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新潮电子》

2018年04期

《新潮电子》领导数码时尚新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通信、娱乐、移动、影像为四大基本报道方向,向读者提供最快、最新的数码产品资讯和最适用的数字消费指南,引导最精彩的数字时尚生活。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邮发代号 78-55邮发代号 78-55

ISSN 1007-077X(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购买纸刊

06期

05期

04期

03期

02期

01期

写了 201 篇文章,被 2 人关注,获得了 0 个喜欢

打破彼此界限正是眉睫

云网融合 未来已来

文/ admin
云网
前言 在一年以前,EF就曾经在一篇快评中提到,云计算发展壮大之后,对整个基础网络带来了弹性扩张的需求,因为云计算的理念是按需提供各种资源,它首先要求资源实现池化,接着提供按需计费、随时接入等能力。这样自然对基础网络提出了相应的弹性扩展的需求,进而推动网络产生能力封装与自动化调用的需求,也就是对SDN/NFV的需求。可以说,云网融合已经成为ICT发展的趋势。伴随着云计算应用的不断落地,云和网络正在打破彼此的界限,相互融合。云在网上,网在云中,从业务角度,随着企业全面上云,企业ICT服务对云网融合的需求加剧,从网络演进角度,随着全面云化的深入,未来网络化基础设施,用网络的能力支撑云计算的发展,用云计算的理念优化网络资源,最终促使网络资源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动态、弹性地调度和分配。云网融合正像一列加速的列车,深刻影响着ICT产业的发展,对我们而言,它其实并不遥远,“未来、已来”。

管道基础决定一切

本篇的话题,在今日5G这个“管道”已经大局已定的前提之下,后文的展开才有了实质的基础。那么,话题从“随着云计算规模效应的不断显现,给网络和流量带来了新的变化”开始。根据国内外多家机构较为统一的报告预测,到202092%的数据中心的流量来自于云和虚拟化。一方面,云计算带来流量溢出效应,以前的分布式计算流量很少会跨节点,现在它往往是分布在全网,东西向流量会不断增长;技术不断突破时延和数据的约束,分布式计算的地理尺度越来越大,进而把计算的流量扩展或者溢出到了广域网,这也催生了在DC间正在建设DCI网络的需求,去解决数据中心间东西流量激增的问题。

 

在云网融合背景下,技术有三个主要的发展趋势:一个是资源的虚拟化,也就是基础网络为了更好的支撑云计算,需要更多考虑虚拟化业务的需求,自身能力也需要向虚拟化服务能力迁移。第二是对网络的服务进行相应的抽象化处理,提供更好的网络能力或者网络服务的封装给上层进行调用,对云计算或者是上层应用屏蔽网络具体技术细节。第三是网络的智能化,传统的手工的、静态的网络运维手段是不能满足虚拟化、云化服务要求的,网络控制面的智能化必须走在前面,这也是实现资源虚拟化和抽象化的基础,也是为什么会考虑大量应用SDN的原因。所以,依托SDN/NFV技术云网融合的商用产品在去年也开始陆续出现,包括亚马逊的AWSAT&T的虚拟接入以及阿里云的VPC互联产品,这些产品能够实现和基础网络在这一两年积极引入SDN/NFV技术和能力是分不开的。

 

全球网络连通度持续快速增长,互联通路日趋多样化、高效化。长期以来,国际网间架构呈现以运营商为核心、严格分层的特点,Tier1运营商掌握全球网络互联互通话语权。随着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特别是视频、云计算等对性能敏感业务的普遍应用,分层架构造成的流量额外绕转、成本显著提升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低层级网络间开始寻求广泛对等互联,严格分层架构被打破。作为便捷的互联通道,交换中心快速扩张,加速网络间高效互联的进程。交换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网络间互联架构日趋扁平化。近年来,全球交换中心及其接入会员均以20%左右的速率高速扩张,目前全球已达到800余个,遍及147个国家。同时,交换中心凭借“低成本、广覆盖”优势吸引大量网络接入,接入主体涵盖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提供商、域名/互联网监测基础设施等多种类型。

