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的年度机皇”
小米12S Ultra再次诠释超越自我
前言:
没有“小米12 Ultra”,我们等来了千呼万唤的小米12S Ultra——对此,雷军在社交媒体上第一时间进行了说明,他强调小米12 Ultra和12S Ultra一开始就是两款不同机型,原计划在今年春季就应该发布搭载骁龙8平台的小米12 Ultra,但当时小米正在和徕卡、高通商榷新的产品合作,所以决定将成果付诸于现在的小米12S Ultra。细想之下,结合当时的市场存量竞争环境,此举也是情理之中。
若是从小米12系列的代系从属关系来说,我们等了大半年;若是从小米数字旗舰革新性的“Ultra机皇”姿态来说,我们等了快两年。2020年的时候,小米10 Ultra第一次让大众见识到了“会堆料的小米发起狠来,连自己都不放过”,它也第一次让大众见识到了“小米如何诠释顶层影像格局”。
有意思的是,去年小米11 Ultra伴随小米11 Pro一起,在“春季战役”里登场,口碑依旧,但似乎离大众的预期心理值还有一点点差距——毕竟,前一年单独现世的小米10 Ultra太过惊艳。所以,如今小米重拾方略,让小米12S Ultra在这个火热的夏季跃身而至,内外涵养皆具又话题性十足,这种聪明的举措,非常小米。
想来也对,在经历了6月份短暂的沉寂之后(指的是新机发布的步调,毕竟各家都忙着“618消费季”呢),7月份如火流光,定然又是一场见血的厮杀。小米在这个时候推出自己的年度机皇,那股缓手蓄势再发的猛劲,太过明确。况且,全新的第一代骁龙8+的上市,也需要一款足够号召力和硬实力的机型来背书,小米与高通的关系,小米12S Ultra实在“无法不站在C位”。
当然,“站在C位”的理由,除了最新最强的第一代骁龙8+,徕卡的加入也是其一。它们,让小米12S Ultra显得气势十足且底蕴深厚。也可以说,我们根本不用耗费笔墨去描述小米12S Ultra的性能种种,只需要让各位明白,2022年的机皇(谨慎客观来说,加一个“之一”)是如何表现自己的魅力,就够了。也难怪我们的老朋友王化(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会感叹它是一台“unbelievable”的作品!
更值得津津乐道的是,雷军这次明显有“出王炸”的举措,不然也不会罕见地以“小米12S系列”的方式来一场“矩阵杀招”。这套全新的旗舰系列机型,从小米12系列手里接过了旗帜开始了2022年下半年的征途(前者居然只在主战位置站了半年,这种情况前所未闻),三机均有徕卡影像加持,不仅让米粉们大呼过瘾,也让舆论大呼意外。
七个多月前,年历还没有从2021年翻到2022年,小米就发布了其年度数字旗舰小米12系列。现在想来,仿佛就在昨日,只能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作为小米每年的“传统节目”,也作为手机行业这几年的“标准开幕式”,小米对于小米12(上半年备受关注的小屏旗舰)和小米12 Pro双机“内外兼修”的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如果不能做到“出手就是机皇”的效果,那就是浪费全新骁龙8平台的行为。
所以,小米在安安心心为其数字旗舰留了大半年的销售冗余之后,让人“杯子更大”的小米12S Ultra现世——并且是以“小米12S系列”的姿态出现,颇有2022年再来一份“至尊大礼”的味道,也显露出了“继续超越自我”的决心。为了与去年的小米机皇有一个延续性话题展开,本篇我们主要聊小米12S Ultra,至于另外两款小米12S系列机型,另起篇章。
小米与徕卡的“灵与肉”碰撞
现在这个年代,如果你仅仅只有一套旗舰级的处理器平台,那么你只能叫“旗舰手机”,毕竟只要是个大厂都能拿到处理器平台,区别在于早晚而已。“机皇”这个头衔,不管是大众认可还是自封的,最起码要有拿得出手的几处独占特点或者创新考究。除了硬件层面的“超级大底”,其实这次让小米12S Ultra成为“网红话题”的原因,徕卡的接入,是必然。
