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览
10岁的优酷,为什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年轻品牌”?
文|俞斯译
图|小江
在2016年底,优酷迎来了自己上线10周年的纪念日。它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套全新的品牌标识系统。新的LOGO色彩更为鲜艳和动感,沿用多年的宣传口号“世界都在看”换为了“这世界很酷”。“年轻”和“酷”等字眼作为本次更新的主旋律,正是优酷品牌更新计划的一部分。
在过去,很少有人会把“年轻”、“酷”这样的标签和优酷联系在一起,古永锵时代的优酷更像是一个稳重的中年人,恰恰是它的那些竞争对手——包括早年的土豆和后来的爱奇艺会用“年轻”这个标签来彰显自己和优酷在品牌调性上的差异。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优酷的这种“稳重”的“中年人心态”导致了它行动迟缓,在市场份额和收入逐渐被竞争对手超过之后,以杨伟东为代表的新管理层希望把一次品牌“大换血”做为起点,给整个组织注入一种年轻的文化和心态,并在年轻人当中建立起品牌。换句话说,此前优酷虽占据视频市场的领先地位,但先发优势已经消耗殆尽,甚至被超越,所以优酷此次改变为的是在文化产业爆发下,更加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借助阿里的体系尝试更多的玩法。
“整个文化娱乐消费最主要就是年轻人,他们是我们要服务好的第一人群。如果你的内容、产品、技体验不是年轻人想要的,那距离我们离开中心位置就不远了。”。杨伟东认为前10年的优酷更像是一个新生儿,世界都在看着它,它也在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现在它已经成长为一个“少年”,有了一种“少年心态”,而“这世界很酷”正好代表了他们看世界的心态。
当然,真正影响和吸引年轻人的并不是更漂亮的LOGO或是炫目的交互效果,而是每天让观众泡在视频网络上的各种内容。优酷此前提到了内容上的“3+X”战略,就是针对年轻人最喜欢的三种类型的内容?:燃血青春、纯美绝恋和欢乐喜剧而提出。
淘宝在过去10年培养了年轻人的网购习惯,优酷希望这些年轻人将来也可以像买东西一样购买“文化娱乐产品”,这也是优酷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年轻品牌”的最大动力。
本文系原作者授权本刊摘编发表,首发于腾讯科技频道(原文链接:http://dwz.cn/4V6u7X),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刊立场无关。
二手手机回收市场的三国杀
目前我国每年有接近4亿部手机被淘汰,但回收率不到2%,其中闲置率超过60%,二手手机存量市场交易金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既是遍地黄金也是充满硝烟的战场,如果在百度中输入“二手手机回收”这个关键字,就可以找到不胜枚举的二手手机回收网站。但是,很多回收网站名存实亡,市场隐隐呈现出以转转、爱回收和回收宝为代表的三国杀格局。不过,本文作者所提的三国杀观点并不是三个具体的企业,而是三种不同模式和其代表的三种不同的方向。三种方向分别是:转转为代表的的C2C模式(个人用户间的直接交易),爱回收等着重偏再流通环节,以及回收宝类的商家更强调对于手机回收之后的分类、拆解、回收和再利用。在二手手机回收这个充分竞争领域,三个典型的代表企业还没有形成现在阿里和京东这样的垄断巨头,转转、爱回收和回收宝的三国杀大戏才刚刚开始。
搜狐能否重回互联网中心?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搜狐是目前发展最不如意的一个。相比其他门户网站,新浪有微博方面的支撑,腾讯拥有QQ和《微信》等不同方面的业务,稳坐行业巨头的地位。而网易最近几年在游戏方面发展势头强劲,直逼腾讯游戏业务。而反观目前的搜狐,不仅市值较低,而且手中没有一项能拿的出手的王牌业务,竞争力明显要差于其他门户网站。在搜狐公司众多业务之中,搜狐视频应该是张朝阳最看重的一个,但是随着后来其他视频网站的持续发力,搜狐视频逐渐脱离视频行业第一梯队。《搜狐新闻》的辉煌也没有延续太久,由于发展后继力和创新力不足,很快就被后来兴起的《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以及《今日头条》赶超。而另一枚重要棋子,搜狐畅游近几年的业绩基本上一直处于下滑的状态。
