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 1582 篇文章,被 4 人关注,获得了 11 个喜欢

幸得“路转溪桥忽见”

小米13 Ultra的影像大格局

文/ klr

 

 

 

前言:

 

距离年度旗舰小米13系列发布已过去一季,距离前代年度数字机皇小米12S Ultra发布已过去大半年,很多人翘首以盼的新机皇终于来了。如果说,并不是每年都有的小米MIX产品序列热衷“黑科技”的前沿玩法,那么数字Ultra更实在地呈现“把现有技术尤其是影像技术‘掏心掏肺’向大众倾诉”状态。所以还是老规矩,在数字旗舰已经展现出足够诚意的前提下,眼前的小米13 Ultra依然毫无保留地向大众表达小米对于“定义顶级移动影像概念”的坚持——小米对它的正式定义是强化“移动影像光学时代”理念,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徕卡“在移动影像领域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技术展现”。

 

关于旗舰级机型在影像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一般的大招都不算大招了,压箱底的东西如果还舍不得拿出来,那就晚了。而小米手里现在有一套非常具备竞争力的影像方案,不仅发布最早,调校也最久,即“徕卡一英寸主摄”及围绕其营造的整体影像框架。从去年7月到现在,这套方案被两次证明了其市场热度和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在这个烟柳桃红互争新的时节,小米13 Ultra会第三次证明,不负春光。

之前我们聊小米13 Pro的时候说,“满配徕卡”的特长,让竞品感到了足够的压力,那种压力是“大家都有第二代骁龙8”所不能平息的。乘胜追击是小米擅长,而小米13 Ultra颇有让2023年的“至尊大礼”在上半年就搅动大局的气质,也可以被理解成“继续超越自我”的决心。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夜行黄沙道中》里辛弃疾在下阕开头,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风”“明月”吻合。若把之前的小米13系列比作“清风”“明月”,那现在“星雨动势”正当时,前后呼应得恰到好处,这也是我们将本篇主题定为“路转溪桥忽见”的用意——借此打开一片豁然开朗的局面,小米凭借这台新机皇,再次取得市场主动。

 

豁然开朗的引子,其实在小米13 Ultra正式发布之前不久才揭开谜底:小米与徕卡一起带来前所未见的移动影像最新光学系统方案,以及移动影像领域迄今为止徕卡最完美的“Summicron镜头系统”。如果有人看不懂这是怎样一种存在,也没有体验过之前小米12S Ultra,那也没关系,只需要知道它代表了小米与徕卡全球影像战略的又一次关键合作,就能够明白其承载的技术实力有多“碾压性”。

毕竟,小米的机型只要配上“Ultra”的后缀,这些年都是同期佼佼者。小米13 Ultra登峰造极的移动影像能力,之于当前的竞品市场,恰如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实际上,如今各家都内卷得厉害,小米对于机皇的定义和诚意也在与时俱进——哪家不是如此呢?

说来说去,还是那两个老生常谈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都不得不加快代系更迭的进程来适应,整体市场态势呈现下滑,强者恒强的局面又停不下来了,在产业链上毫无话语权的小众品牌只会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小米自身对于“下一个十年”的开局并不算十分满意,两年过去了,虽然我们看来它的2021年和2022年整体成绩还不错,但它在2023年的压力必然会更大,从手机终端到IoT的布局,从生态链的继续强化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推进,雷军和小米都需要更多下沉市场的狠招。小米13系列开了局,小米13 Ultra要立威。

 

下面,进入正题,让我们近距离细品这台“比前作加了潜望镜长焦的双长焦怪兽”,细品这台业界在上半年就可以将其定性为“2023年度影像王者”之一的巅峰作品。

编者按:因为去年并没有“小米12 Ultra”,而是等到夏季直接发布了小米12S Ultra,所以两代小米数字机皇的间隔时间只有大半年。在这大半年里,小米依旧给最新的机皇准备了非常充足的堆料,诚意是一方面,“必须成事”的气势更是显露无疑。

 

“携光前行”是一句实在话

 

虽然近十年来手机影像的进步非常非常大,在90%的应用场景里,人们都已经习惯了“手机拍摄”的便利和“基本不错”的效果。但一个客观的情况依旧存在,那就是手机暂时还是不能取代拥有更大传感器的相机(传统卡片相机除外),毕竟手机传感器小,所以在拍照的时候更多是借助算法处理,而相机则是依靠硬件的传递,通过镜头和传感器来把光线变成照片。手机出片“修饰感”和“虚假感”在大多数机型里都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