我们知道,短短10余年,手机影像功能已从“和相机一样依赖于传感器性能”过渡为“软硬件结合的计算摄影时代”。未来专业相机市场与手机市场的趋势,软硬件的作用力是五五开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传统摄影厂商,已经开始和手机厂商合作,从刚开始的提供硬件,到后来的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研发等。摄影厂商和手机厂商,逐渐成为一条产业链上的盟友。
六年前的2016年2月,华为与徕卡达成战略合作,同年,华为P9系列成为首款采用徕卡双镜头的智能手机,一时间引发轰动。此后,随着品牌力不断提升,华为手机逐渐成为国产手机中的佼佼者,虽然这与其自研的芯片、操作系统等有很大关系,但显然,华为手机的拍照效果提升,也是其快速崛起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摄影器材厂商开始和手机厂商之间的跨界品牌合作,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寻求双方共赢。对于传统摄影器材厂商而言,和新兴的手机厂商合作,可使自身品牌更显年轻活力;而手机厂商借助传统摄影器材厂商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基础,可以增强产品在影像方面的优势乃至突破。
所以,当5月23日小米宣布与徕卡达成全球影像战略合作时,一切都变得更有意思和顺理成章了。
相对于蔡司、哈苏等,徕卡这个“红色logo”在中国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毕竟,徕卡的确是摄影圈的特殊存在。135mm相机当年就是徕卡先做出来的。也可以说,现代摄影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徕卡的贡献和作用极为重要。很多人认为徕卡是一个奢侈品品牌,当一件产品被打上“Leica”的字样,就说明它是与众不同的。徕卡代表着高品质、设计感和特立独行,是极致工业产品的代表,也是一种产品的艺术。显然,小米12S Ultra也乐于成为一件“艺术品”。
雷军说,小米一直希望将手机摄影的能力发掘到极致,此次合作将为小米的影像战略提供强大的助力。在合作中,从光学设计到调教审美取向,双方的创新技术、产品哲学与影像理念,经历了空前的深度碰撞与融合。徕卡相机CEO Matthias Harsch则认为,小米与徕卡都是全球化的高端品牌,双方都致力于为移动摄影用户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显然,双方合作的意义在于“一起创造一些新的东西,而不是从对方拿点什么东西“,徕卡拥有百年历史,在摄影领域属于代表性品牌,雷军希望小米也能成为徕卡一样的业界传奇。
可以这么理解,小米千人级别的相机优化部门和徕卡之间,会有一种默契和有力的态度来深度合作,好好调校全新的IMX989传感器,保证小米在短时间内吃透,又能够让这枚传感器在拍照效果方面达到专业级别。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小米已将其品牌认知度提升到了新的水平,从一个区域性主打性价比的智能手机品牌,转而发展为全球出货量前三的高端手机品牌。业界普遍认为,这次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力度不小,小米的高端化投入在继续加码。
显然,“沉甸甸”的小米12S Ultra继续着小米布局顶级手机版图的故事,有徕卡,还有“完整的1英寸超级大底”索尼IMX989加持,此举措誓要把当前手机影像的天花板顶破。而且,这份“沉甸甸”,的确不只是说它内外兼修的堆料与调校所呈现的机身重量(相比较之前两款Ultra版本的机型,小米12S Ultra已经做到最轻了),更是更加明确地寓意着小米这十几年来对“机皇”的逐步理解和自我解读。
总之,立志成为专业摄影师可靠工具的小米12S Ultra,让小米的确拿出了“步步踏实”的诚意,在移动影像的所有维度都尽可能地实现了“大相机”之体验。严苛的光学设计、如同专业相机RAW格式的细腻色彩表达、微处可查的感光能力,甚至机械快门的灵敏与质感……各位,“机皇”是允许继续挑剔的。
