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热度骤降
“知识变现”是伪命题?
付费问答,行将就木?
之前成为热门话题的《分答》,最近突然“停摆”了。
出自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之手的《分答》,在经历今年五月底王思聪等名人入驻后,成为当时的现象级产品,直到6月底宣布获2500万美元A轮融资。但一周前分答突然“停摆”,不仅新老用户无法注册登录,其微信公众号及APP也无法访问。而在这次“停摆”前几个小时,《分答》官方微博还在发布力推新晋段子手答主白岩松的消息。此次宕机式的升级十分令人意外,截止发文,《分答》依然还未恢复,只是在首页放出“即将返场”的消息。对于此次长时间的“停摆”,错失了奥运良机的《分答》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在《分答》“停摆”的三天之后,才有媒体陆续开始报道相关消息。也就是说目前的《分答》,似乎已经开始逐渐被人遗忘了。
事实上,从百度指数来看,《分答》的热度在经历六月初的高峰期后,便是一路骤降,从成为现象级产品时的23000到如今不到1000,这其中不仅仅是“停摆”给《分答》所带来的震荡,其中更是大有“付费问答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势头。在《分答》推出之后,后知后觉的知乎也将今年的愚人节策划的《值乎》做成产品上线,在功能上与《分答》十分接近,而没有进行大力推广的《值乎》也没能抱好知乎的“大腿”,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的状态。《值乎》的百度指数最高时期是今年4月1日10000左右,而当时知乎运营方只是将其当做愚人节的特别活动,并未顺势将产品正式上线,这就给了《分答》机会。而后知后觉的知乎在《分答》火爆两个月后才上线了正式版的《值乎3.0》,关注度更是高不起来,百度指数方面最高在4月1日上线1.0版本时的4000左右,而截止发稿时,始终保持在400左右的低迷数字。
症结何在?
《分答》和《值乎》两者虽同为付费问答平台产品,甚至在核心体验上也十分接近。而最终两个产品交出的答卷,从目前来看虽都不如人意,但过程却不尽相同。
我们都知道,《分答》的火爆最初是从“国民老公”王思聪的入驻开始的。王思聪加入《分答》的答主队伍后,向其提问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飙到4999元人民币,是答主队伍的最高要价。而高价没有阻挡C端用户的脚步,王思聪在《分答》上依然回答了32个问题,总收入达23.8万人民币。在以王思聪为首的一众“大V”入驻《分答》后,的确让其获得了超高的日活跃用户数和热度,而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在分答最赚钱的答主排行榜上,排名前十的答主中有近一半是情感八卦类答主。别处无法获取的独家八卦消息成为《分答》的优势,这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分答》的大部分用户也是被初期的八卦消息吸引而来。而这与创始人姬十三所设想的知识分享平台不太相符,也就是说现在的《分答》扮演了“娱记”一样的角色。
如果转型的话,对实用知识需求不大的用户便会逐渐流失,这对骨子里仍然是“文艺青年”的姬十三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不过即便是在转型之前,《分答》可能也难以长期留住活跃用户,以前段时间的情况看来,用户感兴趣的仍然以各类明星“大V”答主的“自曝”为主。而这些劲爆消息被用户消费过后,又必须不断推出新的爆点来持续抓住这一大批用户的眼球。八卦抖空以后对用户的吸引力则会逐渐被冲淡。此外,由于《分答》的“偷听”收入是由答主和提问者平分的,因此在王思聪进账23.8万人民币之后,如何通过提问获得收益也变成部分提问者的考虑因素,这样提问的质量便会下降,而名气更低的答主也难以收到提问。
《值乎》则与《分答》相反,其答主普遍为各个领域的大牛,特点为知乎影响力高,通常为自己擅长的技能知识,而相对现实知名度则较低。因此《值乎》上的问题和答案主要集中在职场规划和专业知识这两类上,这类答案持续被用户收听的价值更大,通过更严谨的回答走出与《分答》不同的另外一条道路也是可取之举。但注重专业性的内容往往受众面不大,因此《值乎》完全是活跃在知乎这个小圈子的范围内,要做大流量比较困难。不仅如此,知乎上高质量内容的沉淀也是挡在《值乎》面前的一座大山,用户能够在知乎内找到大量图文并茂且干货十足的“良心答案”,《值乎》的一分钟语音回答则显得含金量有些不足,用户自然提不起兴趣,不少答主也反映,一分钟的时长对于回答某些专业性问题颇有难度。
知识变现,真是难题?
从国内付费问答产品的两大家看来,虽然发展的道路不尽相同,现在两者的情况却相差不大,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然而笔者认为这并不代表付费问答就不能成功变现,在《分答》与《值乎》之后,也有不少同类产品相继问世,可见这类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各家都想在付费内容成为红海之前站得一席地。同时,目前免费内容的质量普遍不高,通过搜索引擎往往不能找到用户想要的答案,这能够逐渐养成用户对高质量内容的付费观念,这也是留给付费问答的机遇。目前,《分答》和《值乎》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好在可以看见两家都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分答》的“神秘大招”即将上线,知乎方面也通过上线《知乎Live》与《值乎》构成互补关系。随着内容付费的进一步发展,“知识变现”在将来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