 

雷军说,小米追求真实的光学表现,反对过度的计算摄影;小米追求真实的画面质感,反对过度的锐化失真;小米追求真实动人、充满情感与洞察的瞬间,反对虚假、刻意、过度设计的摆拍。这次小米13 Ultra作为小米影像战略升级的第二章,又是小米和徕卡联手打造的一款史诗级产品,将重构移动影像。

几天前,徕卡CEO Matthias Harsch也表示,他给小米和徕卡的合作打满分,同样给小米13Ultra打满分,因为“影像体验这么优秀的智能手机真实前所未见”。这里特别强调“前所未见”四个字,对小米13 Ultra可谓是极高的评价,这是之前和华为合作时没有过的评价。那么,小米13 Ultra缘何能够获得徕卡CEO如此高的评价呢?“舍得投入”“愿意付出”“精诚合作”“体察大众”“看准方向”,双方的诚意都为了一个目的:让手机影像再上一层楼。

 

当年,第一代徕卡相机Leical的成功,不但归功于Oskar Banack设计的小体积机身,定义了35mm胶片相机,更要感谢Max Berek仅用纸笔设计出的第一支Elmar 50mm f/3.5镜头,将高素质光学镜头与小巧的机身融合成现实。所以,小米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把“高画质”和“运动感”这两种看似冲突的特征融合进同样小巧的手机机身,继续成就无数“决定性瞬间”。小米13 Ultra存在的最大价值,也在于此。显然,小米13 Ultra的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使命重大。

从更广义的角度理解,站在整个小米13系列的角度(Ultra版当然也在这个范畴之内),小米在第二个十年里对于产品的理解和表达,越来越成熟,思维方式也越来越有“忧患意识”。在保持追求性能的纵向维度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延展体验的横向维度上。毕竟,绝大多数目标用户已经从当初追求所谓性价比的惯性里完成了消费理念的升华,小米必须随之完成自我理念的进阶以迎之,包括不断进化手机影像这个目前用户端最大最实际最能体现价值的需求。这就是小米的品牌之道。

 

“高级感”与“舒适态”的融合

 

很显然,小米13 Ultra在整体的感观上和小米12S Ultra是有明显的代系延续性的,大面积的影像模组具备很强的辨识度,也具备强烈的“徕卡相机”味道。不过,在细节的处理上,如今这台新王者的确也情理之中地参照了小米13系列的整体格调,对“舒适”的要素着墨明显。

小米说这次他们的思路是对经典设计的深层次致敬,希望小米13 Ultra不仅能从外形上传递“高级和复古的传奇作品质感”,也要从结构设计和空间冗余上强化整个影像系统的运作能力。所以,相对前作更连贯、更流畅的线条,通过巧妙的曲直交汇来形成节奏感和稳重感。

实际上,很多人非常喜欢前作小米12S Ultra那颗更加饱满圆润的“整体镜头”。显而易见,小米12S Ultra的设计有着非常明确独到的语言,与小米12S系列机型完全不同,也与之前两代Ultra机型形成了鲜明的差异,这其中,大众最容易聚焦的,当然是那颗镶着金边的“大眼睛”。小米的观点是,行业内之前没有把如此复杂的影像系统集成一处的先例,之前小米12S Ultra要做的就是“重新思考专业移动影像设备应该有的形态”,居中,让焦点成为焦点。这个理念在小米13 Ultra上得以延续,是必然的,但也需要进化。

 

与前作不同的是,这次小米13 Ultra的四个后置镜头呈对称角度布局,在保证光轴统一性同时,也要考虑各自内部冗余的布置,这是三个后置镜头的小米12S Ultra在设计时不需要考虑的事情。所以,新作的空间设计在兼顾美学的前提下,难度更大。难度更大的是,小米13 Ultra的镜头群组凸起程度居然比小米12S Ultra降低了不少,这就不得不让人惊喜了。

 

更重要的是,为了让Leica Summicron影像系统里上百个零件获得坚固可靠的框架,也为了整机重量的平衡,所有成像有关的器件都尽可能地靠近机身几何中心,且由金属骨架进行全方位保护。于是,小米13 Ultra采用了全新设计的Unibody金属框架作为结构核心,大胆摆脱传统“双曲面”中框的设计范式,转而采用和Leica M相机相似的结构,将两侧的金属延伸至机身背部4.4mm之处。这样设计的金属中框相比之前多使用20%的铝材料,抗弯曲强度是小米12 Ultra的4.4倍,为整机的结构提供坚实的基础。打造出四周连贯的平面,线条凌厉、但又不显得厚重,使握持更加稳固。

