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7年12期

24期

23期

22期

21期

20期

19期

18期

17期

16期

15期

14期

13期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192 篇文章,被 4 人关注,获得了 3 个喜欢

从高冷到亲民,小程序不得不变

文/ 汰每

 

不久前,微信方面又一次提升了小程序的能力,小程序码的数量将不再受限制。这已经不是微信团队第一次拓展小程序的功能了。有意思的是,和小程序正式面世时便颁布多条禁令不同,如今小程序的每一次升级,基本都在围绕导流展开。

 

越来越“亲民”的小程序

5月27日凌晨,微信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宣布了小程序的最新升级。此次升级最大的看点在于,官方放宽了小程序码的使用限制,允许开发者可以无限次生成小程序码。

 

所谓的小程序码,其实是微信方面在4月18日为小程序推出的功能更新。和我们常见的黑白二维码不同,微信方面此次推出的小程序码采用了彩色设计,形状也有别于正方形的二维码,而是采用了放射状的设计。据悉,由于小程序码和QR码采用了独立的编码方式和标准,这让《微信》以外的APP都无法识别小程序码,降低了被攻击者恶意利用的可能性。因为如此一来,每一个小程序二维码的生成和发布,都在微信团队的管控之内。

 

而就在小程序码公布两天后,微信方面再次宣布增加小程序入口——公众号可以关联不同主体的小程序。又两天后,官方又表示公众号群发的文章支持添加小程序。在此之前,在公众号的文章中,已经支持通过插入小程序模板发送消息。此外,开发者还可以实现在《微信》中打开APP分享的链接时,直接打开小程序。甚至就连小程序的名称,也可以和公众号同名。6月1日,微信方面又宣布公众号群发文章新增了通过文字或图片链接打开小程序的功能。

 

事实上,如今个人用户也可以申请小程序。5月10日,微信方面宣布正式开放“附近的小程序”功能。主要用户升级到最新版本的《微信》,就能够在小程序的入口中,看到自己附近的小程序。而通过这些小程序,用户就可以查看相应的门店信息,或者直接使用其服务。有意思的是,目前,在《微信》的搜索页面,小程序已被排在了第一顺位。而在此之前,只有扫描二维码获得第一个小程序之后,《微信》APP的“发现”页面才会出现小程序的入口,而这个入口甚至都不支持模糊搜索功能。

 

昔日的高冷亮相

不得不说,小程序在近期的一次次更新,都是在让自己变得更“亲民”,更容易被发现和关注。这些变化,似乎和小程序刚刚问世时带给我们的高冷印象有些不符。

 

当时间重回到2016年12月28日,广州亚运城,在一个漂流瓶互动小游戏之后,很少抛头露面的张小龙走上了微信公开课Pro的舞台,正式发布了小程序。

 

在整场演讲中,张小龙通过八个问题,详细介绍了小程序。不过,仔细看下来,这八个问题更多的不是在讲小程序能做什么。相反,“不能”成为了张小龙重复率最高的词语。张小龙表示,小程序在《微信》中没有入口,也不会有官方应用商店和榜单。同时,小程序没有订阅关系,没有粉丝,同时也不能主动推送消息。并且,小程序还不能做游戏相关的内容,和公众号也彼此独立。

 

简言之,微信官方不会帮助开发者推小程序,小程序和用户之间为即用即走的关系。而这样不按套路出牌的小程序,对于很多的开发者来说,一时还真有些难以适应。

 

然而,仅仅半年时间过去,小程序和最初被公布的时候,似乎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小程序和公众号之间,已经联系紧密。尽管微信方面的确没有推出小程序应用商店和榜单,但帮助开发者往小程序导流的事儿可没少干。

 

除了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一系列小程序功能更新之外,微信方面也开始为开发者提供用户画像。开发者可以登录小程序后台,在数据分析页面中查看用户画像,也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数据助手查看相关数据。不仅如此,微信公开课公众号中,不时还会提供小程序的相关案例。摩拜单车和星巴克等品牌接入小程序的品牌案例,更是在不同的宣传渠道狂轰乱炸——微信方面正在为其小程序摇旗呐喊。

 

从高冷到亲民,小程序怎么了?

从问世之初的高冷,到如今的“低姿态”,小程序变化之快让人猝不及防。不过,在了解了小程序当下的处境之后,这种变化便能让人理解了。

 

企鹅智库近期发布的一份题为《微信2017用户研究和商业机会洞察》的报告显示,仅有20.4%的受访者使用过小程序,有53.3%的受访者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小程序。而在活跃度方面,在使用过小程序的受访者当中,每周使用频率超过三次(含)的,也仅有43.8%。可见,在于发布之前业内的高期待相比,普通用户对于小程序并没有太高的热情。

 

开发者对于小程序,也很是谨慎。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民针对微信小程序使用与开发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小程序发布一个月后,选择继续开发小程序的开发者仅占到9.2%,更有35.2%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意在放弃,还有35.2%开发者表示短期不考虑。

 

与此同时,“小程序遇冷,用户仍然选择APP”的相关报道,屡见报端。对于很多普通用户来说,虽然小程序的获取成本更低,但是功能体验并不如原生APP。而对于自己常用的APP,早已是装机必备,已经不存在获取成本的问题。

 

一方面是市场表现不如意,另一方面老对手《支付宝》的小程序还在虎视眈眈。截止发稿时,已经有《支付宝》小程序被曝出,还有消息称目前这一业务已在小范围测试当中。显然,微信方面需要抓紧时间,巩固自己的先发优势。而开放给开发者更多的玩儿法,打造更多的成功案例,更是当务之急。有一个细节颇为有趣,微信团队自己开发了一款名为《音乐站》的小程序作为样板,张小龙本人破天荒的在朋友圈进行“安利”。

 

小程序,战场在线下

回过头来看,小程序不愿再当“冰美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战火愈演愈烈的线下市场。

“新零售”是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新零售的一个重点,就在于线下。随着线上市场的日臻成熟和饱和,线下将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战场。早前《支付宝》上线的“收钱码”就是为线下而生,而此番来战的小程序码,显然也是剑指这一市场。

 

小程序一直对于线上分享并不热衷,而对于“扫一扫”功能则是爱不释手。哪些地方需要“扫一扫”?毫无疑问,典型场景就是线下。而不久前上线的搜索“附近的小程序”功能,也同样是为了线下。再比如,小程序屡被提及的样板工程——摩拜单车和星巴克,同样是典型的线下场景。

 

马化腾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希望小程序更多的是让线下的实体来用,他关注线下实体怎么把它认识好、用好。如何让小程序更好的在线下流行开来,自然要靠小程序码和附近的小程序等相关的功能了。

 

小程序变得越来越亲民,其重点是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了解到小程序,让小程序成为《微信》中和语音和小视频一样的常见消息类型。小程序需要的百舸争流,而不是一家独大。几个超大规模的头部应用,应付不了小程序所有的线下场景。相反,线下的每一次“扫一扫”,基本都对应一个具体的、个别化的用户需求。这个需求,可能来自某个头部应用,也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线下小店。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