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新潮电子》

2017年02期

《新潮电子》领导数码时尚新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通信、娱乐、移动、影像为四大基本报道方向,向读者提供最快、最新的数码产品资讯和最适用的数字消费指南,引导最精彩的数字时尚生活。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ISSN 1007-077X(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购买纸刊

12期

11期

10期

09期

08期

07期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95 篇文章,被 0 人关注,获得了 0 个喜欢

钱掩盖不了问题

VR投资现状

文/ 周丁 图/ 周丁
前言 VR人人炒,但现在资方却对VR避之不及,问题出现在哪里?从资本宠儿到弃儿,VR元年刚过去没多久,为何出现这样大的变化?2017年,VR的前景与钱景何在?

从宠儿到弃儿,谈VR色变

       VR概念自2012年被外界熟知,从资本风向看,VR产业在2012年和2013年的投资事件仅分别为1起和4起,投资金额则近乎可以忽略。但到2014年,投资事件与投资金额瞬间升至17起和2.7亿元。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投资事件分别涨至57起与38起,投资金额则分别达到24亿元和15.4亿元。

 

       全球范围内,HTCFacebookGoogle等企业引领VR领域发展,而国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也加速在VR产业链的布局,而从2015年初到2016年年中,国内VR产业的企业数量从200多家爆发到1600多家。VR在这段时间内绝对是资本创投圈的宠儿,2016年也被人们称为VR元年,但变化似乎来得太快了一些。

 

        2016年6月以后,整个VR产业格局急转直下,众多标杆企业地频频爆出裁员、欠薪等负面新闻,低门槛的VR眼镜企业则出现大规模倒闭、产品甩卖清仓的事件,多个初创企业项目“速冻”。资本圈“谈VR色变”进一步加速了VR产业的“钱荒”,从盛夏到寒冬,无情的资本圈对VR产业“变脸”速度之快、急刹车之猛,让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从资本的角度去理解VR领域变化。

 

核心竞争力缺失,野蛮增长酿恶果

       作为新兴科技产业,VR潜在的庞大市场前景让众多企业和创业者唯恐“踏空”似的争相进入卡位,但国内大量企业选择门槛相对较低、资金变现较快的低端硬件为切入点,大量低价、低质的VR眼镜充斥着整个市场,虽然较低的售价有效降低了消费者购买门槛,但较差的使用体验往往会让用户对VR领域整体应用产生“忽悠”感。而这类低端VR眼镜企业也成为了行业降温第一批牺牲者,虽然也有不少厂商尝试在头盔、一体机方面寻求突破,但核心算法、光学计算、数据传输等技术的缺失,让这类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也不得不含恨收场。

 

        核心技术的确实让国内VR企业难以从硬件突破,不少企业都选择以内容或应用作为布局VR产业的方向,但VR内容的制作或者应用的开发成本大大超过了企业的计划,加上不菲的宣传成本,很少有内容及应用供应商能够独立生存下来,大多选择依附OculusHTC等大型企业,但即是是依托大企业构筑的封闭式阵营,本身也容纳不下过多的企业。

 

        VR创业企业持续野蛮式增长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而且在终端消费市场尚未激活时,无论是硬件企业还是内容应用企业,几乎都是依托创投资本才能活下去,本身“造血”机能偏弱,当整体热度开始降温、资本退出不便时,VR投资的接力赛自然有些后继乏力。

 

绝非一致看空,老司机的态度值得揣摩

        虽然市场比较一致地认为VR产业在20166月开始发生转向,“急刹车”的资本让“VR寒冬论”甚嚣尘上,但仔细梳理2016年下半年的VR投资事件会发现,并非所有的资本都对VR产业避而远之。

 

       国内A股上市公司仁智股份在201611月豪掷10亿现金收购VR领域硕颖数码100%股份,而同为上市公司的欧菲光也在11月用6000万的代价换取深圳市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3Glasses10.7143%的股份及一个董事席位。此外,北极光创投投资了VR游戏公司思熊网络的天使轮、经纬创投投资了VR游戏公司成都酷咔数字的Pre-A轮、真格基金正在投资VR直播创业公司RGBVRPre-A轮都表明资本并未真的一致看空VR产业。

 

      急转直下的VR投资氛围让VR产业加速洗牌,不少初创企业遭受生死考验的同时,不少优质的VR企业估值同样快速下滑,如果纯粹从投资的角度看,估值下跌过多、过快的优质VR企业的确存在因超跌让不少资本产生了“抄底”的念头。

 

活下去才有未来,借资本之手完成洗牌

       资本是非常无情的,但资本也是非常敏感的,在互联网创业领域,资本走向哪里,哪里就有机会成为创业的风口。当硬件体验较差、内容及应用不足等问题让VR消费市场迟迟无法激活时,冷静下来的资本让中小VR团队和企业不得不直面死亡的威胁。当软硬件终端消费市场未能全面激活时,资本开始对VR企业估值重新评估,而A轮或者B轮参与投资的资本本身也有退出变现的需要,资本压力下,VR产业洗牌速度开始变快。

 

       除了聪明的“老司机”们趁机抄底,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加速了对VR行业的渗透及布局,同OculusHTC等企业类似,手握资源的互联网大佬们更倾向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VR阵营,通过整合并购以及资本注入,牢牢掌握各自阵营的话语权,可以说,VR投资热度降低给了互联网巨头们整合行业、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这或许对中小VR企业有些残忍,但却可以让市场更加有序地竞争,并依托科技大佬们的资源整合能力,再一次推动VR领域的快速发展。

 

巨头开启新局面,VR在多领域存在机会

        从2015年至2016年中旬,VR领域一路高歌猛进后,终在2016年下半年迎来调整,市场人士更悲观预测将会有超过90%VR创业公司倒闭,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却对VR领域保持了相当高的热情,加上小米、乐视等新兴品牌的进入,巨头们对VR的热情反而逐年提升。成立VR(虚拟现实)实验室的阿里巴巴用Buy+计划让大众也能轻松体验VR购物的乐趣,而百度与腾讯也积极推进内容、应用平台的构筑。

 

        科技巨头们本身拥有流量庞大的平台,加上技术和软硬件资源储备,其本身就能持续在VR领域进行投入,这对于急需“烧钱”的市场培育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VR应用本身会改变人们传统科技应用行为习惯,其对各应用领域都具有颠覆性的改变,无论是VR视频娱乐、VR游戏还是VR电商,都是传统互联网大佬们难以“独食”的巨大市场,而科技巨头们以“生态圈”、“阵营”形式谋求市场话语权时,也能有效提升VR终端市场的普及度,并协同完善整个VR领域软硬件技术。

 

        巨头的进入对VR生态圈起到了整合与规范的作用,而经过梳理后的市场,也能更好地让资本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终端硬件市场已经有足够参与者时,VR直播、IP全产业链布局等创业方向显然更受资本青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巨头对VR领域的整合与梳理,资本本身也形成了中国VR/AR创投联盟成立这样的联盟,相信当VR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并日趋成熟时,VR投资会再一次火热起来。

 

编辑点评

VR投资似乎从未有缺钱一说,即使在所谓“VR寒冬”的2016年底,VR领域动辄数千万甚至数亿的投资也从未或缺过,更何况2015年初至2016年中,资本害怕错过VR投资的疯狂时段。VR领域最大的问题在于终端消费市场尚未全面激活,终端市场对VR硬件及内容应用的需求远低于市场预期,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另一方面,无论佩戴感较差的VR终端硬件还是资源较少的内容应用,也减缓了VR在终端市场的推进速度,这也将是未来VR应用需要破冰的地方。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