 

如此一来,小米13 Ultra这次有三种配色版本,黑、白、绿,低调沉稳经典精致,什么溢美之词都可以大方奉上。它们都是“皮”的,没有玻璃没有陶瓷,保留了徕卡M10-P的恒永美好。可以说,小米在配色的方面做了一次优雅的“减法”。

既然都是“皮”的,那就要聊聊是什么“皮”。在覆盖材料方面,和小米13 Pro一样,小米13 Ultra全系采用的科技纳米皮材料,且属于第二代,其性能和触感超越大多数相机上所采用的皮革材料。这种全新的纳米皮材料,有着更均匀的表面纹理,从而实现更精致、更细腻、更柔软的触感。手指掠过表面,仿佛可以感受到皮革的厚度。

 

手感是一方面,耐用性则更让人关心。第二代科技纳米皮材料延续了小米13系列上那套纳米皮方案耐磨、耐脏、耐璜史的特性,并通过额外添加铜锌复合单原子抗菌剂的方式,实现了99.99%的抗菌能力,达到国家一级抗菌标准。相比目前常见的银离子抗菌,铜锌原子抗菌可以实现长久、稳定的抗菌效果,不会被磨损所影响。配合整机IP68防尘防水的能力,摄影玩家可以放心地让它全天候工作。

 

不过如果还是“舍不得它风吹日晒”的话,小米还有后招。比如,和“高级感”有关的另一个看点在于小米13 Ultra还拥有一套“专业且专属的摄影外设套装”,这是小米非常喜欢的操作,也是用户从实用价值到心理满足皆达到一个新高度的加分项。

这套摄影配件,包含小米13 Ultra的专用保护壳、拍照手柄、镜头盖,以及一个67mm滤镜转接环(配合两片附加镜片,分别是67mm CPL镜片和67mm Black Mist镜片,并非之前社交媒体上盛传的“独立镜头”)。其中,拍照手柄包含两段式快门按键,以及变焦拨杆。如果配合相机里的【街拍模式】,可以实现长按快门键0.8秒启动相机并抓拍,实现更迅捷的街拍体验。

我们想起之前小米12S Ultra那个拥有“徕卡相机一样感观满足”的手机壳,当初就已经俘获了一众文青的心(甚至甭管会不会拍照,他们都因此而对那台影像机皇趋之若鹜),如今小米再接再厉,把“格调”弄得更到位了。所以,我们把这套组件的介绍放在外观设计的章节,也是这个原因。

 

徕卡,沉浸式参与“德味的普及”

 

十三周年的小米,用“Ultra”版本来庆祝生日,已经是多年惯例了。与众不同的是,小米13 Ultra号称将开启“移动影像光学时代”,而前期宣传预热时最先公布消息的并非小米而是徕卡,看似简单的一个操作,大有文章。按照以往规律,发布会一般都是手机厂商官宣的,但这次徕卡提前预热小米13 Ultra,合作不像是简单的联名版本。果然,徕卡参与了全程调校和设计,把整体品牌调性明确拉上去。

 

很多使用徕卡的摄影师说,他们钟爱用徕卡相机拍摄的照片,是因为其总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感,这些照片往往一眼就能被辨认。这种质感被称为The Leica Look, 或被国内爱好者亲切地称为“德味”。不过真正能系统化玩徕卡相机的玩家毕竟是少数,小米自从与徕卡合作之后,就一直致力于把“德味”体验变得相对亲民和广泛,以此让“德味”能够被但清晰定义。

在移动影像全面进入计算摄影时代之后,很多手机追求“数值正确,而忽略了美学本身的平衡,引入了过度锐化、错误的光比等画面伪像,破坏了原本的氛围感。作为百年影像大厂,徕卡对相片如何呈现影调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积累,在胶片时代,相机对色彩的影响只取决于镜头的光学特性时,便有一些摄影师追求“Leica Look”,即徕卡影调。到了数码时代,得益于徕卡对信号处理的钻研,徕卡影调进化成为一套有着严格科学依据的光电传递函数,直出时做到对光影和色彩的精确捕捉和还原,同时保留足够的信息以用于后期处理。徕卡原生双画质旨在还原场景真实的明暗关系,带来具有立体感的影调、临场感的色彩。

 