“真正的1英寸大底,不打折扣”
为了保证小米12S Ultra被毫无争议(或者叫实力碾压)地被定性为“2022年手机影像巅峰”,也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徕卡影像的调校潜力,其影像配置的基本素质里,绕不开的一处核心,就是主摄大底。毕竟,雷军从来不会吝惜以亿为单位的投入,只为突破手机影像天花板的这个“小目标”。去年的小米11 Ultra如是,那颗三星ISOCELL GN2传感器在现在看来依旧可谓传奇。
今日,传奇有了新篇章,小米依旧,搭档换成了索尼。更具体地说,索尼这颗“不打折扣的真正的1英寸大底”IMX989,小米参与了其规格定义和部分设计及验证工作。雷军强调,IMX989开发费用1500万美元(约合近亿元人民币),小米和索尼各承担了一半。
更值得注意的是,雷军公开表示小米12S Ultra“将是首家搭载量产并发售IMX989的影像旗舰”,并提到“首发之后将开放给国内同行使用,共同推动移动影像进步。”此举,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叫“格局打开了”。的确,IMX989这种纯正的1英寸大底,开放使用,对于整体行业和消费者都是好事,在超强的硬件支撑下,考验各家的调校,小米恰恰用这个行动展现了自己的技术自信。
这块“标准的1英寸大底”有着4:3幅面比,5030万像素,Quad-Bayer像素阵列,融合像素尺寸3.2μm,支持Octa-PD全像素八核对焦,ISO范围为50~12800。简单来说,IMX989可以实现非常优秀的噪声控制能力、保证超大的动态范围(即便关闭HDR模式也能获得不错的高光压制能力)、非常大的进光亮(按照小米官方的说法,它比小米12S上的那颗IMX707的进光亮提升了67%,这是可谓代差的数据)。
若是比较小米11 Ultra那颗1/1.12英寸的三星ISOCELL GN2,等效像素尺寸2.8μm,我们也能看出如今IMX989更胜一筹的底气。在目前主流的索尼IMX大底横向比较看来,IMX766、IMX707、IMX989逐步升序,是明确的。
进入徕卡专业光学世界
超级大底夯实的底气,现在,小米12S Ultra可以正式带各位进入徕卡的专业光学世界了。简单来说,小米12S Ultra依旧采用了和前作小米11 Ultra一样的后置三摄组件——5030万像素主摄IMX989+4800万像素超广角IMX586+4800万像素长焦IMX586的组合,一眼便知,只是主摄由GN2换成了IMX989。但这背后的变化,可就话题深远了。有趣的是,这两年各家的旗舰级作品,基本都开始摒弃更多的镜头组合,潜心研究“三主摄级别的完美方案”,这是一个很理性和有效的好变化。
在这套三摄组件的支持下,小米与徕卡联合研发的Leica Summicron 1:19-4.1/13-120 ASPH镜头系统有了完整发挥的空间。可以说,这套镜头系统融合了徕卡的世界级光学设计能力、严苛的光学素质测过标准以及小米的微型化设计能力,以保证三支镜头均拥有高解析力、高透光率、低色散以及低眩光表现,它覆盖等效13 mm至120 mm的焦段,也是我们日常影像拍摄最适用的区间:23mm的8P非球面镜片配有逐片双面多层镀膜和边缘涂墨,为IMX989服务;13mm的7P镜片有着128°的FoV,为IMX586服务;120mm的潜望镜支持5倍光学变焦,为另一颗IMX586服务。
Leica Summicron镜头系统的设计核心,自然是“如何为一英寸的IMX989设计镜头”。大家都知道,画幅越大,视野越大,镜头的体积也正比越大。很多手机为了缩小镜头体积,会舍去很多东西,比如光学防抖,比如更短的焦距。但我们也知道,成像的本质是一道充满哲学辩证的物理题,用正确的方式实现光线的汇聚,不打折扣又不能过于庞大,不容易。小米12S Ultra的“居中大眼睛”,有许多的可谈之资。
一方面,“居中”的设计,核心目的是让镜头得到“中心与边缘都有一致的优秀解析力”,实现聚光能力的纯粹性。8P非球面的镜头群组,保证体积不大的前提下,可以高度匹配IMX989的感光接受角度,让外部光线即使在像场边缘也能正确汇聚。
