欢而散。

 

浮除水面的内部矛盾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知易行难对国外企业同样也适用,Facebook并购Instagram之初,给钱、给股权更重要的是让Instagram能够继续独立成长,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的英明也得到了丰厚回报,但外界从Facebook近年来遇到的瓶颈困境及CEO马克·扎克伯格的一些主张和内部人事调整猜测,马克·扎克伯格不再愿意放任Facebook内部存在一个独立的王国,并且在经营规划上同凯文·赛斯特罗姆和迈克·克里格出现了较大分歧。

 

高层不和足以热门话题,而《纽约时报》发表的深度文章更让大众有猜测成真的感觉,该深度文章披露了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联合创始人离职的内幕。文章指出,Instagram创始人习惯了自主运营,但是扎克伯格却想要把Instagram与其他Facebook应用更紧密结合在一起。扎克伯格不断干涉Instagram的运营,夺取更多控制权,这让Instagram创始人感到愤怒。随着矛盾的一点一点积累,双方开始公开发生争执,最终导致Instagram创始人离职。

 

产品调整、人事变动以及控制权的争夺和企业发展战略的争议……积小成多的矛盾最终爆发并以一方离场暂时了结,但随着各方关注度的提升和讨论的深入,Facebook的各种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成败皆新闻

2004年诞生于大学校园的Facebook在过去十余年间一直保持着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从校园到北美再到全球,Facebook的成长历程绝非“好运”可以诠释的,实际上,在Facebook大红大紫以前,已经有FriendsterMyspace两位前辈做了最初的市场开拓和消费者培育。

 

2000年互联网泡沫消亡不久,社交网站就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从传统互联网以网页为信息和服务承载主题到以个人用户为核心的社交网络,整个互联网大趋势的变化让Facebook出生时便拥有极好的大环境,尤其是FriendsterMyspace两位前辈因内部问题相继倒下的时候,Facebook的崛起不仅是偶然,更是必然,其在20069月上线的News Feed功能对于整个互联网而言绝对是“革命性”的成果。

 

或许News Feed的本意是给与个人社交信息展示空间,增强用户间的联系,但它却实实在在改变了互联网社交模式,每一个单独的用户成为一个近乎独立的新闻媒体,而Facebook归于人们表达和展示自己观点的平台。News Feed不仅开启了个人自媒体时代,更让新闻+社交为Facebook赢得海量用户。

 

Facebook不仅仅用社交将互联网用户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更成功颠覆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方式,News Feed算法的优化让人们能够持续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流,进一步提升平台黏性。

 

然而,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很好地调动了用户参与性,却让虚假新闻泛滥,尤其是“趋势话题”功能的出现,另Facebook成为争议的焦点,假新闻、民族甚至政治倾向等敏感话题一度让Facebook陷入危机。

 

Facebook的盛世危机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Facebook成功地抓住了每一次时代变革的机遇并持续成长。14年后的今天,Facebook不仅拥有数千亿美元的市值,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4.7亿日活用户和22.3亿月活用户,百亿级的营业收入和数十亿美元的净利润,都另Facebook足以自傲,但根据Facebook 2018Q2财报显示,其北美和欧洲的月活用户增长陷入停滞,其中欧洲月活用户减少100万,为Facebook在该地区历史上首次下滑。

 

虽然Facebook继续在亚洲和其它地区保持了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但对于一个以用户数量为核心价值及护城河的企业而言,北美和欧洲用户的变化足以另资本市场惊出一身冷汗,其股价的表现也印证了市场对其未来前景的迷茫。

 

除了财报公布的用户增长问题外,据CNBC报道,皮尤研究中心(Pew)5月和6月对3400多名美国Facebook用户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18岁至29岁的年轻用户中,有44%的人表示,他们在去年将这款应用从手机中删除。依靠用户(流量变现)为生的Facebook遇到失去用户信任和支持时,其繁花似锦的帝国根基显然不再牢靠。

 

致命的数据

社交平台本身在用户粘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Facebook用户的离开很大程度上同其近年来真假新闻、趋势话题灾难、用户隐私泄露有着极大关系,尤其是多次发生的平台数据泄露事件,更让用户失去了对Facebook的信任,从而选择离去。

 

Facebook的崛起,同其最初决定要求用户使用真实信息注册有较大关系,而且News Feed算法想要更了解用户并未用户量身打造信息流,必然需要采集和整个更多的用户数据,但在数据的使用上,随着网民隐私认识度的提升,掌控海量个人数据的Facebook必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稍有不慎就容易引来批判潮。

 

可恰恰被黑客盯上的Facebook漏洞频出,再加上欧盟GDPR数据监管法案的出台,用户数据为Facebook创造大量价值的同时,也成为高悬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扎克伯格的野心

用户流量天花板、数据成为双刃剑……经历14年高速成长的Facebook显然也感到了瓶颈,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各式危机,扎克伯格显然也有了自己的盘算。

 

事实上,扎克伯格不仅仅拥有出色的编程技术,在商业战略上,其同样具有极为敏锐的嗅觉与前瞻性。Facebook可以说是踩着FriendsterMyspace两位前辈的“尸体”成长起来的,扎克伯克自然明白用户流量对Facebook的重要性,对于一切有潜在可能威胁到Facebook的竞争对手,扎克伯格都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10亿美元拿下当初看起来十分弱小的Instagram另人们对扎克伯格的判断叹服,那2014Facebook付出公司近十分之一市值,用190亿美元换来WhatsApp的举动更让无数人认为是疯狂之举,后者成立于2009年,仅50名左右的员工,这意味着WhatsApp每位员工价值近4亿美元!

