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卡
为何没有被电子化?
礼品卡的前世
礼品卡是商家发行的一种在指定商户及时间段内消费的代金卷或预付费卡,这种卡通常用于员工福利、商务馈赠、节日礼品等。礼品卡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2006年美国境内的发卡额达到了8百亿美元,近年来,随着国内礼品公司纷纷进入礼品卡市场,人们在节日时互赠礼品卡已经成为了一种快捷、简便的时尚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送礼已经是成为一种文化,同时“礼”也演变成了向亲友、长辈、上级表示慰问、感谢、关心的媒介。并且馈赠礼品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在赠送礼品和收取礼品时更加方便,又能将更丰富的礼品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种非常实际的需要。于是,聪明的商家从客户实际需要出发,衍生发明出了“礼品套卡”这种简洁、方便、低成本的展现形式。
不难发现,礼品卡的优势非常明显,作为以送礼为主要目的需求的载体,使用礼品卡可以让送礼者无需猜测收礼者的喜好,完全由收礼者自行决定,灵活性大大提高。礼品卡送出之后,收礼人也完全可以二次转赠灵活使用。同时礼品卡外观的可定制化也满足了企业的宣传以及双方交流沟通的表达。
既然礼品卡的市场和需求这么突出,为什么在各种电子商务、支付电子化如此成熟的今天,礼品卡的电子化却陷入了发展如此缓慢的境地呢?
我们一步步来分析,首先从礼品卡的购买者来看。实际上除去平常节日里面的亲友互赠之外,更多情况下礼品卡的主要客户依然是以企业客户为主,企业购买礼品卡给予员工或者商务合作伙伴在节日中的礼物,给员工福利同时也表达企业的愿景等。在这种情况下,礼品卡的外观一般都需要进行特殊的设计与定制,一方面与节日挂钩表达发出礼品卡的初衷以及与节日的呼应;另一方面,也需要融入企业的元素,达到企业品牌宣传和巩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实物礼品卡的包装精美度及对受众的影响力及辨识度肯定会较好于纯粹的电子礼品卡,满足了企业发出礼品卡的一种隐形需求。
三个环节的关联
除了购买初期的考虑之外,我们再来到下一个环节——送。当企业购买好了礼品卡后,第二个环节自然是将卡发到收礼人的手上。这个时候,员工比较少的企业可能还好,企业内部HR通过社交帐号或者其他方式,将电子礼品卡单独发到每个员工的帐号上。但是万一企业的员工到了几千人几万人呢?万一,除了赠予员工外,还需要赠予外部的合作伙伴,这个时候还是要一个个发给对方的帐号之类吗?这种情况,实体礼品卡的优势自然不言而喻了。不用考虑员工所在地,不用收集大家的社交帐号,不用费心考虑由企业的谁作为对接人赠予对方礼品卡,使用实物卡只需要确保卡送到对方手中或者座位上这个时候对于企业来说最后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使用实物电子卡实际上为大客户们减轻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直截了当地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礼品卡送出之后,最后一步——用。部分人拿到礼品卡后可能是转赠,这个时候无论实体卡还是电子卡,因为个人都是点对点的关系,转赠的方法很直接因此二者并无差异。但是如果是要用礼品卡,那么电子卡肯定是更方便一点,我们不需要必须携带规定的实体卡,只需要带上手机那么在任意门店都可以方便使用,减轻了荷包的重量也减轻了心里的负担,的的确确是起到了更加方便的体验,在这个环节上,电子卡的优势非常突出,礼品卡就陷入劣势了。
礼品卡的今生
但是让我们再整体考虑一下,假如礼品卡电子化在现阶段已发展起来,但是在三个重要环节当中能够解决和实现的需求实际上只集中在最后用的环节之上,另外,礼品卡的购买者与使用者的群体区分也比较明显,电子化带来的突出优势并未给礼品卡的广大购买者们提供强有力的说服这也恰恰没有给礼品卡服务者提供强而有信息的市场信心,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我们看来,现阶段的礼品卡电子化未大量流行则是一种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了,不出意料。实际上,大部分的礼品卡服务者也意识到礼品卡在使用当中电子化的普及有利于使用者的体验,因此大部分的服务者也支持用户将获得礼品卡以电子卡的形式存储在自己的电子钱包当中,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写在最后
移动互联网,电子化的浪潮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拥抱电子化自然是未来也是趋势,但在我们疾步向前之时,也要沉下内心思索本质,不以为变而变方是初心,礼品卡如是,发展也如是。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