另一方面,镜片材质的选择也是重点。这里需要展开来聊。
我们知道,成像的紫边问题,是光学影像绕不开的话题。紫边的成因极为复杂,其中之一是镜头光学设计所导致的色散,即不同波长的光线无法同时在传感器上聚焦。这种现象很容易后期通过软件进行修正,但在4K或8K等高数据流视频录制时,继续依赖软件矫正会带来大量算力和功耗的浪费。
从根本上改变镜头设计,从光学上解决问题,才是治本。在传统的镜头设计思路中,解决色散最粗暴的方法是增大像场,比如将全画幅镜头安装到APS-C传感器……但这种设计思路意味着镜头体积将成比例增大,这就太难为手机了。小米12S Ultra使用了全新思路,小米在它的镜头群组中选择一枚镜片,为其增加了环烯烃材料,使得它拥有紫外光吸收能力,以此减弱紫边现象。从官方的考虑和我们实际体验来看,这是有效的。
至于前面提到的防眩光镀膜、红外滤片旋涂工艺、逐片双面多层镀膜和边缘涂墨等,都是为了减少杂光对于画质的影响,这可以被理解为小米和徕卡为追求极致成片所做的极致举措。
额外提一句,在大大的圆形镜头模组最外层的盖板玻璃上,小米也进行了特殊抗反光处理,实现其保障镜头模组安全的任务同时,还能继续为画质的提升出一份力。这些事,都有一个共同的词,叫“抠细节”。
进入小米与徕卡的数字影像世界
光学的事做到极致,接下来该做数字影像的事。这件事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作为百年影像大厂,徕卡对照片如何呈现影调有着独到和深厚的理解。得益于小米和徕卡各自的技术积淀,影像信号的处理,成为一件严谨、精确、精彩、经典的故事。这就是“徕卡原生双画质”。
我们知道,所谓真实世界的色彩,真实感来自于“立体感的影调”和“临场感的色调”,它们共同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色彩风格和色彩情绪。通过徕卡原生双画质模式,包括小米12S Ultra在内的小米12S系列,都获得了高度模拟徕卡相机的成像风格。
这其中,首先要聊的是“徕卡经典”的画质风格,也就是精准还原人眼所见的画面。小米12S系列通过保留画面中真实的光影明暗对比,让一张平面图片有了真实世界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无论是风景照和是人像照,阴影部分的轮廓勾勒显得非常自然,明暗的交互关系也非常明确。同时,光影空间感之外的色调,也摒弃了过分的数字化渲染,在真实质朴中提炼出“原色”魅力。
接下来,是“徕卡生动”的画质风格,也是小米12S系列营造拍摄画面身临其境氛围感的保障。用官方的话说,“徕卡生动”画质风格是小米和徕卡联合调校的画质风格,这其中包含了小米多年来对移动影像调校的理解,也包含了徕卡对光学审美的理解。它强调的“氛围感”是在保持准确和克制的基础之上(也就是不过分进行后期运算渲染),再对画面进行亮度和饱和度的调整,以求适合鲜活的场景,还原作者与被拍摄者的情绪。
其他关于徕卡的数字化影像处理方面,小米12S Ultra与另外两款小米12S系列机型无异。作为这类“联合影像”产物的保留节目,数字化滤镜的存在是必然的。小米12S系列基于原汁原味的徕卡真实影像色调,内置了“徕卡自然”(适用于人物肖像)“徕卡鲜艳”(适用于色彩丰富的场景)“徕卡单色”(适用于“故事片”)“徕卡单色HC”(相对“徕卡单色”,这个滤镜的叙事性更强,这就看我们拍摄时候有没有足够的“酒”了)等数字滤镜。这些滤镜并不会对画面进行过分扭曲和修饰,只是对色彩和光影曲线进行微调,务求保持画面的细腻色彩过渡。
除了数字滤镜之外,小米12S Ultra还有三款“大师镜头包”。徕卡百年历史上推出过很多经典的镜头,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这些镜头都能提供非常有个性和出色的光学成像效果。小米挑选了“35mm经典黑白镜头”“50mm经典旋焦镜头”“90mm经典柔焦镜头”进行数字建模,复刻其成像效果,味道十足。其中,“90mm经典柔焦镜头”所营造的古典朦胧美,实在太适合给女友出片。
TIPS