我们知道,徕卡镜头的光学设计理念,是同时兼顾小体积、大光圈、坚固耐用和非常出色的光学素质这四个要素。小体积、大光圈、可靠度、高素质这四项原则刚好在移动摄影领域也具备等同的优先级。智能手机的体积限制比相机更为苛刻、对大光圈和高素质的要求几乎相同。但虽然目标一致,移动摄影达成目标所用的方法却大为不同。在小米和徕卡光学部门合作的过程中,“前期成像”和“后期算法”的关系,“客观指标”和“主观审美”的关系,如何平衡,一直是工作的核心。

小米和徕卡在不断地磨合中,逐步达成共识,即优秀画质始于光学。尽最大可能在光学上解决问题,远比后期靠算法矫正更好。算法应该在优秀的基础上优化画质,而不是尝试补偿(渲染)已经丢失的信息。在之前小米12S Ultra上,他们基于这样的原则共同优化了光学设计,带来了完整一英寸传感器和多层镜头镀膜,以及基于优秀硬件基础而实现的高度拟合相机影调的“徕卡经典”和“徕卡生动”模式。在小米13 Ultra上,这一理念继续强化。

 

也可以这么理解,和以往的“徕卡调校”不同,在小米13 Ultra身上,大众看到了真正的“沉浸式参与”,真正的“全程融合调校”,真正的“德味的普及”,并把它归纳为第二代徕卡色彩科学。不得不说,这比之前在小米13 Pro上的“徕卡双画质”,要更加高级和深入。

去年在小米12S Ultra上,小米与徕卡将Leica Look色彩渲染方式调校为Leica Smartphone Look,基于徕卡相机的色彩渲染方式,追求呈现自然的光影和色彩关系。在小米13 Ultra上,两种画质风格的色彩科学都得到了升级,将整个摄影管线迁移到了P3色彩空间,使其相比上一代可以多捕捉25%的色彩。

在P3的支持下,新机在面对夕阳、鲜花、霓虹灯、美食这样的高饱和色彩时可以得到更真实的画面。而且,小米在专业模式中增加了“自定义摄影风格”,允许我们在拍摄时就提前预设画面偏好,对画面进行前处理。

在玩家最关心的徕卡滤镜方面,这次小米在四款来自Leica M11的滤镜之上,又额外增加了两款来自Leica Monochrom机型的“徕卡漂棕”和“徕卡单色蓝”。前者模仿胶片时代冲洗照片时使用“硫化银”呈现的Sepia色调,非常复古。

 

更强的不止“真正1英寸大底”

 

雷军说,摄影和蜡烛一样,都用光影写诗。诗人说,虽然一束光被你捡到,虽然在某一刻它照到了你的肩上,但它不属于你。在日落时分,这束光需要还给太阳,那你会不会觉得遗憾?遗憾就对了,那些有光的瞬间,要留下来,有心有意更要有器。

 

有器则立。去年七月,为了保证当时小米12S Ultra被毫无争议(或者叫实力碾压)地被定性为“2022年手机影像巅峰”,也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徕卡影像的调校潜力,雷军不吝惜以亿为单位的投入,只为突破手机影像天花板的这个“小目标”,用了索尼那颗“不打折扣的真正的1英寸大底”IMX989。并且,小米参与了其规格定义和部分设计及验证工作。还没翻过2022年,小米又紧锣密鼓地推出第二款配备IMX989大底的手机小米13 Pro——我们以为它会存在于Ultra版本上,但小米说了,Pro版“传承专业Ultra影像身份”,这对小米的新年用户太大方了。

于是业内当时就说,很难想象之后的Ultra版会是怎样的“满血堆料”。现在答案来了,比小米12S Ultra更强的全新的Summicron镜头系统。徕卡表示,这套Summicron镜头将从广角到长焦的不同手机镜头实现了一致的优异光学性能。此外,他们将会和小米一起带来移动影像光学系统方案的进一步升级。

显然,小米13 Ultra对于“满血堆料”的理解非常透彻直接,强悍的IMX989主摄+IMX858直立式长焦+IMX858潜望长焦+IMX858超广角镜头,囊括了1英寸怪兽级大底、双长焦、徕卡影像等一切可以想象的顶层手机影像硬件,再加上可变光圈加持(这也是目前业内唯一一款1英寸大底配合可变光圈的作品),在复杂场景下会自动调整合适的光圈和快门速度,让成像质量更上一个台阶。在软件上,通过自动化调试流程,小米让四颗摄像头的自动测光和自动白平衡几乎保持一致。在使用全新的变焦拨轮时,还支持平顺的摄像头切换动画。