 

运营商在B2B专线领域压力与机遇丛生

毫无疑问,在相关政策驱动下,“企业上云”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云网融合价值凸显,云业务的发展,对网络需求自内生而建,使两者从独立走向融合。从企业需求发展来看,一般企业上云会经历互联网系统上云、信息系统上云、核心系统上云三个阶段,当企业更多核心应用上云后,混合云、跨域VPC等云网融合需求将成为企业ICT核心诉求。

 

企业对云网融合需求加强的同时,OTT云服务商开始强势介入该领域。1213日,阿里云发布云骨干网,并称这是首款全球智能互联的云网络产品,能够分钟级构建多地域全球网络,并和混合云连成一体,打造具有企业级规模和通信能力的智能上云骨干网络。很容易判断,这款产品应是阿里云重点打造的战略级产品之一;因为提供云服务的都知道,再好的云,没有快捷和高质量的连接,云的价值无法体现,一点接入、全网共享的云端优势也无法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连接资源就是云的销售渠道,云在哪里,连接就必须在哪里,而在12年前,连接还一直是OTT云服务提供商的短板。比阿里云动手更早的,还有腾讯云、AWS、谷歌、微软云,它们正在通过建设云网络能力,一方面实现各个云资源池间的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真正实现一点接入、全网可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云网络和大量延伸的业务POP节点(阿里云100+个、腾讯云100+个)互联,使得其公有云接入点可以延伸到企业附件,方便企业本地入云。显然,随着有实力的企业上云步伐的加速,以及OTT云服务商云网融合能力逐步增强,运营商B2B市场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挑战,自然有机遇,这个道理是哲学上的辩证法。打开企业专线网络,从资源获取和业务构成的角度看,所有专线其实就是由两部分构成,企业接入和骨干传输,大部分企业专线上支出一般是由上述两部分构成,企业用于购买或租用运营商长途专线或骨干传输的费用占整体专线成本支出比例超过60%,而这个60% 运营商B2B专线市场正随着“百万企业上云“、随着阿里“云骨干网”等云网融合的出现,将面临大洗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在专线的核心诉求将是上云专线,而企业购买上云专线服务的方式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云网融合”的一站式服务、电商式购买体验已经成为一种主流需求。EF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普通消费者已经习惯在电商平台购买生活中所需的一切产品,而对于企业来说,则更愿意在云服务平台上购买他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和服务。因此长期来看,OTT云服务商们推出云骨干网产品服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更好推进他们的云服务产品,但在不经意中,其不断完善的DC互联骨干网络以及一站式购买体验的云服务平台,将给运营商B2B专线业务带来真正的正面挑战。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云网融合对运营商所带来的价值,云网融合首先是支撑运营商在云服务市场实现成功,网络一直以来是运营商的长坂,因此结合网络优势做好云网融合将提升运营商云服务整体竞争力,抢占B2B的关键入口。其次,云网融合发展使得运营商从单品竞争走向融合竞争,以云网融合为基础,逐步实现B2B业务的SaaS云化服务,通过更多,更大范围的B2B业务融合,实现与OTT升维竞争。最后,以云网融合为契机,运营商可以全面优化B2B用户的服务体验,在既往已有的安全、可靠、电信级服务基础上,提升一站式,自助、敏捷、灵活、随选、智能等服务能力,从服务体验上超越OTT

 

云网融合的新征程

云网融合,首先是云与网深度融合,相互协同,云在网上,网在云中。要知道,传统的云网融合主要指云网协同,以云专线为代表,为企业提供云网套餐,帮助企业实现安全可靠的上云专线,这是云网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企业更多的系统上云,企业对于云网融合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扩展,将进一步推动运营商云网融合新的发展。在市场环境中,云网融合可以帮助运营商“以网促云,以云带网”, 最终实现云网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目标。但是,近几年,OTT云服务商通过自建与合作的方式,也逐步构建起了云网融合能力,因此,运营商如果依靠简单 “云+网”已无法形成与OTT竞争优势,那么,运营商需要什么样“云网融合”实现B2B变革,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回顾运营商传统的B2B服务能力不难发现,云、网、通信、ICT新业务等业务和服务能力似乎都有,但是相互割裂,过于依赖线下服务,因此运营商构建云网融合能力关键点是把住云核心控制点,依托网络长坂,最终实现云网融合。