为了实现经典的Leica Look,小米的相机研发工程师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与徕卡德国总部进行高强度沟通,这甚至超过了小米12S系列机型的产品成型时间节点。从硬件和技术相结合的角度来说,小米12S Ultra所需要的色彩体系调校和验收标准,有着自己的精细化独立性,完成对它的徕卡画质影像调校,工作量非常大,而不是单纯地“拿小米12S系列上的那一套方案”。
再聊诸多属于小米的玩法
极速抓拍,这一项起于小米12系列的绝技,小米12S系列自然得以保留,顶格的小米12S Ultra更是不会缺席此技。在“小米影像大脑”系统的支持下,诸如极速启动、闪电连拍(30张每秒)等全系标配的能力,不用多说。更重要的是,得益于IMX989的“一英寸实力”,小米12S Ultra在很多场景里都不需要再依托多帧HDR合成,仅用单帧照片就可以捕捉到足够的动态范围和光线冗余,以此实现“快上加快”和“纯净至纯”的成片。一句话,霸气十足。
至于延续自小米12系列的“CyberFocus万物追焦2.0”系统,虽也是小米12S系列标配,但小米12S Ultra同样有自己的更高层次表现。小米12S Ultra搭载了拥有两倍AF驱动力的多线圈电磁马达,配合Octa-PD和8×8激光对焦系统,稳定性和判断速度都有顶格表现。
对了,HyperOIS超级光学防抖也值得一提。它首创性地将OIS信号与传感器取帧节奏进行关联,利用两帧之间的空隙来驱动马达归位,使得每一帧画面都有最大的防抖范围。这就避免了常规OIS防抖组件仅仅依靠陀螺仪的工作,让镜头组件会出于感光元件交错边缘的问题。
还有一个展现小米12S Ultra影像能力的地方,在于“专业电影视频”的创作工具能力。毫不夸张地说,小米12S Ultra是迄今为止视频拍摄能力最强的手机,如果谦虚一点,也是稳稳的“三甲之列”。它的三颗镜头,都可以支持原生8K视频拍摄,这就带来很宽裕的创作余地,比如使用LOG曲线录制以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后期空间、手动控制曝光参数等。当然,整个相机操作的界面也相应地得以优化设计。
同时,小米12S Ultra也是首款支持杜比视界HDR录制和回放的安卓机型,它能拍摄最高4K 60fps的杜比视界视频,并实现10bit色深、Rec.2020色彩空间和HLG电光传递函数所营造的高动态范围。
接着上面的话题,基于强大的算力和影像表达力,小米12S Ultra支持拍摄10bit RAW格式的照片,这倒是意料之中的事。它包含大量的原始数据,是专业影像用户后期调整的绝佳选择。在相机界面,选择专业模式,启用RAW即可。
设计是一件活泼又严肃的事
显而易见,小米12S Ultra的设计有着非常明确独到的语言,与小米12S系列机型完全不同,也与之前两代Ultra机型形成了鲜明的差异。这其中,大众最容易聚焦的,当然是那颗镶着金边的“大眼睛”。
用小米的观点,行业内之前没有把如此复杂的影像系统集成一处的先例,所以小米12S Ultra要做的就是“重新思考专业移动影像设备应该有的形态”——居中,让焦点成为焦点。
为了让Leica Summicron影像系统里上百个零件获得坚固可靠的框架,也为了整机重量的平衡,所有成像有关的器件都尽可能地靠近机身几何中心,且由金属骨架进行全方位保护。三个后置镜头由一个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框架固定,保证光轴的统一性,又能提供一定的整机散热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圆形与矩形结合的模块方案,其矩形部分被称为合金盾甲,它完整地覆盖了影像组件,能提供防尘防水和缓冲保护。
在机身配色方面,小米Ultra版本机型都坚持沉稳原则。经典黑和冷杉绿两种配色可选,其覆盖材质均为小牛皮纹有机硅素皮。这种材质在保证流行质感的同时,有很好的握持手感——就是那种比肩单反相机手柄的手感。有机硅的加入,让素皮表面耐污性提升明显,抗老化性也很突出。总之,IP68的防尘防水等级,是现在旗舰的标准,不容缺席,也让我们的全天候拍摄得到有力保障。