我们知道,很多摄影大师终其一生只青睐两三支定焦镜头。因为,定焦镜头可以拥有更大的光圈、更优秀的光学素质,以及更小的体积。我们也知道,手机摄像头是若干个“定焦镜头”的组合,成像质量和体验要高度一致,才能各有特色。小米13 Ultra的这“四支镜头”覆盖12~120mm焦段,并通过在中间设置虚拟焦距的方式,相当于同时拥有了六个焦段,均可以输出1250万像素的照片,极大地释放了创作自由度。这就是所谓In-sensor-zoom扩展焦距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前面章节提到的小体积、大光圈、坚固耐用和非常出色的光学素质,才有了发挥的价值。

先说小体积。和每一款小米&徕卡机型一样,镜头的镜片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小米13 Ultra的每一支镜头的每一枚镜片都采用了非球面镜,这极大地释放了光路设计的自由度,让它可以在非常有限的体积下,实现非常出色的画质。其中新增的75mm 长焦镜头,其物理高度甚至短于焦距。在设计过程中,每一个非球面的形状都需要使用偶次多项式来描述,精度达到纳米级。正因为如此,小米才可以将每一颗镜头的清晰度优化到光学最优解。

大光圈的话题,不止可以带来更大的进光量、柔美的浅景深,更可以让快门更灵敏,画面更稳定,更容易让瞬间定格。在小米13 Ultra的四颗镜头中,有三颗的光圈值都超过了f/2.0,即便是120mm长焦端也有f/3.0。更让人关注的是,小米13 Ultra的主摄还第一次配备了物理光圈结构,使得主摄光圈值可以在f/1.9和f/14.0之间进行切换,调整2EV幅度的曝光。得益于逐片非球面结构,这套后置影像模组的高度几乎没有变化,但整个镜组也仍然支持HyperOIS超级光学防抖。至于光圈的变化调整,则还是要得益于“小米影像大脑”的帮助,这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算法组件了,它可以根据当前场景的照度、对焦距离,甚至是画面中人脸的数量和角度,来自动设置光圈值,我们也可以随时手动切换。

 

多说一句。这次小米影像大脑优化了影像管线的吞吐性能,并对功耗做出了显著优化。小米13 Ultra可以稳定、长时间录制4K 60帧视频而不出现丢帧。闪电连拍、急速抓拍、CyberFocus万物追焦等这两年口碑非常好的加分项,也都进行了升级。

 

在小米13 Ultra上,IMX989主摄的最大光圈值为f/1.9,在大部分情况下,手机都会以f/1.9 进行拍摄。对应到35mm全画幅相机上,此时的景深效果约为f/5.1。不过,当“小米影像大脑”判断当前的对焦距离不足半米时,或画面中的多张人脸存在前后距离时,为了扩大景深,会缩小主摄光圈值。此时等效全画幅景深约为 f/11,可以让画面不同景距离都清晰。

 

至于光学素质方面,就不用太费笔墨了,小米和徕卡的深入合作的意义于此。如果查看小米13 Ultra的相机设置,我们会发现它比前作少了一个选项“畸变矫正”。那是因为小米重新设计了每一支镜头的光路,在图像抵达传感器时,已经摆脱了桶形畸变,不需要软件做任何处理。

在小米13 Ultra上,原生无畸变镜头可以在光线抵达传感器时就已经是几乎无畸变的状态,无需进一步引入矫正算法,充分利用传感器的性能来实现更清晰的画质。毕竟,小米13 Ultra的镜头采用行业罕见的“超高阶偶次多项式”,镜片拟合精度达到纳米级别,如此严苛的设计需要配合同样严苛的生产能力,模具刀具精度需要控制在-20纳米,镜片良率不足10%。其他有关光学素质提升的地方,比如多层光学镀膜&涂墨、新型环烯烃材料等,也都是舍得的产物。贵,就贵在这里。

 

在坚固耐用方面,除了前面章节提到的进一步加强的铝合金中框,为了保证每一颗摄像头时刻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并使其光轴一致,小米将四颗摄像头封闭在一体成型的金属框架中,这不但可以提升多摄的一致性,还可以保证在长久的使用中,摄像头系统仍然保持稳定,甚至可以提供散热能力。

 

