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 2017 篇文章,被 4 人关注,获得了 11 个喜欢

蓝盘再进化:闪迪WD Blue SN5000深度测评

PCIe 4.0时代的全能战士

文/ klr

 

 

 

当前阶段,PCIe 5.0 SSD还属于高端旗舰级产品,在市场是更多针对专业用户群体。而技术日渐成熟完备的PCIe 4.0 SSD则是能够更好的满足大多数用户在日常使用场景中的需求。

 

 

 

加量不加价,蓝盘续经典
 
 

 

今天我们所介绍的闪迪WD Blue SN5000以“加量不加价”的诚意杀入主流市场。作为蓝盘系列首款四位型号产品,它不仅是SN580的迭代升级,更以对标WD_BLACK SN770的性能、专为创作者优化的设计和单盘2TB的巨量存储,重新定义了PCIe 4.0 SSD的价值标杆。

 

基本参数:

 

规格:M.2 2280

接口:PCIe 4.0×4(16GB/s)

主控:Sandisk DRAM-Less主控

闪存:Sandisk 3D NAND TLC(500GB/1TB/2TB)

目前可选容量:500GB、1TB、2TB

顺序读取: 5150MB/s(2TB版本)

顺序写入:4850MB/s(2TB版本)

随机读取: 650K IOPS(2TB版本)

随机写入:770K IOPS(500GB/1TB/2TB)

耐久度:900TBW(2TB版本)

运行温度:0~85℃

非运行温度:-40~85℃

重量:5.7g±0.5g(无散热片)

质保时间:5年

 

从容量上来看, WD Blue SN5000的覆盖范围很大,目前提供了从500GB到2TB,给消费者的选择非常灵活。而我们这次测试的是一块2TB版本。从标称的读写速度来看,其拥有5150MB/s的顺序读取,4850MB/s的顺序写入。从蓝盘产品一贯的稳健风格和配置容量以及速度考量,这次的WD Blue SN5000注定是一款要和广大普通消费者走得非常近的一款产品

 

 

原厂主控+原厂颗粒的黄金搭档
 
 

 

在SSD中,原厂主控能更好的适配原厂颗粒,而拥有主控研发和颗粒生产的能力,本身就代表着更强的企业实力。同时,生产自家产品时,自然会优先挑选自家更稳定、更长寿命的高等级颗粒。那么,原厂搭配原厂,就成为了挑选优质稳定硬盘的不二法门之一。

 

 

我们先来看我们手里这块WD Blue SN5000 2TB版本的硬件部分。作为几大“自研主控、自产颗粒”品牌之一的闪迪,此次WD Blue SN5000依旧采用了闪迪自研第四代DRAM-Less主控芯片(编号20-82-10081-A1S),采用HMB技术。在主控下方则是一个PMIC电源管理芯片和MCLL去耦电容。

 

 

颗粒部分使用单颗闪迪112层3D NAND TLC颗粒,实现2TB单面集成,独家nCache 4.0技术、支持混合模拟SLC,有效提升了性能和稳定。

 

同时,我们可以从设计排布上看到:主控与闪存颗粒分列PCB两端,有效避免热量集中,降低高负载掉速风险;3.3V 2.5A的工作电压电流折合功耗仅为8.25W,待机功耗较上代降低15%-20%;单面2280规格,厚度不足2.5mm。所以可以得知,这次WD Blue SN5000能够更好地适配笔记本、游戏掌机等设备。

 

测试数据,稳定表现

 

 

那么WD Blue SN5000性能到底如何,我们通过详细测试来看。

 

测试平台:

CPU:Intel Ultra 9 285K

主板:ROG STRIX Z890-A GAMING

内存:64G DDR5 4800

电源:ROG雷神1200W全模组白金

 

 

首先我们利用Crystal Disk Info查看基本信息,包括固件版本、健康状态和读写情况。并验证主控支持的传输模式、标准及其他功能。在开始之前,SSD的初始温度为35℃。

 

理论速度

 

 