对了,原厂附送的皮质手机壳,能让我们获得“徕卡相机一样的感观满足”,这件事,各位必须亲自体验才会明白真切。
运算平台,反而“没什么好聊的”
对,全新一代骁龙8+处理器平台,妥妥的2022年新旗舰,“没什么好聊的”。小米12S系列三款机型都由此配置,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甚至连跑个分都显得有点多余。各位只需要知道,全新一代骁龙8+基于全新的TSMC 4nm工艺,核心面积减小21%,性能比之前的骁龙8有明显提升。这其中,CPU和GPU各自性能提升是可以感知的,且功耗却又整体下降了30%~33%,这可是一件不容易的妙事。
至于大众关心的散热方案,这里却可以多聊几句。虽然与小米12S系列相比,同样的处理器平台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改变的地方,但考虑到小米12S Ultra所包含的大量精密组件,散热的考虑还是要进一步独立展开。所以,小米12S Ultra使用了全新自研的叶脉冷泵散热系统,其参考植物叶脉吸水的方式,冷泵内巧妙地设计了多条液体回流管道,利用毛细力实现热量循环,改善传统VC散热系统回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单体导热能力提升100%”。
小米12S Ultra和之前的小米11 Ultra一样,运算存储方面与之相搭配的,是LPDDR5的3200MHz“满血版”RAM以及UFS3.1的ROM。直接把性能板块拉到迄今为止能选择的方案里的“天花板”了,你还能怎么变化?至于最新的Wi-Fi6增强版网络特性和Wi-Fi全场景漫游等等,也都不用过多介绍了。
这里要额外介绍的,是硬件级碎片整理模式。小米为小米12S Ultra加入了一项被列入UFS4.0规范的自研技术,即硬件级碎片整理。它第一次实现了ROM颗粒端的文件化零为整,将大文件占有空间变得更加连续,提升读写速度。这个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感进行。
电池配置方面,4860mAh单电芯+67W有线澎湃秒充+50W无线澎湃秒充+10W无线反向充电,意料之的组合。容量和充电效率都符合预期。别问为什么不用120W,这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67W的确很快了,还能尽可能为整机别的配置提供冗余。技术层面的事,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技术的事。
当然,新一代的硅氧负极电池(单电芯)、澎湃P1快充芯片、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等等,都是其“Ultra的诚意”。
还是“2022年的旗舰标准”
在屏幕配置方面,小米12S Ultra与小米12S Pro那块屏幕一致。6.73英寸的AMOLED E5屏幕,标准的3200×1440像素分辨率2K屏,除了各种顶级的显示指标,什么“十亿色”,什么“120Hz LTPO刷新率”(配合小米的智能动态刷新率,实现“滑动变速”操作),什么“十指480Hz触控采样率”,什么“前后双光感”也都统统安排上。
音频方面,对称式立体声是必须的,也必然支持杜比全景声和哈曼卡顿调音。小米空间音频模式,也没有遗漏。非要说遗憾,从堆料的角度来说,小米12S Ultra在扬声器的选择上,比小米11 Ultra略逊一筹,可以理解。毕竟重点有所侧选,取舍是件难事。
其他方面,X轴线性马达、多功能NFC、Wi-Fi6增强版、出色的天线设计等等,就不逐一展开了。
继续感受MIUI的“妙享”魅力