最后,聊聊图像存储。小米13 Ultra支持在专业模式中同时开启50MP和RAW格式,以原生Remosaic 的方式保存图像。而且,还是14bit UltraRAW的数据,直接取自计算管线,绕过了不可逆的画面压缩,实现比单帧RAW更好的解析力和动态范围。这也是一台真正的影像机皇需要有的素质。

 

专业原色,只为色彩追求

 

在屏幕配置方面,小米12S Ultra那块6.73英寸的AMOLED E5屏幕,除了各种顶级的显示指标,什么“十亿色”,什么“120Hz LTPO刷新率”,什么“十指480Hz触控采样率”,什么“前后双光感”也都统统安排上。到了2023年,小米13 Ultra自然要有符合2023年标准的屏幕选择。不过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它没有沿用小米13 Pro的屏幕方案,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华星方案。

 

这是一块为创作者打造的专业屏幕,强调的是“专业原色”。所以,它也是行业内罕见的因为性能优秀而在Ultra级别产品上使用国产屏幕。它是小米CSOT联合研发的第一块2K分辨率LTPO刷新的OLED屏幕。它采用全新C7发光体系,在多种表现上超越三星最新的E6发光体系。比如有害蓝光占比相比E6减少54%;支持DC调光,拥有1920Hz PWM调光,配合自然护眼模式可实现更舒适的视觉效果;比如优化了大角度下的色偏△E,在视角大于30°时,对比三星E6存在优势。6.7英寸的尺寸与前作区别不大,也是目前旗舰机型常见的尺寸。

小米13 Ultra使用这块屏幕,其默认色彩模式为“专业原色”,提供准确的色彩呈现以及自动色彩管理。全新的专业模式基于CIE2015色彩空间校准,拥有更好的同色异谱表现,这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显示技术下色彩一致性的问题,尤其解决了OLED屏幕一直以来的D65偏黄问题。

因为采用了相同的CIE2015色彩空间,小米13 Ultra和这次一起发布的小米Pad 6 Pro一样,可以和小米电视大师86英寸以及苹果Studio Display和苹果Pro Display XDR保持高度的色彩一致性,因此相同的照片、图素在这些屏幕上会呈现出一致的色彩,更方便摄影师和设计师的工作。

 

小米13 Ultra还实现了针对HDR视频的亮度校准,使其高度贴合ST2084亮度响应曲线,在播放HDR10 和Dolby Vision视频时可获得更准确的观感。

 

平台,把“2023机皇”的门槛又垫高了

 

把日历翻回到去年七月,直接加了“S”的小米12S Ultra与之前的至尊版机型相比较,从内自外散发的气质,即便不懂手机的人也能察觉到其有明确的不一样的味道。这种味道与别家旗舰稳妥进阶意味不同,甚至可以明显感受到小米对于小米12S Ultra寄予的厚望是那种“改天换地”的程度。而今天小米13 Ultra从大的方向上,则是做出了代系传承的姿态,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小米对新的“Ultra机型”的探索和革新,是认可的;其二,小米的进取有时候看起来很激进,但骨子里实际上还是务求“稳中求快,以快固稳”的结果,并不是朝三暮四的浮躁。

 

对于小米13系列的第二代骁龙8平台,是一个“没什么好说的话题”,因为它“顺理成章”的身份,前面已经谈得很透了。同样,小米13 Ultra也必然是第二代骁龙8平台。为什么?因为第三代骁龙8平台还没发布,这就是唯一原因。

顶级的处理器平台和顶级的影像模组,加上顶级的电池模组,小米13 Ultra的散热组件也是需要下功夫的。“小米环形冷泵”是小米这次准备的方案,它是小米专利的次世代散热技术,通过精密设计的“多层控水单向结构”,形成“汽液分离”的独立通路,实现了更为高效的循环方式,将热量更高效地输送到远端,热阻大幅度降低。

 

实际上,环形冷泵左侧为液体专属的回流管道,右侧为汽体专属的导热管道,互相隔离不存在对撞,液体回流毫无阻力,因而不会出现“烧干”的情况。“汽液分离”的另一个好处是存在天然的低温区,小米可以将靠近手机中框的通道设计为液体通道,在高负载场景时中框的温度更低,让手感更好。

 

这种业内首次将航空级的环路散热系统进行小型化量产的方案,在0.35毫米内实现了三倍于常规VC的散热能力(它所搭载的环形冷泵可以时刻保持热区有充足的冷却液,可以在3250平方毫米的面积下实现超过10000平方毫米传统VC的散热能力),也让小米13 Ultra这种“性能与影像俱佳的机皇”能够安心过暑假。

