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Meizu Pay,能赶上这趟晚集么?
在去年年底的Pro 6 Plus发布会上,魅族表示将推出Meizu Pay支付服务,然而直到今年6月份Flyme五周年庆祝活动期间,这一服务才姗姗来迟。目前,苹果、三星、华为和小米等纷纷都上线了自己的支付服务,此时杀到的Meizu Pay还能否搅动这一市场呢?
Meizu Pay,终于来了
“Meizu Pay 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公测招募正式开启。”6月21日,Flyme官方微博发布的这条动态,让人记起原来魅族还有个Meizu Pay。
2016年11月30日,魅族召开了去年最后一场“演唱会”,发布了旗下年度“真旗舰”Pro 6 Plus。在发布会上,魅族表示这款手机接下来将支持魅族的支付服务Meizu Pay。然而,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有关Meizu Pay的动态几不可见,甚至有人怀疑魅族这项服务已经胎死腹中。
据悉,此次参与Meizu Pay公测的手机除了前文提到的Pro 6 Plus之外,还有同样内置NFC芯片的魅族Pro 5。Meizu Pay公测期间,用户需要到Flyme论坛报名,通过审核之后升级固件并安装度Meizu Pay APP才可以使用相关功能。
Meizu Pay服务位于《魅族钱包》APP当中。再打开NFC功能之后,可以在Meizu Pay主界面绑定银行卡、公交卡和支付宝账户。使用时,除了可以在《魅族钱包》APP中找到Meizu Pay之外,用户也可以通过双击HOME键等自定义快捷键打开Meizu Pay。目前,所有支持银联闪付的POS机都可以正常使用Meizu Pay,Meizu Pay已经可以支持16家银行的银行卡。
除了银行卡,Meizu Pay还支持支付宝和公交卡支付,具体操作方式也和银行卡如出一辙。
不过,在公测期间,Meizu Pay的公交卡功能仅支持北京和深圳两个城市,Pro 6 Plus支持北京,Pro 5支持深圳。总的说来,从使用体验上来看,Meizu Pay与Apple Pay和小米支付等同样采用NFC技术方案的手机支付服务相差无几。
Meizu Pay,来晚了吗?
2014年10月20日,Apple Pay正式在美国上线。一年半之后的2016年2月18日,这项服务又正式在中国上线。在上线之初的头12个小时内,绑定的银行卡数量超过3800万张。一周后,三星也宣布旗下移动支付服务“三星智付(Samsung Pay)”,正式在国内开启公测。
2016年8月31日,华为宣布已联合25家银行通过“云闪付”全面支持Huawei Pay。而就在一天后,小米支付也正式亮相北京。目前,华为和小支付都支持银行卡和公交卡等功能。
或许有人要问,在苹果、三星、华为和小米等多家手机厂商的支付服务在国内都已上线差不多一年时间之后,魅族才开始公测Meizu Pay是不是有点太晚了?其实不然。
和其他的很多互联网服务不同的是,手机支付服务器先天自带排他属性。每一个手机品牌的手机支付服务,都必须依托于其手机硬件终端而存在。这意味着,不管Apple Pay入华有多早,小米支付宣传有多猛,他们所针对的用户也仅是自家的手机用户而已,对于魅族的Meizu Pay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
从某种角度上看来,苹果、三星和小米等手机厂商的摇旗呐喊,增加了用户对于手机支付的认知程度,甚至反而让后来的Meizu Pay能以更低的市场门槛入场。
真正的对手,并非“友商”
目前看来,Meizu Pay真正的对手,其实并非苹果、三星、华为和小米等先行者,而是《支付宝》和《微信》。
随着手机产业链的愈发成熟和透明,智能手机本身的利润空间已经快要触顶,围绕品牌和智能手机终端的增值服务开始成为手机厂商攫取利润的新方向。而手机支付,就是手机厂商完整自己的生态版图自洽的重要一环。
更何况,在其他品牌产品先后宣布上线手机支付服务时,如果不及时跟进,也会影响到旗下智能手机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了多家手机厂商扎堆上线手机支付服务的盛况。那么,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这些手机支付服务的市场表现如何呢?答案是,不怎么样。
以名气最大的Apple Pay来说,它在美国虽然已经是用户最广泛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但据市场研究公司Analysys的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Apple Pay在中国市场还没有挤进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的前十名。Analysys的数据还显示,《支付宝》和《微信》分别拿下了50.42%和38.12%的市场份额,二者总计瓜分了接近90%的市场份额,其他公司只能望其项背。迫不得已,意向高傲的苹果也为Apple Pay开启了补贴模式。然而,从今年起,支付宝又开始在全国陆续打造了多个无现金城市。
没有手机终端的限制、异常丰富的使用场景、形形色色的补贴优惠、潜力无限的消费金融,以及方便简单的操作体验,《支付宝》和《微信》这两个诞生于中国互联网的移动支付方式,对于手机支付来说简直是无解的存在。
对于自身体量更小的魅族来说,Meizu Pay或许只能是一项功能补强措施。如果真有闲工夫,不妨多从NFC和硬件终端的快速响应特性入手,多开发一些类似于智能公交卡和智能门禁这样小额免密支付的功能。只有更加聚焦,在某一类特定的支付场景中去精耕细作,才有可能在“两座大山”的夹缝当中获得生存空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