 

首先,我们要重新定义云网融合所谓的“2.0时代”。简而言之,运营商云网融合全新服务能力将以“云网”为核心,实现关键能力垂直和水平扩展,向上与企业应用深度融合,实现“云++X”,向下实现企业组网及IT集成服务延伸,以云服务方式提供ICT服务,同时,在水平维度向云网融合体验和产品创新方面持续扩展,做优体验,做强产品,依托云网关键能力实现云网融合的生态构建,最终实现从现阶段云网融合1.0(云+网)到云网融合2.0(云++X)发展演进,做到服务体验更好、融合范围更大、构建生态能力更强。那么显然云网融合2.0对企业客户而言,不仅体现出运营商云网全新的服务体验能力,云网全新的产品融合能力和云网全新的生态构建模式,更重要的是对于运营商而言,它将会真正成为未来运营商B2B业务统一入口和B2B核心竞争力与控制点。可以预见不久的未来,云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OTT云服务商已具备一定云网融合能力,并且对企业客户的需求响应更快,留给运营商时间窗已经很短,因此运营商云网融合不仅需解决有无,还需体现差异化,技术领先和优质体验,只有“做好”云网融合,才能真正构建运营商B2B的“竞争力”。

 

其次,做好云网融合的体验的重点是运营商政企业务IT流程的优化,围绕云网融合产品和业务,构建面向B2B的新型运营服务能力,实现云网产品一点受理,敏捷开通,广东电信云网通经过一年的实践,已实现服务一点受理,业务全程自动化开通,可满足“当日装、当日开,当日维”要求。但对运营商云网运营服务体验要求不仅与此,客户还需要实现自助订购,敏捷随选,灵活资费,可视可管等服务能力,因此就需要运营商进一步构建云网互联网化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的业务服务能力,真正做到像云一样体验云网产品。以云网为基础,运营商将进一步挖掘企业客户需求,将企业所需要的各类ICT服务上云,形成“云++X”新的融合套餐,通过融合实现升维竞争,这里X可以是企业通信、视频监控、物联网、企业SaaS服务等。以云网和企业通信融合为例,主要场景是企业通过专线访问云中的企业通信应用(云总机、视频会议、云呼叫中心等等),给企业的感觉是就像这些应用就部署在企业自己的局域网内一样,安全、可靠、方便、快捷,体验好。

 

最后,我们要明白,虽然业内总觉得运营商B2B业务稳如磐石,但这种“稳”也带来了无比庞杂且难以敏捷的“大船难行”。而云网融合正在以云服务方式改变着运营商传统的B2B服务模式。未来运营商将会以云为核心构建B2B业务统一平台和入口,通过水平融合实现云、网、企业通信、视频、IoT、大数据融合。网络云化,业务云化,商业模式云化,基于云扩大生态,基于云扩大服务范围,基于云创新商业模式,基于云提升运营效率,云成为运营商B2B业务统一平台的核心。

 

后记

可以发现运营商做不好“视频”,没有现在;做不好“云”,将失去未来,而云网融合又是运营商实现云服务商业成功的关键举措。简而言之,互联网迈入大流量、大连接、广互联时代,无法通过简单叠加解决网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双驱动加速网络架构深刻变革。当然,在数据中心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并逐步开始向广域网层面扩展之前,由于广域网和5G“管道”的很多特性和难点(包括跨网协同、高时延、不同厂家设备的异构等),云网融合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让大众看到“未来”,但那样的未来真的很近了。

 

登录注册 后评论。
n
Copyright © 2016 vantk.com 远望资讯 版权声明. 经营许可证:渝B2-20030004-10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