我们知道,这次小米12S系列搭载的还是MIUI 13系统,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其“妙享中心”的玩法。之前我们聊MIUI 13的专题时就说过,小米妙享中心的核心功能就是局域网设备互联互通(在同一局域网下),实现影音接力、全局遥控、应用流转等功能。从小米12S的界面顶部下拉,进入控制中心,点击小米妙享中心,把画面从手机拖动到电脑上即可。同样的道理,如果需要把手机画面投屏到电视上,直接把手机画面卡片拉到电视上。操作逻辑很简单,画面只需2秒左右就可显示在电脑上。用上妙享中心后,拖动文件的速度比之前直接用MIUI+要快很多,而且手机画面切换时,几乎没有卡顿。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最喜欢的是应该是小米妙享中心音乐接力功能,这也是高频应用。比如,我们可以把手机上的音乐投到小米触屏音箱播放,就直接把音乐卡片拉到小米触屏音箱;若想把音乐投在小爱触屏音箱播放,把音乐卡片直接拖到小爱触屏音箱即可。音乐接力、应用流转的操作方式都是拖动,把需要的卡片拖到对应设备上,上手简单。考虑家里有很多设备,小米妙享中心还预设有贴纸,点击气泡可进入贴纸界面。通过全新的跨设备通信框架,小米妙享中心还能够让我们免去复杂的连接过程,并保证信息数据安全。
另外,基于全新一代骁龙8+强大的AI算力,小米在MIUI 13上,进一步把“AI智能去人”“图片提取文字”“AI证件照”等等功能强化,便利性十足。
EF点评
雷军又一次定义了“安卓之光”,也诠释了什么叫“难以置信的机皇”。无论这个提法有没有争议,小米12S Ultra均衡强劲且特点鲜明的本质,尽可能吃透顶级硬件,并调校出自己的风格,的确会赢得消费者甚至友商的尊重。作为小米历史上影像性能最强的作品,也许明年我们会看到更上一层楼的存在,但数字化商品的魅力就在于此——不断超越自己,还要乐此不疲。
谈谈个人的看法。小米12S Ultra从设计思路上,回归了一种闪耀着傲娇的初心,在它镶嵌着金边的“大眼睛”之内,这份初心显得更有余韵。没有保留小米11 Ultra那块“华丽有余”的副屏,矩阵与圆形的交织让小米12S Ultra的镜头模组显得“尊崇又不失内敛”,独树一帜地把“机皇”气质表达得更加符合目标人群的审美——让“重新思考专业移动影像设备应有的形态回归原点”。非要说遗憾,没有红色的徕卡logo点缀,算是一处(幸好拍摄成片的水印还是充满了“可乐标”的独特格调)。
这一切,看起来都是设计的范畴,但实际上并不只是设计的品论。由外见内,可以看出小米这些年在打造“天花板机型”的思路上,从成熟变成了沉稳,从营造需求变成了升华需求。这很重要,这也是小米品牌务求高端路线的必然内因蜕变。从定价来看,小米12S Ultra与之前的小米11 Ultra也保持一致。
当然,按雷军的脾性,从来不做没准备的事。之前他就明确表示,小米工程师团队对全新第一代骁龙8+调校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调好绝不发布。显然,这种对用户的尊重和对自身追求的信仰,在几个月前小米12系列发布时就被充分展现,也依旧是营造贯穿小米2022年全年技术规划的现实意义,如今小米12S系列的接力更是把这种战略思路呈现无遗。
所以,在小米12S Ultra之外,我们对于小米12S和小米12S Pro等搭载这个全新旗舰平台的机型同样报以肯定的定性。当然,进入7月之后,纷至沓来的竞品个个都身怀绝技,虽然之前小米12系列的市场成绩还算不错,但下半年的压力会逐步增大。或者说,之前小米12系列的大部分配置都是属于“给今年旗舰立标准”的操作,“下半场的竞争”会让这种“立标准”的作用随小米12S系列的出现再次升级。
只是,小米12S Ultra过于高山仰止,小米12S系列的另外两款机型的确更有“主攻”的姿态,毕竟“百年徕卡”和“有百年大计的小米”,这第一次合作,不容有失,稳妥与精进不冲突。对了,接下来还有一套拳头产品,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Redmi的动作,这里按下不表。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小米还是别的品牌,只有认真做产品,把一切心思都放到对消费者负责上面,才是不愁精品的正途——小米当然意识到这一点,这次以“小米&徕卡联合研发”之名所创造的“实用主义艺术品”就是力证,其求精不辍的姿态跃于纸上。更重要的是,经历此举,小米还有自己更宏大的“机皇”步调,这后话下回再叙。
加载更多