性能的另外两个要素,LPDDR5X RAM和UFS 4.0 ROM,也不用多言,整个硬件基础继续构筑了完整的2023年旗舰平台方案。小米在性能上的“榨取能力”从来都不是问题,这也让我们反而少了很多着墨的动力。跑分数据来看,之前小米13 Pro跑出了130万分的安兔兔成绩,而小米13 Ultra这种定位的机型,我们甚至觉得根本没必要落于俗套跑个分。

 

比如,它支持大型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和《英雄联盟手游》的内存冻结功能,当游戏中我们切到后台时,会将核心进程冻结,把非核心进程压缩后保存至UFS。按官方说法,最高降低93%的内存占用率;并可以再下次启动时快速恢复,启动时间最高缩短90%。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小米10 Ultra的起步存储配置是8GB+128GB,小米11 Ultra为8GB+256GB,小米12S Ultra为12GB+256GB,如今小米13 Ultra的起步配置也是12GB+256GB。能看出来这两年市场接受的整体配置取向变化。当然,对于这种机皇级的作品,我们还是建议选择512GB ROM及其以上的版本才能更加“肆意享受”,如果能上16GB+1TB的顶配,那自然是极好的。毕竟,16GB RAM能为计算摄影算法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而1TB ROM可以让我们录下更多8K视频。

 

说到高解析度视频拍摄能力,这里还要提两件事,它们都有很明确的“辅助之功”。其一,小米13 Ultra是小米首次支持USB 3.2标准的机型,5Gbps的传输速率,不仅支持最高4K 60Hz的 DisplayPort视频输出,对大文件的传输拷贝也有极好的提升。这些平时不太容易被普通用户关注的点,还是很重要的。其二,小米13 Ultra搭载三颗高动态MEMS麦克风,动态范围达68dB, 可实现演唱会级的录音质量。这三颗麦克风的阵列还可以通过波束成形的方式,实现心形指向,使录制视频时,面前的声音更清晰洪亮,适合录制复杂场景。

 

续航,继续“安心的高标准”

 

现在的旗舰机型,聊电池组件基本上都会独立成章。这次小米13 Ultra的电池组件,被称为“小米澎湃双芯动力系统”,从纸面参数上看,与小米13 Pro区别不大,只是基于整机平衡配置的考虑,把“120W澎湃秒充”改成了“90W澎湃秒充”(后者有全新小米澎湃P2智能快充芯片加持),配合同款小感量50W Pro无线秒充和10W无线反向充电。

 

当然,相对于Pro版,还有一处明显区别在于Ultra版的电池容量从4820mAh提升到5000mAh(4.48V电化学体系电池,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正常工作),也比小米12S Ultra的4860mAh更大,回到了之前小米11 Ultra的水平,对“满血堆料”的运行支持更安心。电池安全方面,与小米13 Pro同款的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是最大的硬件级保障,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还可以更准确地检测电池电量和放电状态,并给出分钟级的续航预估(可以启用MIUI桌面小部件【手机管家-电池】查看续航预估)。

在“极速模式”下,小米13 Ultra的有线充电充满时间实测在33分钟以内,“常温模式”不会超过37分钟。无线模式,配合小米50W立式风冷无线Pro充电器,充满则在50分钟以内。这些成绩虽然不及120W的小米13 Pro,但比之前的各款67W级别Ultra版本机型要快多了。而且,从DOU续航测试结果来看,1.35天的成绩超过小米13 Pro的1.29天的成绩,更是远远超过iPhone 14 Pro Max之类竞品。

 

它还具备“极限续航模式”对于进入忘我拍照状态的玩家来说,也很必要。小米13 Ultra在电量低于1%时,能自动触发这个模式,限制后台、关闭动画。这个模式可以额外待机60分钟或通话15分钟,以及完成扫码等操作,非常“救命”,比如坚持到扫出一个共享充电宝。

 

细节,机皇从不懈怠

 

在网络性能方面,小米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这次小米13 Ultra原生支持连接两个5GHz Wi-Fi热点,分别支持160MHz和80MHz频段。如果配合小米万兆路由器,最高可实现4.3Gbps的速率,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明确提出“Wi-Fi7”的名字,但这种实际的体验,大家都懂的。

 

