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促进物流实现“节约成本+直线提速”的革新!
新的互联网风口正在崛起
分钟级配送时代
对效率的追求是物流快递行业亘古不变的追求,过去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流通业改革,国家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快递业连续多年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匹黑马。全国的快递业务量从2012年的56.9亿件飙升七倍至2017年的400.8亿件,意味着平均每秒有超过1270个快递被发出。
快递越来越多,投递速度却越来越快。菜鸟网络数据显示,近年来双11签收1亿件包裹所需的时间,从2013年的9天,极大缩短为2017年的2.8天。在新零售浪潮下,新物流涌现,盒马30分钟达、菜鸟门店发货2小时达等“分钟级”、“小时级”的配送层出不穷。
5年前,一个包裹一个星期送到很正常,但5年后的今天,当日达、次日达已经成为标配。支撑中国快递效率变化的关键,是物流业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为向高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要效率。
用效率创造价值
科技推动物流公司进入一个全新的转型阶段,引领物流行业这场爆发式裂变的不仅仅是模式和资本,更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
在京东昆山无人分拣中心,无人分拣中心作业效率为9000件/小时,在同等场地规模和分拣货量的前提下,可以节省180人。而以苏宁南京云仓的AS/RS自动托盘堆垛设备为例,其效率是传统高位叉车的4—5倍,而且不需要人员操作,就能实现整托商品的自动上下架。此外,顺丰与腾讯云合作,实现人工手写汉字的图像识别。而在这之前,顺丰雇用了8000名输单员来输入手写运单信息。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可实现依据历史数据对现有作业流程和库内规划的不断优化提升,AI技术能带来运输路径的优化,提高配送效率,这些仅仅是科技不断渗透到物流行业带来的改变。事实上,传统物流有较保守的生产线,较正规的运输线,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工值守的仓库,彼此之间相对独立而封闭,耗费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成本巨大、效率低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慧物流不仅仅是物流快递行业的刚需,更是提升物流快递行业效率,获取行业潜力和价值的方向。
大电商领域的协同
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仅让物流产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整个电商领域的改变同样明显。事实上,多年的积淀让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从网络稳定性、物流流程的PK,转到了人工智能和算法的较量。
无论是阿里去年上岗的高精度智能运营机器人天巡,还是一秒自动生成8000张banner的“鲁班”,人工智能现在已经成为大品牌电商的重要助手。运营优化、个性化推荐、越来越强大的垂直搜索功能,自动化仓库和动态定价……可以说AI正在逐步重塑购物的未来。
整个电商与物流的协同让大电商生态圈能够实时地看到消费者加购物车、消费者预售、以及消费者实时下订单的数据,提前把这样的数据推送到它的站点级别、路线级别,以及分拨中心的级别,对它站点的流量进行预警,进一步优化整个购物流程,从而让用户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而不断渗透进入电商、物流领域的科技技术,能够带来的改变远不止这些。
从分拣开始的变化
大多数时候作为后台系统出现的AI对大众的认知冲击远不及具象化的产品,而在京东、申通等物流公司新建的分拣中心,全自动化的分拣系统加上忙碌的分拣机器人,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予人们震撼的认知冲击。
全天候不间断分拣快递,充电5分钟就可以运行四小时,速度最快能达到3m/s,每天至少能分拣20万个快件。被亲切成为“小黄人”的分拣机器人不止一次成为朋友圈的“爆品”,分拣机器人“头顶”黄色小托盘,托运着货物赶赴停放点,到达指定点后,小托盘自动翻起,快件顺着格口滑槽落入楼下的编织袋中,有条不紊地分拣着包裹。
在一个标准分拣平台内,350台机器人同时作业的话每小时可完成18000件快递的分拣,节省了70%的人力。京东在昆山刚刚落成的无人分拣中心会通过智能控管系统,真正实现100%无人分拣。在整个分拣流程中,包括了自动分拣机调控、无人AGV搬运调度,RFID信息处理等,其中AGV调度系统可以顺利完成货物搬运、车辆安全、避让、优先任务执行等动作。
从自动仓储到分拣,从无人货车到进入小区由无人快递车进行派送,无人分拣率先让大众感受到智慧物流的变化。
隐藏在物流领域的黑科技产品