上市无望,Uber退出中国后日子依然不好过
Uber自从败退中国以来,可谓“血流不止”,甚至不惜以降低司机收入分成的方式来拉高利润。Ube究竟发生了什么?今年8月,Uber撤出中国市场,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了10亿美元“安慰金”,这是因为Uber在为IPO上市做准备,无心亦无力去争夺中国市场。Uber在撤出中国市场后经营成本确实开始下降,利润率有所上升,然而Uber的经营模式并没好转,利润率提高因为是以牺牲司机收入为代价的。这种改善是不可持续的,这会削弱对司机的激励,危害到Uber的核心供应优势。而且,即便如此,Uber的亏损金额仍增加了不少。现在看来,Uber决定撤出中国市场并没有导致公司投资规模缩减,开辟新市场的代价高昂得离谱,因此亏损仍然触目惊心。另外,在IPO前,Uber也不可能凭借自动驾驶汽车来改善其经营业绩。反之,它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投资可能会给它的IPO带来更大压力。
为什么微商会被传统品牌一统江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微商的口碑并不好。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却一直在野蛮成长着,以至于那些传统的品牌巨头,也逐渐敞开胸怀拥抱变化。目前来看,进入微商的传统品牌不在少数,化妆品领域的欧诗漫、本土日化巨头立白、云南白药旗下口腔护理业务都向微商进军,可见微商市场依然保持着很强的活力。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多传统品牌扎堆进入微商呢?相比在微商市场形成的“微商品牌”,传统品牌商有几大天然优势。一方面,品牌本身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能够解决微商市场存在的信任问题;另一方面,传统品牌在产品、技术等领域的积累,也是很多微商品牌所无法比拟的。说到底,其实是品牌的胜利,解决的是信任问题。不管是在电商还是微商,传统品牌几乎都是后来居上,而品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
国产频推概念机,是噱头还是创新指引?
概念手机正开始成为厂商发布会的新潮流。但是在经历过国产的诸多套路之后,面对如今来势汹汹的“概念机”大潮,诸多疑问也随之而来:国产频推概念机,究竟是噱头还是创新指引?从全面屏手机小米MIX到具备场景人工智能的荣耀Magic,沉寂良久的智能手机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创新。我们看到,这两家国产厂商正在尝试从外形与系统两个方面赋予智能手机更多的可能性。而他们的大胆尝试,也得到了业界和消费者的认可与赞许,都进行了一波实力圈粉。概念机从概念走向现实,给同质化的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让消费者惊喜满满。但与此同时,概念机的出现也拔高了消费者对厂商的期许,欲望一旦开启就难以满足。而这种高期待带来的风险,或将会增加厂商研发的强压力,甚至会打乱产品功能更新节奏,成为厂商前行的绊脚石。
内容付费:知识的春天还是泡沫?
2016年是一个内容创业的大年,包括视频、公号和网红等各种内容平台风生水起。在这种大潮中,与内容相关的付费项目更是引人关注,首先是罗振宇的《得到》APP下载量过百万,果壳旗下的《分答》引爆了音频付费,上线42天估值过亿美金,知乎旗下的《值乎》也是受到了细分人群的追捧。相信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开始加入到内容付费的大潮里来。但随着内容付费的热度逐渐消退,于是有人质疑,内容付费是一个假象。事实上,由于纷繁复杂的信息干扰着大众精准的内容和知识服务已经成了刚需,有偿的内容生产是吸引内容生产者的基本保障。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如同软件付费和影视付费,每一个付费习惯培养和形成的背后,都需要时间和用户培养、等待相应条件的成熟,内容付费同样也离不开这个规律。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