 

而今天,WhatsApp日活跃用户超4.5亿 每日发消息650亿条,看看国内微信的强大,可以想象WhatsApp在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

 

时至今日,扎克伯格手上已经拿着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三张王牌,同属社交领域的三大应用却又各自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受众群,三驾马车的形态在“流量变现”时代对广告商拥有绝佳吸引力,而且三大平台也可以相互引流,在社交领域形成自己的“攻守同盟”。

 

迷茫的未来

手里握着三驾马车缆绳的扎克伯格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用资本衔接在一起的三大平台虽然在流量转换和跨平台协作上具有一定优势,可相对独立的运营同样让扎克伯格很嫩实现“专权”,这另其内部极易产生纷争。

 

逼走Instagram两大创始人已经让扎克伯格饱受争议,而在流量变现上,WhatsApp联合创始人布莱恩·艾克顿(Biran Acton)和简·寇姆(Jan Koum)同样与扎克伯格产生严重分歧,布莱恩·艾克顿离职后更在推特上公开发表言论:“It is time. #deletefacebook.(该删除Facebook了)。”

 

或许扎克伯格是对的,但目前他恐怕很难做到“乾坤独断”,尤其是社交平台本身就是一个用户言论焦点汇聚的地方,在舆论压力下,扎克伯格能坚持他的观点并推行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Facebook的全球战略转型

三驾马车让扎克伯格掌控了数十亿计的互联网流量,而作为企业,赚钱始终是根本,流量变现始终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实际上,

Facebook和Google已经成为全球数字广告世行的“执牛耳者”。2018年,GoogleFacebook两大互联网巨头有望攫取56.8%的美国数字广告收入,即27.6%的美国广告收入。

 

已经拿到如此大的市场份额,未来又靠什么持续增长呢?正如索罗斯在2018年达沃斯论坛上的发言一样,“互联网平台公司的鲜明特征在于它们是网络,可以享受不断增长的边际报酬。这就是它们迅猛发展的原因。网络效应是史无前例的、变革性的,但是它并不是可持续的。Facebook花了8年半时间达到10亿用户;又花了4年多时间达到新的10亿用户。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Facebook在未来不到三年内就没有新的用户可以发展了。”

 

智能汽车、AI、健康、云计算……众多互联网科技巨头都选择了企业突围方向,而从目前扎克伯格的布局和行动来看,社交显然是其核心价值,而多领域互动的军团式作战拥有巨大优势,尤其是庞大的全球用户流量,会让Facebook有足够的底气试错并尝试平滑转型。

 

早在去年初,扎克伯格就发不过一篇名为《建立全球社群》的博文,阐述Facebook要致力于打造支持性社群、安全社群、知识型社群、参与型社群和包容型社群,一个线上+线下的人类社会模型或许就是扎克伯格的野心。

 

消散的互联网流量红利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流量一直是各企业平台追逐的焦点,用免费的内容/服务吸引网友,从而获得流量,再找广告商投放广告实现流量变现是过去数十年间互联网科技企业获利的根本,当然,类似电商引流、甚至直接销售内容实现变现的手段也离不开庞大的用户流量,可随着全球网民数量持续飙升,新网民数量的缩减意味着整个互联网用户流量天花板的出现。

 

而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环境的变化走出一波新流量的捕获过程,不少平台看似获得了新流量,但问题是流量背后的用户无非是从PC浏览换成了手机浏览,重复计算和流量转移在一片唱多声中成为互联网科技企业新的增长点,这必然存在不少泡沫。

 

Facebook为例,其同InstagramWhatsApp或多或少都会有用户群体重合的问题,而且其所为的新增用户数量统计,难道确定是将PC和移动端分开统计且有效排除了重复注册的用户群?用户流量增速放缓加上曾经统计的流量泡沫破裂,必然驱散流量红利。

 

免费泡沫开始破裂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流量转换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泡沫,捕获更多年轻用户流量,或能在时间的推移下实现平滑过渡,全球化战略帮助这些巨无霸有机会捕获新的流量,同时,吸引年轻用户群也是持续获得新鲜流量的办法,但这些平台又凭借什么获得流量呢?

 

一直以来,免费的内容及服务是互联网科技平台争夺用户流量的关键,用内容吸引用户流量,通过用户流量换取广告投放,再利用广告费打造内容,这样的转移支付制造了互联网内容甚至服务免费的假象。

 

然而,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和新流量的枯竭,免费内容/服务同样撑不住了,标榜免费的Facebook实际上却通过用户数据换取广告营收,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位用户大约带来20美元收入,虽然这些费用没有直接从用户腰包里面拿走,但Facebook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直接挖掘用户数据潜在价值并以此盈利的手法恐怕也不那么光彩。

 

随着网民认知和成熟度的提升,当数据及其衍生价值受到大众关注的时候,互联网科技平台转移支付那一套恐怕再也玩不下去,整个市场也会进入消泡阶段。

 

写在最后:大公司的病

从几个人的小企业成长为数千亿市值的巨头,Facebook和扎克伯格用十余年时间成长为互联网科技领域的传奇,在获得各种光环的同时,Facebook也患上了大公司的通病——臃肿、人浮于事甚至内斗。在流量盛世下,Facebook从社交平台发展成为新闻社交平台,而后,Facebook真的可以成为社交领域永不沉没的航母吗?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