从劳动力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物流快递行业这些年的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除行业本身发展带来的技术更迭刚需外,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快递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推进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研发和应用。
推进科技创新成为快递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物流行业加速并加大了对科技产品的应用。除前面提到的分拣机器人外,多家快递公司开始在物流领域布局无人车和无人机的应用。以顺丰为例,2013年,顺丰已开始测试无人机送递包裹。京东无人机已在北京、西安等多地投入运营,此前,京东无人车在北京亦庄送货成功。
能够实时了解快递员位置和送货时间的快递员手机也很受行业欢迎,圆通推出了“行者”手机软件,快递员通过这款软件可以完成抢单、一键式扫描并给客户打电话发短信,该软件还具有支持电子面单打印、地图导航、签收状态即时查询等功能。此外,智能快递柜的出现也优化了物流末端投递方式,形成上门投递、智能箱投递、平台投递等多元末端服务体系。
即将被改变的物流业
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分拣机器人……各种黑科技产品的出现和大数据、AI技术的升级,推动着整个物流业的变化。
当前,AI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聚焦在智能搜索、推理规划、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以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在仓储环节,对于企业仓库选址的优化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现实环境的种种约束条件,如顾客、供应商和生产商的地理位置、运输经济性、劳动力可获得性、建筑成本、税收制度等,进行充分的优化与学习,从而给出接近最优解决方案的选址模式。人工智能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使选址更为精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这个思路可以说已经跳出物流企业的思维桎梏,提升时间效率的同时,盘活整个物流产业。库存管理的方法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较早的领域之一,通过分析历史消费数据,动态调整库存水平,保持企业存货的有序流通,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时,不增加企业盲目生产的成本浪费,使得企业始终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生产服务。
此外,智能机器人的投递分拣、智能快递柜的广泛使乃至无人机、无人火车的运用,不仅仅牵扯到物流业本身,对于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场景的应用需求同样会推动整个领域的变化。
有望构造的“无人”物流
从物流业本身到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渗透到物流业里的AI对整个社会生态运作的影响和改变是值得期待的,而具体落实到收取、分拣、配送等环节,AI的渗透和无人的追求早已勾勒出一副“无人”物流的蓝图。
用户在天猫超市下单之后,仓库会收到订单并生成唯一条码,纸箱被机器贴上条码之后,将会被传送带运送到不同商品品类的货架。货架电子屏会显示需要装入的商品和数量,分拣员据此将商品放入纸箱,纸箱接着再进入下一站。所有商品装好之后到达“收银台”人工复核和封装出库,再由物流服务运送给消费者。
“唯一条码”让整个流程变得可监控,分拣机器人利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走动,集扫码、称重、分拣功能“三合一”,能够实现快递面单信息识别,以最优路线投递。每次扫码时间在1秒以内,运行速度可达到3米/秒,每小时可完成18000件分拣。送货环节在接收到前面提到的订单后,仓库会根据订单内容自动配货,通过传送带运输到相应的机器,然后装配到奔驰的“Vision Van”物流配送车上。
智能物流车会针对每一件货物编号交叉比对运送地点,计算出将整台车货物送完的最快路线。这类物流车的后车厢通常还会配备全自动装运系统,装载商品的货架与后车门合为一体,需要装货时,后车门会连货架一同取下,装载完毕之后再一起送上车,大大降低了传统人力装货所消耗时间
而在配送环节,由菜鸟E.T.物流实验室研发的小G是一款可以在陆地上行走的机器人,身高1米左右,每次配送大概能装10—20个包裹。用户只要通过手机向小G发出服务需求,他会与TMS(运输管理系统)对接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用户可通过电子扫描签收。
在上面提到的各个环节中,无人成为共同的特点,除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外,AI配合大批黑科技物流产品,足以改变整个行业的运营。
AI主要是扩充人类脑力劳动效率