通过CrystalDiskMark测试其读写速度,可以看到其顺序读写速度为5220.01MB/s和4914.68MB/s,全面超过了官方指标。而Q1T1的随机随机读写速度也达到了74.41MB/s和和292.02MB/s,在一众PCIe 4.0 SSD中属于良好成绩。

 

 

ATTO Disk Benchmark可以测出不同大小的突发性读写速度。可以看到WD Blue SN5000在64KB小文件写入上就接近满速,并且一直稳定在4.5GB左右,整体表现还是比较稳定的。

 

温度测试

 

 

接着测试一下温度。在利用IOmeter重负载的情况下测试温度,WD Blue SN5000的温度表现非常稳重,从HWINFO看出硬盘核心最高温度在85℃,整体温度在64℃。从这个稳定的温度表现来看,日常使用基本不会出现高温降频问题。

 

稳定性测试

 

 

AS SSD Benchmark的1GB和10GB(最大)测试样本比较中,10GB大文件传输的顺序读写速度甚至还略为超过了1GB的测试结果,虽然有一定多次测试中的正常公差的因素在其中,至少说明WD Blue SN5000在大文件读写时的高负载能力是相当不错的。两者的差距还是在4K64线程的随机写入上,这也导致测试总分从6981(1GB)降到了4687(10GB)。

 

SLC模拟容量

 

 

存储行业通常采用SLC缓存技术,划出部分空余空间作为缓存使用,只要连续写入的数据不超过缓冲池的容量,就可以实现全速传输。而Sandisk闪迪采用的nCache4.0技术是能够基于SSD现有使用空间进行自动调整的混合SLC缓存架构,能够以更低的能耗提供卓越的突发写入性能。

 

为了更贴合实际使用场景,我们利用HD Tune Pro进行模拟日常200GB大小的文件进行读写测试,看得出来,整体读取速度稳定在4500MB/s左右,写入速度也稳定在4200MB/s左右,没有出缓导致波动。看来WD Blue SN5000的模拟缓存空间超出了200G,给的还是非常足的。

 

同时为了测量出硬盘实际的SLC缓存容量,我们也利用白眼全盘读写进行了测试:

 

 

从白眼空盘状态的写入可以看出,一开始写入速度稳定在4300MB/S左右,写入量到达680G左右后,降速到500MB/s左右浮动,大概测出WD Blue SN5000的SLC模拟缓存空间大概在680G左右。得益于nCache 4.0技术的加持,WD Blue SN5000能够在2T的容量下划分三分之一的空间作为SLC缓存,足以应付绝大多数使用场景。

 

应用模拟测试

 

 

通过PCMARK 10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模拟测试系统运行场景下固态硬盘的表现。结果得分为:3287分

 

 

通过3DMARK存储基准测试,来测试模拟多款游戏的载入、保存、安装等操作,更加直观展示固态硬盘的游戏表现。最终得分WD Blue SN5000得分为3520分。

 

通过测试看来,WD Blue SN5000整体得分表现在PCIe 4.0 SSD中也算是较为良好,非常符合其主流定位。

 

 

专属软件赋能,让稳定更优秀
 
 

 

 

为了用户更好地使用和管理硬盘,闪迪的Dashboard软件能够非常方便地查看SSD的空间使用、温度等状态,同时也能在工具中对固态硬盘进行固件升级、安全擦除、S.M.A.R.T诊断。软件UI设计美观简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软件,那就是Acronis True Image。这本是一个第三方的软件,因为太好用了,提供的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重要文件用它可以实现快速备份。即使官方授权到期了,我也推荐大家续上。

 

 
EF点评:
 

闪迪WD Blue SN5000堪称SN580的进化式升级——在读写性能跃升的同时,温度控制实现质的飞跃,为笔记本用户注入一剂强心针。其全盘模拟策略配合高效主控调校,即使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高效的输出,加之原厂颗粒的耐久基因,共同铸就了这款SSD的硬核实力。无论是日常办公流、创意剪辑还是电竞战场,WD Blue SN5000都以全能表现稳坐性价比王座。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