数据网络方面,双卡双通(DSDA)2.5模式带来了双卡数据流量功能,配合上面提到的双5GHz Wi-Fi功能,可实现四网并发能力。在需要高吞吐的场景,如应用商店等,可以同时调用四网加速下载;在需要低延迟的场景,比如各种游戏加速APP上,则实现四网竞速。虽然我们觉得小米13 Ultra的用户不一定是热衷游戏的玩家,但把细节拉满总是必要的。

而这些网络性能,又都构筑在小米全对称天线的基础之上。小米13 Ultra的中框延伸至机身背面,显著增大了天线的辐射面积,大幅度提升了天线辐射效率,实现更为优秀的信号体验。其上、下、左、右,均设计了独立的3G/4G/5G天线,不仅可以让中框的断带完美对称,还实现了360°无死角覆盖。由此,还通过优化天线布局,实现了横竖、左右、全方位防握死,和“四网竞速”的意义一样,对游戏体验非常有帮助。更妙的是,它在后置圆形摄像头区域下方藏了一条专用LDS天线,专为5G N78频段存在。

 

音频方面,小米13 Ultra搭配对称式立体声扬声器,支持杜比全景声和空间音频。在播放立体声、5.1、7.1、7.1.2和Dolby Atmos音源时,支持最大180°的横向声场模拟和天空声道模拟。这方面其实给我们惊喜不大,因为音频配置对于小米机皇来说,给多少料,都是“自然的事”,所谓沉浸式外放的追求,也在于此。

 

至于双频GPS、X轴线性马达和多功能NFC,这里就不多介绍了,问就是“旗舰标准”,包括“数字车钥匙”(支持蓝牙和NFC)也在其中。防漏音听筒的设计也是必然的存在(利用机身的跑车溜背造型,它在顶部配置了独立听筒单元,不再共用顶部扬声器,以实现定向出声),一方面是隐私保护的需要,一方面也是公共场合的礼貌,最近各家机皇级作品都有此考虑,小米的“Ultra”自然也是如此。

 

最后说说MIUI 14。之前MIUI 14随着小米 13系列发布,它让系统对硬件的占用更少,轻巧和强大。所以,从目前的口碑来看,大众对于MIUI 14是满意的,小米13 Ultra在它的加持下也仍然会有全能和便捷流畅的表现。

 

EF点评:

 

这个行业有个规则,赶早不赶晚才有下一步的回旋冗余空间(在市场层面)。毕竟,整个手机终端市场的白热化与特定化竞争趋势,前者可以被理解为“大众的选择太多”,后者则可以被理解为“对手抓住特定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小米13系列(尤其是小米13 Pro)比别家更早完成“2023年手机影像标准”的顶层构建,给小米13 Ultra的再次极限拉高提供了非常好的起点,这才是让竞品意难平的地方。

 

小半年前的2022年末,作为小米每年的“传统节目”,也作为手机行业这几年的“标准开幕式”,由小米智慧工厂生产的小米13系列上市,从现实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讲都依旧合乎情理。半年后的今天,小米13 Ultra为阵容壮威,安排特别好,“交替前行”踩准竞品们的节奏,说“步步赢”怕未尽客观,但“步步营”的稳健,还是没错。

 

从定价来看,小米13 Ultra与我们预期的价格相比的确高了一些,这其中的原因倒是不难理解,堆料的确太舍得了。其实在正式发布之前,就有自供应链的非正式消息称小米13 Ultra整体的备货量较去年的作品提高了50%。另一个消息是,小米还大幅增加了核心零部件的订单,其中1英寸的CMOS已经占用供应链产能的7成,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消息。

 

显然,小米之所以对自己这台至尊机皇如此自信,除了本身实力够硬之外,与上代小米12S Ultra的出色销量表现有关(而且这还是它只在国内上市的情况下),也与目前市场复苏的态势有关。还是那句话,无论是小米还是别的品牌,只要认真做产品,把一切心思都放到对消费者负责上面,是必然能实现高端定位与高级质感的。对得起一分钱一分货,就值得肯定。

 

总之,高效的系统、高能的旗舰性能平台、高级感的设计语言,再配上“四颗5000万像素的徕卡Summicron镜头‘满血影像’组件”,小米13 Ultra必然定价不菲,也必然不会属于广泛用户群体,但它是小米手机的年度可商业化技术的顶层表达,价值本身不单单是价格来定义。去年雷军说“这一代小米12S Ultra 只在中国卖,下一代一定在全球销售。”现在看来,肩负“全球征战”和“重构移动影像”任务的小米13 Ultra是够资格的。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