当AI和无人一起出现的的时候,机器对人的替代总能引发一轮讨论,但实际上,AI在物流领域的渗透主要是为扩充人类脑力劳动效率而非简单的替代。人工智能能够根据市场销售情况、供应链生产情况、物流配送、仓储库存水平,甚至每个环节的容错概率等等进行精准排产,最大限度利用已有资源并将成本和损耗降到极低的水平,这是依靠人工排产不可能做到的。
高速发展的物流业工作量也呈几何倍数递增,搭载AI的机器人的确可以在分拣、搬运等环节替代当前的劳动力,并让物流企业大幅削减人员管理成本,动辄一半以上的人员削减的确让单纯的体力劳动者感到“失业”的危机。
但实际上,当前快递业务量的快递提升已经对快递效率造成了巨大压力,在传统物流运营模式下,人类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很难适应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而让AI和机器人替代部分传统人工的工作份额,才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升级转型。从单纯的体力劳作到信息管理为主的脑力劳动,快递员需要在这场变革中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不断渗透到物流业的科技
2016年,物流数据、物流云、物流服务和物流技术的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而到2025年,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处于起步期的现状,让智能物流产业充满想象力,无人驾驶、无人仓储、无人配送、物流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智能物流自上而下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智能化平台、数字化运营、智能化作业。如果把智能物流比作人,那么智能化平台是“大脑”,数字化运营是“中枢”,而智能化作业则是“四肢”。
AI对于物流业的改变是非常明显的,而从物流到零售,大数据的堆积和云计算的应用反过来又会推动AI的成长。庞大的数据让AI有了学习的对象,而当AI向智慧供应链渗透时,其能感知和预测用户需求、习惯、兴趣,从而指导产业链上游的选品、制造、定价、库存以及下游的销售、促销、仓储、物流和配送。
重构物流业生态
AI对于人工智能原本是相互扶持和携手成长的过程,两者的交互和融合足以对整个物流生态进行重构。
围绕着人、货、场当中所有商业元素的重构会让整个产业走向新零售时代,未来零售的核心就是消费者体验,通过以消费者的体验感为核心,搭建一种或者多种购物场景,让消费者在场景中感受场景和产品所传递的价值,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最实惠的价格和最放松、最有成就感和控制欲的情绪之下买到想买的东西。
能够在大数据中不断学习并成长的AI完全可以做到比消费者更懂自己,能够很好地解决消费差异化问题,而对消费趋势的预判能够让AI提前对仓储、物流及运输做出资源调配,让整个购物流程更高效。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生物识别、生物支付,AR/VR等先进的技术,足以改变整个购物流程以及物流环节,“人+场景”成为重构整个消费领域的核心。在深度洞察消费者以后,可以对消费者进行人口学属性、行为属性和心理属性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当AI打通整个产业生态各环节后,足以带来颠覆级的改变。
智慧物流下的工业4.0
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物流链……AI对物流的改变显然不是单一发生的事情,整个物流领域的变化是伴随着多个产业链生态的变化发生的,而工业4.0作为整个制造业基石,可以说是各个产业链变化的基石。
以物流产业链为例,前面提到的分拣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自动化物流离不开的元素,其运用本身最起码需要工业4.0网络支持才能得到落实。智能制造、智能物流不仅仅是设备的自动化,比如最前沿的无人汽车以及行业应用的AGV,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流程、操作和管理上实现精益的智能化。
企业只有实现更全面、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进而实现与其他物流设备、仓储设备之间的互联,从单一产品走向系统化应用,在物流设备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帮助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整体优化。
工业4 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虽然提法有所不同,但都会对整个产业链完成重构。从最基础的网络通信到智能大数据管控,AI足以推动整个工业大生态的变化。
AI加持的物流不仅仅让消费者能够更便捷的获得产品,更会提升整个物流业甚至零售业的效率,并通过效率的提升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能够比用户更懂自己的AI将会提供更多更适合我们的产品及服务,从渗透产品选择环节的AR/VR到无人机、机器人组成的物流环节,全新的消费体验将因AI的出现而有所不同。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